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周瑜;王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心功能保护, 内皮功能
摘要: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3月-2015年9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于崇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病人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人均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病人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8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钠肽(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改善情况;行超声检查比较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及计算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病人心电图QRS积分、梗死面积及治疗开始28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BNP、hs-CRP、LVEDD、LVESD、ET水平均降低,FMD、NMD、LVEF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电图QRS积分均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梗死面积更小,且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衰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治疗AMI病人疗效显著,可更好地保护心脏功能及内皮功能,改善预后,优于常规治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平扫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主动脉诊断的临床价值,为急诊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搜集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0月同时进行大血管CT扫描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病人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后选择CTA明确诊断病例65例,分析其平扫时所表现的特异性征像,同时分别比较两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解剖学测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65例CTA明确诊断的病人中,多层螺旋CT平扫夹层阳性59例,阴性6例,敏感性为90.7%.两影像学检查4种影像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影像学检查4种解剖学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平扫可作为急诊主动脉夹层诊断主要的筛查工具.

    作者:郑民安;郭世俊;姚国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同步运动想象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针灸的同时为病人行运动想象指导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病人行针灸治疗的同时为病人加做运动想象指导.比较两组病人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4周、8周后两组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干预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灸治疗的同时为病人行运动想象指导能够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意愿及效果,提高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谢立娟;王建华;王飞;赵辉;郑丽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 观察H型高血压与非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评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临床拟诊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病人267例,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175例)与非H型高血压组(92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比较两组病人冠心病的发病率.结果 H型高血压组有142例合并冠心病,发生率为81.1%,非H型高血压组有34例合并冠心病,发生率为36.9%,H型高血压组病人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H高血压病人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丽英;刘彦春;高铭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症研究进展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常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而焦虑抑郁状态会加重冠心病病情.目前主要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及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治疗,但病人担心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依从性较差.舒肝解郁胶囊是由贯叶连翘和刺五加两味药组成的纯中药复合制剂,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的作用特点,对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症病人疗效显著.

    作者:王奇;戴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吉中强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结局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吉中强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多为气陷血瘀水停、肾虚血瘀水停,治疗遵循升阳举陷、温肾健脾、活血利水的原则,创立三参汤,补肾活血汤,提高了心衰病人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作者:纪文岩;王昱茜;聂颖颖;姜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对肾性脑病病人血清BNP、血清钙水平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对肾性脑病病人血清脑钠肽(BNP)、血清钙(Ca2+)水平及预后效果影响.方法 将66例诊断为肾性脑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血清钙、二氧化碳结合力、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NP、iPTH水平降低,治疗后Ca2+、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肾性脑病病人,能有效降低血清BNP、iPTH水平,升高Ca2+、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兰晓艳;刘竞丽;周立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痰瘀清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动脉重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痰瘀清方(TYQ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对SHR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重构的影响,研究TYQF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1周龄雄性SHR 40只随机分为5组:TYQF高、中、低剂量组,福辛普利组和SHR对照组,每组8只.另以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为WKY对照组.TYQF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3.24 g/kg、11.62 g/kg、5.81 g/kg,福辛普利组给药剂量为0.9 mg/kg,连续给药8周.SHR对照组和WKY对照组给予等容积双蒸水.用药前及用药后每2周测量血压及心率.20周龄时采集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标本.经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病理结构变化;经Masson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血管中膜胶原容积分数(CVF)的变化.结果 SHR对照组血压较WKY对照组升高(P<0.001);TYQF高、中剂量组大鼠血压较SHR对照组降低(P<0.001).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外径(ED)、血管内径(LD)、血管中膜厚度(MT)、血管中膜厚度与内径比(MT/LD)值(P<0.05,P<0.01,P<0.001)与血压均呈正相关.SHR胸主动脉ED、LD、MT、MT/LD值均较WKY对照组增高(P<0.05或P<0.001).TYQF高剂量组ED、LD值较SHR对照组减小(P<0.05或P<0.01);MT值较SHR对照组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LD值较SHR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SHR胸主动脉血管中膜CVF值均较WKY对照组增高(P<0.001);TYQF高、中剂量组均较SHR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01).SHR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ED值较WKY对照组无明显变化,LD值较WKY对照组减小(P<0.01);MT、MT/LD值较WKY对照组增高(P<0.05,P<0.01,P<0.001).TYQF高剂量组LD值较SHR对照组、TYQF中剂量组、TYQF低剂量组增高(P<0.05,P<0.01,P<0.001);MT/LD值较SHR对照组、TYQF中剂量组、TYQF低剂量组减小(P<0.05,P<0.01,P<0.001);其他指标较SHR对照组无明显变化.SHR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血管中膜CVF值较WKY对照组增高(P<0.001);TYQF高、中剂量组较SHR对照组降低(P<0.05);TYQF高、中剂量组较TYQF低剂量组降低(P<0.01).结论 TYQF具有降低SHR血压的作用.TYQF可能对SHR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2级分支的血管重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春;周立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Hcy、hs-CRP及脂蛋白水平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Lp(a)]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 收集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4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Hcy、hs-CRP、Lp(a)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血清Hcy、hs-CRP、Lp(a)以及CK-M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病人血清Hcy、hs-CRP、Lp(a)以及CK-MB水平较高,其在老年冠心病病人中的诊断以及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伍支;宋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用药现状分析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致残、致死性疾病之一,且具有高复发率,规范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卒中复发、并发症、后遗症或缩短致残时间.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所做的相关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用药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我国与国外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依从性方面与指南之间存在的差距,为后续缺血性卒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李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出血2例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介入手术由于创伤小、效果肯定,能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预后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症状,从而得到临床认可并广泛应用.药物支架能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但由此带来了因内皮化延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冠脉介入指南建议药物支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出血并发症随之出现.近年来报道的术后出血并发症多为穿刺部位的皮下血肿、冠状动脉破裂致心包压塞,罕见的有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单侧胸腔巨大血肿、腹膜后血肿、主动脉壁内血肿和肺出血.近半年来,我们发现冠脉支架术后出血2例,考虑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有关,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美娟;时晓迟;汪子涵;汪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HKD、万方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PubMed自建库以来至2016年11月公开发表的与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质量评价终纳入文献后,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研究,1篇为英文文献,其余为中文文献,Jadad评分1篇为2分,17篇为1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可舒片与对照比较,心可舒片可提高临床疗效,OR=4.69,95%CI[3.28,6.72],P<0.000 01;改善心电图,OR=2.69,95%CI[2.02,3.57],P<0.000 01;降低总胆固醇,WMD=-0.87,95%CI[-1.28,-0.47],P<0.000 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WMD=-0.77,95%CI[-1.22,-0.32],P<0.0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OR=0.11,95%CI[0.05,0.17],P<0.001;改善焦虑症状,WMD=-12.53,95%CI[-13.68,-11.39],P<0.000 01;改善抑郁症状,WMD=-12.25,95%CI[-16.27,-8.23],P<0.01.结论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焦虑及抑郁症状.

