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阳;许林波;郭娜;韩云;赵三纯
健康洁白的牙齿对儿童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饮食中致龋因素不断增多,儿童龋患率呈升高趋势,而且龋齿的发生是不可逆转的.保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科对我市多所幼儿院及一所小学共计1000多名儿童进行免费口腔检查及700名7-9岁小学生免费窝沟封闭治疗过程中,随机调查家长及幼教工作者中得知,家长、幼教工作者对口腔保健知识及龋齿预防知识知之甚少,而家长日常主动带孩子到口腔医院及口腔门诊进行口腔健康体检的甚少,因此笔者认为,欲降低幼儿乳牙龋患率.
作者:李静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腹方法剔除子宫肌瘤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种术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LM)35例和传统开腹对照组(TAM)35例,比较分析两种术式中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用药少、腹部切口外观美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评价指标进行症状冒化评分及比较,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初步测评,为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21±7.64)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1.10±7.34)分,研究组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的焦虑评分与EPQ中的外向量分、CSQ中的积极应对量分和PSSS中的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EPQ中的神经质量分、CSQ中的消极应对量分有显著性正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焦虑心理,除了实施药物治疗外,应重视运用心理社会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并可改善疗效.
作者:郑海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初高中女生的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初高中女生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大,生理与心理问题都有着上升的趋势,痛经在初高中女生中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直接影响其学习与健康.本文对艾灸在初高中女生痛经治疗中的运用和功效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黄婵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以及预防其复发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4月到201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4例胃溃疡患者,均采取托托唑、果胶铋、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四联法治疗.结果: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发现,41例患者痊愈,29例有效,无效者4例,总有效人数为70例,占94.6%.详情见表1.6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治疗后62例转阴,占91.1%.随访患者在6个月与9个月时复发患者分别为4人与9人,复发率为5.4%与12.2%.结论:采取四联法治疗胃溃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天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报告股骨头髓腔减压、同种骨柱移植支撑,配合术后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1997-2004年间1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采用股骨头髓腔减压、自体髂骨瓣及骨髓打压、支撑塌陷软骨面,术后配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结果 术后随访3~7年,优7髋,良4髋,优良率78.57%.结论 2期、3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骨柱移植支撑,配合术后药物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康新峰;张纪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建立降脂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山楂、泽泻、丹参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重线性好.结论:此鉴别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且鉴别可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儿童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因此对小儿哮喘的控制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治疗过程.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哮喘患者人数达3亿,其中中国哮喘患者占百分之十,达三千万.一般认为,哮喘患病率的迅速增加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此推断并结合临床实践推测,哮喘患病率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哮喘将日益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问题.而如何合理妥善的处理这一问题是放在每一个医生面前的一大难题.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内科鲍一笑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发病诱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哮喘复发,及时发现潜在的哮喘儿童,教育家长儿童哮喘的预防和治疗,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等.
作者:李明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围产期脑组织缺氧及血流灌注低下引起的脑部损害.由于新生儿脑组织对缺氧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故几乎所有的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都是由灌注量降低造成的.主要病因为窒息,其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肺炎、红细胞增多症等,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病因之一.
作者:赵佑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的实验课是免疫学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院学生人数的增长以及学科不断地发展,免疫学检验新技术不断地出现,实验教学面临着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必须通过对实验教学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改革,紧跟学科发展.近年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在坚持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实验的比例和质量,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实验室增设现代化先进检测仪器,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让学生从基础的实验做起,全面了解整个免疫学,同时穿插目前临床新的检验诊断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改革,不但加强了为免疫学理论课服务,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
作者:张俊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星明显上升趋势.内异症虽为良性病变,却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常见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又以侵犯卵巢者常见.本文就内异症的病西医治疗方法做了简要的综述和探讨.
作者:白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OSAS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病症,大概有2%到5%的女性,3%到7%的男性患有此综合症.其临床特点是打鼾,夜间呼吸暂停及白天过度嗜睡.绝经后的妇女同男性有同样高的发病率,因此荷尔蒙是男女性发病率差异的原因.一般来说,肥胖是OSAS发病的重要诱因,除此之外包括解剖和/或颅面畸形等原因导致的上呼吸道狭窄(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舌根增生等).OSAS有家族频发性和儿童频发性.儿童OSAS患者通常患有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OSAS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后者在文献中约占2%.
作者:刘晶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理工作倦怠作为护理工作压力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等多种指标也有预测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倦怠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职业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以较好地解决护理工作的职业倦怠问题.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各51例,对比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1例,感染率为20.59%,调查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官切开、抗生素联用、置胃管、伴有基础病症等均为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控制感染程度.
作者:聂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100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14d,术后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必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以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对23例发生DVT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和预防可及时发现DV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DVT,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DVT,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积气的临床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0 8月收治的40例肝内胆管积气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与肝内胆管结石声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积气主要表现为管腔内强光团(光带)依循胆管走行分布,有局限性或排列呈串珠样,有闪烁样回声,伴彗星尾征,体位改变见游走回声.结论:肝内胆管积气采用超声诊断,其结果明确,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严涵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小儿患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内自视手术的麻醉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96例,麻醉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麻醉前药物及给药方法要合理的选择,让小儿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肺动脉高压危象,麻醉后密切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 71例自动复跳,25例电击除颤后复跳,除5例外肺动脉压均较术前下降.3例围术期死亡,严重并发症6例,余痊愈出院.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小儿患者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处理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盛良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别给予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现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腹泻1例,均未影响继续用药治疗.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均是临床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理想用药.
作者:钟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37例进行TOAST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92例占66.82%,心源性栓塞型(CE)78例占17.85%,小动脉闭塞型(SAO)28例占6.41%,其他明确原因型(SOE)6例占1.37%,不明原因型(SUE)33例占7.55%.各型6个月末病死率比较,CE高22例(28.21%)、SAO低1例(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死亡/病残率比较,LAA高131例(44.86%),SAO低2例(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估计及复发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潘志信;李飞;刘青阁;叶虹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