黄伟旋;陈兆鑫;陈晓峰
目的 比较医院体外反搏模式与社区体外反搏模式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6年11月门诊150例失眠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各50例.A组转诊到医院下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14d体外反搏治疗,B组在医院接受14d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治疗14d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3组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14d和治疗结束1月后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B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体外反搏模式较医院体外反搏模式治疗失眠症疗效明显.
作者:黄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长期大剂量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微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长期大剂量舌下含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临床体会.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的糖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标志物水平、微血管病变指标等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与4.44%,P>0.05).结论 采用复方丹参滴丸长期大剂量舌下合服辅助治疗T2DM,能显著改善病人的糖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异常,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延缓和控制肾功能及视网膜微循环的恶化.
作者:席巍;陈宇;高健;韩晓骏;周永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188例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研究组术后早期给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出血、血栓或栓塞)发生情况及研究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饮酒状况、抽烟状况、病程、并发疾病、抗凝知识认知程度、社会支持及治疗依从性),分析术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23%,对照组39.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得知,社会支持、治疗依从性、抗凝知识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居住地、并发疾病、病程、性别均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饮酒状况、吸烟状况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抗凝知识认知程度均是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不佳,出血、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社会支持、抗凝知识认知程度均是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减少或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伟;李小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系统评价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GXBD)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关于GXBD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使用软件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81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GXBD联合常规西药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常规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3,95% CI (2.22,3.61),P<0.000 01],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试验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疗效均高于对照组[OR=4.47,95% CI (2.16,9.27),P< 0.0001;OR=2.48,95% CI (1.22,5.04),P=0.01],试验组心电图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OR=3.86,95% CI (2.95,5.05),P<0.000 01;OR=4.68,95% CI (2.34,9.39),P<0.000 1].结论 GXBD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症侯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限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总体一般,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高飞;荆莹飞;李静华;郭建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3年1月-2017年12月诊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20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经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一步分组,即IMT正常组(IMT< 1.0 mm)、IMT增厚组(1.0 mm≤IMT< 1.2 mm)和斑块组(IMT≥1.2 mm)斑决组,根据斑决性质分为软斑块组、硬斑块组以及混合斑块组.检测比较各组间Hcy和CysC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Hcy和CysC与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cy和CysC水平升高(均P<0.05).随着IMT的增厚,Hcy和CysC水平也逐渐升高(均P<0.05).混合斑块组的Hcy和CysC水平高于软斑块组和硬斑块组,软斑块组又高于硬斑块组(均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r=0.358,P<0.05)和CysC(r=0.462,P<0.05)水平与IMT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cy(β=2.969,P<0.05)和CysC(β=2.369,P<0.05)是IMT增厚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Hcy和Cys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IMT增厚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冯燕;申丽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降脂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8月-2015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活血通络降脂方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血脂变化和中医证候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降低,高密底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LDL-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降脂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巧稚;逯金金;蔡玲玲;范宗静;匡武;崔杰;李冬;张婧倩;周鹍;李岩;万洁;林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复肌宁汤加减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病人的疗效及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的影响,以探究其治疗本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59例OMG病人予以复肌宁汤加减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病人临床疗效及血清AchR-A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复肌宁汤治疗后OMG病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8.13%,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AchR-A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复肌宁汤对改善OMG病人临床症状有确切疗效;复肌宁汤可能通过对OMG病人的AchR-Ab水平的干预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袁慧;顼宝玉;王娟;刘光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冠心1号汤剂治疗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夹瘀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1号汤剂.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心绞痛和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情况和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率变异性和心肌缺血总负荷等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 利用冠心1号汤剂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夹瘀型)效果确切.
作者:黄伟旋;陈兆鑫;陈晓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应用注射用尼可地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设计,连续入选行PCI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即刻心肌血流灌注,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24 h内心绞痛、新发心力衰竭或原有心力衰竭加重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安全性指标为干预前后收缩压、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结果 用药前组间比较性别、年龄、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收缩压、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心肌血流灌注、术后24 h内心绞痛、新发心力衰竭或原有心力衰竭加重以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PCI围术期应用注射用尼可地尔临床疗效尚可,且安全.