    作者:袁良;戴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改良太极拳在中风病人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太极拳在中风病人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中风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康复行改良太极拳康复技术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8 d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 治疗后28 d,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FMA量表上肢评分、下肢评分、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病人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改良太极拳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王梅梅;戴馨;张轩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通心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炎症因子的协同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156例行PCI术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各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每月定期随访记录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试验A组、试验B组病人ISR与MACE发生率及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B组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协同阿托伐他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降低ISR、MACE发生率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刘蕾;姜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黄芪对血管舒缩状态的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为气中圣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的补气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血管的舒缩状态具有调控作用,其中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和利尿功能具有降压效应,其正性肌力作用具有升压效应.这种双向调控效应与黄芪在不同方剂中的剂量相关.

    作者:苗洋;孙明月;陈水龄;阮灏;李丹丹;殷惠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银杏内酯B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c-fos、Caspase-3和Caspase-8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GB)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c-fos、Caspase-3和Caspase-8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内酯B组,采用 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海马c-fos阳性神经元光密度值,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spase-3 和Caspase-8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5 mg/kg的银杏内酯B可缩短AD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提高海马c-fos的表达,下调凋亡相关基因 Caspase-3和Caspase-8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 银杏内酯B可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种改善可能与上调AD大鼠海马组织c-fos表达,下调Caspase-3和Caspase-8 mRNA和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郝莉;徐玉英;田新红;游言文;奚肇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纳入标准的思考

    目前中药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日益增多,而现阶段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的纳入标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可能致使临床研究的结果不可靠,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对其进行合理的取舍,是保证研究质量的关键.

    作者:焦岩;董波;李国信;王东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胶囊制剂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病人脑血流储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胶囊对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病人脑血流储备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胶囊制剂2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每天1次,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1次),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脑血流储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病人脑血流储备、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脑血流储备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病人脑血流储备、NIHSS评分优于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病人脑血流储备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作者:夏天;王爱梅;牛争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凝血酶与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凝血酶与高血压脑出血水肿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73例,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35例、微创组38例,检测两组病人1 d、3 d、5 d、7 d外周血清凝血酶浓度以及微创组血肿液中凝血酶浓度,并计算两组病人水肿比值(水肿体积/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1 d、3 d、5 d、7 d血清凝血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血清凝血酶均以3 d时高,与1 d、5 d、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病人以5 d时脑水肿比值大,与1 d、3 d、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病人以3 d时脑水肿比值大,与1 d、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外周血清凝血酶活性,微创组外周血清凝血酶活性、血肿液凝血酶活性均与脑水肿比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48,P<0.05;r=0.712,P<0.05;r=0.674,P<0.05).结论 凝血酶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的形成,通过微创治疗不能影响机体凝血酶浓度的变化.

    作者:贾文志;赵金超;孙晓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冠心病病人脉图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病人的脉图特征.方法 符合冠心病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98例,根据冠脉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16例)、冠心病组(82例);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支数,再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脉率及脉图特征. 结果 冠心病组脉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3个亚组之间,脉率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病人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构成比不同,且在脉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构成比均是脉力中有力、脉势中满实、节律中不齐、脉名中弦脉类占比高,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脉率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且平素脉率越快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冠心病病人脉象以弦脉类多见.冠心病病人的脉图有一定的特异性、规律性、差异性.

    作者:王凤飞;刘玥;齐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激素加丙种球蛋白的基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连续应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人血清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TC、TG、LDL-C均下降,HDL-C上升,观察组TC、TG、LDL-C、hs-CRP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LDL-C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明显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

    作者:赵春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