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马西景

关键词:骨科, 术后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外科手术后, 术后患者, 护理干预, 高危因素, 高危人群, 并发症, 发病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为26%;国外报道,DVT的发生率为30%~50%.了解DVT发病的原因及高危因素,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内科病房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随着光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应用呈逐年上升势态.有报道,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站院内感染的10%-15%.

    作者:阿依古力托呼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小儿哮喘的治疗

    儿童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因此对小儿哮喘的控制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治疗过程.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哮喘患者人数达3亿,其中中国哮喘患者占百分之十,达三千万.一般认为,哮喘患病率的迅速增加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此推断并结合临床实践推测,哮喘患病率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哮喘将日益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问题.而如何合理妥善的处理这一问题是放在每一个医生面前的一大难题.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内科鲍一笑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发病诱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哮喘复发,及时发现潜在的哮喘儿童,教育家长儿童哮喘的预防和治疗,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等.

    作者:李明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探讨聚甲酸磺醛溶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糜烂为慢性宫颈炎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主要病因是南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降低,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此病患者腰酸痛、白带增多,影响工作.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少数患者可诱发宫颈癌,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60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联合手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视力≥0.5者46眼(76.7%),0.2-0.4者9眼(15%),≤0.2者5眼(8.3%),术前平均眼压24±2.32mmHg,术后3天平均眼压为12±2.58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15±2.67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联合手术具有创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一次手术解决两个问题,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作者:曲有贵;王海鹏;赵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从2006年12月到2009年12月间应用带锁髓内钉进行股骨干骨折治疗的72例患者的疗效,7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股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和有限切开复位股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结果 本临床观察中患者72例,获得随访55例,随访时间6~15个月,全部获得骨折骨性愈合,其中9例在术后6-9周动力化后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52例患者下肢功能正常,1例出现了下肢短缩情况,2例轻度膝外翻.所有患者无骨髓炎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断钉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技术进行股骨干骨折治疗取得了让人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炎水;林杨景;贺军;范剑波;肖建平;向登;赵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儿童脑膜炎的治疗进展

    浅谈儿童脑膜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冯改梅;陈淑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并发症的改善和缓解作用.方法:选取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91例,随机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健康教育,后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行心理健康教育后,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和改善.对照组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和疼痛的患者的百分比分别为64.3%和69.0%,试验组则明显减少;其他并发症,在对照组中有发现,而在试验组中则完全消失.结论:对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忠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皮神经血管营养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总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的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或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和踝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23例.结果:23例皮瓣均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多种形式转移修复小腿远端和踝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作者:杨贞海;宋莱殷;韩永江;林智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无创性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妊娠孕妇外周血中或宫颈管内存在有胎儿细胞或遗传物质,利于各种方法富集它们并进行遗传分析,检测胎儿遗传病及染色体病,可达到无创性产前诊断的目的.

    作者:杜娟;陈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76例诊治体会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多发伤52例,失血性休克24例,均行剖腹探查术,总死亡率2.5%.结论: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杨秀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下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明确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和预混胰岛素分别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缓解糖尿病患者病患提供保障;方法:依据相应的筛选标准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基础组和预混组,每组分别20例,分别给予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结果:两组在经过治疗后,FBG水平均明显下降,但是基础下降幅度大于预混组(P<0.01).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但是基础下降幅度大于预混组(P>0.05).结论: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或者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前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空腹血糖控制方面.

    作者:庄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麻黄及其复方临床研究进展

    在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中,麻黄一直是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其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近年来有关麻黄及其复发的临床研究不断涌出,运用也非常广泛,不仅在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中表现了很好疗效,还常被用于治疗皮肤科疾病及疼痛类疾病.

    作者:吴启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

    医学思维是医学认识的高级形式,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临床诊治疾病的法宝.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当结合专业特点,构建思维教学方案,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多层次实验方案,将知识的传授、医学思维的形成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有机融合.通过多样化考核,促进学生医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刘毅;李宏光;蔡元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孕妇急性冠周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急性孕妇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孕妇罹患急性冠周炎的病例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以西帕依固龈液冲洗冠周,对照组以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冠周,每日冲洗3次,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周牙龈红肿疼痛平均消退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急性孕妇冠周炎是安全、高效、可靠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旭;章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输卵管妊娠且均要求生育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B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二者术中、术后及一年后受孕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一年后受孕几率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再受孕成功儿率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PFN组与DHS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中X线暴露次数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组与DHS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PFN组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明显缩短(P<0.05).另外,术后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PFN组髓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术前的行走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相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并能较好的恢复术后行走能力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童一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在慢性乙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BV-DNA、总胆红素(TB)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可迅速降低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子宫肌瘤术后护理

    目前尚未找到子宫肌瘸的确切病因,多见于30-50岁之间育龄妇女,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其中有少量粘缔组织纤维仅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确切的名称应称为子宫平滑肌瘤.

    作者:付茂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医学检验的有关问题探讨

    医学检验是医疗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临床医师在诊断疾病过程中所依赖的重要手段,但因检验结果影响的影响因素复杂,患者的病情与其检验结果并不一定吻合.因此,提高检验师、护士和临床医师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医疗机构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艾根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前列腺电切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前列腺电切术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配合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适时有目的地将身体护理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安全的耐受手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