作者:苗鹏飞;吴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新疆哈萨克族CETP基因A373P、c.*84G>A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医症候问卷调查的方法四诊合参对高脂血症病人中医辨证分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448例研究对象进行抽血检测血脂及基因分型分析.结果 ①共检出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 ETP基因)的2个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以GG基因型频率高,新疆哈萨克族高脂血症组中c.*84G>A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例、11例和207例;高脂血症组中C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5%和97.5%,健康对照组中C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和96.3%.②新疆哈萨克族CETP基因A373P基因型高脂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总胆固醇(TC)有统计学意义(P<0.05).A373P位点高脂血症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AG、GG基因型)较非G等位基因携带者(AA基因型)有更高的血浆TC和水平(P<0.05);③A373P位点GG基因型中痰浊阻遏证多有70例;其次为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AG基因型中痰浊阻遏多16例.AA基因型所有证型都很少,脾肾阳虚2例,痰浊阻遏1例.进一步统计学分析表明在GG、AA、AG基因型构成比中存在差异,痰浊阻遏高于肝肾阴虚,肝肾阴虚高于脾肾阳虚,脾肾阳虚高于气滞血瘀,气滞血瘀高于阴虚阳亢.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转脂蛋白基因A373P、c.*84G>A多态性与高脂血症水平可能无相关,A373P基因型GG与高脂血症痰瘀互阻可能相关.
作者:杜宝林;王骁腾;陈苗苗;渠乐;洪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腕管综合征(CTS)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卡压而产生正中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和运动障碍的综合征,发病率高,好发于从事经常需要重复手腕部运动的人,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目前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择手术治疗.中医根据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的病因病机,对CTS采用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或熏洗、针刀、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江海林;杨文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0岁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予替格瑞洛治疗.于治疗后评价病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心绞痛复发率、出血事件、呼吸困难发生率、炎症因子变化水平、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复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4);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MACE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试验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用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格瑞洛对老年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氯吡格雷具有优势.
作者:牛亚飞;尹倩;张兰;张冬亚;安鹏月;段立楠;李立卓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对病人生命转归及预后的影响,尽管目前西医诊治卒中相关性肺炎已有规范的指南,但该病的控制在临床上仍有极大的困难.介绍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个体化精准治疗下更显优势.主要对中药注射液、中药汤剂、针灸及其他中医药疗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安朋朋;史蕊;张毅;唐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分析冠心痛介入治疗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术后再狭窄.近年来,医务工作者致力于防治术后再狭窄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研究从药物与介入治疗综合、改进支架材料、免疫、基因及中医药等方面阐述防治冠心痛术后再狭窄问题,为临床干预治疗术后再狭窄提供客观证据和治疗思路.
作者:姚雯;赵金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司来吉来治疗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纳入51例有冻结步态的PD病人,其中3例中途脱落,48例完成临床观察.15例初诊病人直接给予司来吉兰治疗,33例非初诊病人在原有左旋多巴治疗基础上加用司来吉兰治疗,疗程均为12周.所有入组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进行冻结步态问卷(FOGQ)、UPDRS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的评估.结果 柏例病人经过司来吉兰治疗后能改善PD病人的冻结现象,降低UPDRS-Ⅲ评分及FOGQ评分,对PD非运动症状中的焦虑、抑郁及认知功能亦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司来吉兰能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冻结步态及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抗帕金森病药物.
作者:韦君丽;李晓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脑梗死病人215例为受试者,根据治疗方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8)和观察组(n =107).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脑梗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口服4粒,3次/日,疗程12周.比较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生活质量(ADL)评估的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病人的NIHSS和ADL得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NIHSS、ADL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可改善脑梗死病人受损的脑神经功能,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夏雄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接诊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急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血浆NT-proBNP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在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尿量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内皮素-1、NT-proBNP水平、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内皮素-1和NT-proBNP水平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舒张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病人的内皮素-1和NT-proBNP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宏达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0例在常规脑梗死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常规组40例采用营养脑神经,控制基础血压,降低颅内压力,改善脑血管循环的常规治疗方式.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NO合成酶(eNOS)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观察对比治疗后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NO及内皮型NO合成酶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在治疗后2周与6个月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在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6个月,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一氧化氮及内皮型NO合成酶含量降低,血流黏稠度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加,采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黎铮;李国辉;陈绚;李春明;梁丽芸;黄宇;韦维;赵海林;王晓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血脂正常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人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每次5 mg治疗,观察组行每次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内皮功能、血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性功能(ED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E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次瑞舒伐他汀10 mg相比于每次瑞舒伐他汀5 mg应用于治疗血脂正常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人,临床效果显著,并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珑嫣;王士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病人中医体质与血清谷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队列研究的方法分别检测血清谷氨酸相对含量,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血清中谷氨酸相对含量,并进一步比较不同中医体质病人间血清谷氨酸相对含量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维吾尔族病人的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中医体质类型的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病人谷氨酸相对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照组以平和质为主,病例组以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为主;病例组中证型间比较维吾尔族病人的气虚质、气郁质上升;阴虚质、阳虚质下降;同中医体质类型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病人谷氨酸相对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与维吾尔族间血清谷氨酸相对含量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新亭;陈军虎;刘佳;李捷;刘婷;刘远新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