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灵强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孙华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对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的评价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确诊患者病例55例(定义为A组);另取55例正常人(定义为B组).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容积、重量、射血分数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右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右心室重量、舒张和收缩容积都明显大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人的右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其准确度高,可信性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估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肖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讨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共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乔培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方法:总结55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5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55例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12例小脑萎缩,9例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结论:酒精性脑病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姜祖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为了探析利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从2009年5月-2010年5月某医院接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择148例,男70例,女78例.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敷的双重治疗方法对该症进行治疗.结果:对本组148例患者通过不同方式随机回访,时间5个月-2年.依据患者的疗效评定标准,得到以下结果:临床治愈55例;显效52例;有效30例;无效者11例,总有效率92.57%.结论:通过中医治疗的方法,在炎症发病早期、中期疗效比较明显,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种非常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绪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病例简介患儿,女,1小时主因反应差1小时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1周,有胎膜早破7天,经阴道分娩,出生体重1.5kg,羊水Ⅱ°粪染,生后反应差口中吐沫,口周青紫由产科转入.查体:体温:35.5℃,早产儿貌,反应差,口周青紫,前囟平坦,面色发白,颈软无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哕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有力,未闻及杂音,腹不胀,四肢肌张力低,新生儿生理反射引出不全.
作者:郭志仙;毛荣斌;田芸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药生化汤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疗效.方法:胎盘胎膜残留患者65例,口服中药生化汤,青霉素钠针剂80万单位、缩宫素10万单位肌治每日两次,用药后经B超复查宫内残留情况.结果:中药生化汤治疗胎盘胎膜残留6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杜春香;刘崇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医院感染已越来越被国内外医学界重视,检验科每天要处理大量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这些临床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大多具有传染性.因此检验科也就成了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聚集之地,成为医院染的高危区域.如果没有健全的医院预防感染制度及措施,不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和消毒隔离管理,将会发生生物危害及引起医源性感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做好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特别是对检验科人员和环境的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龚建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消化性溃疡是以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大多以上腹部慢性、节律性钝痛灼痛.近3年多来,我运用香砂乌芨芍药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效果较明显,下述如下:
作者:邓登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建立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ry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7nm,柱温为30℃.结果:黄芩苷、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3~8.51;0.43~2.14,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91%、1.59%(n=6),平均回收率为92.56%、95.75%,RSD分别为0.82%、239%(n=6).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晓云;黎晓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总结腹腔镜妇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的经验.方法:对我院10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观察,通过护理服务过程的策划和管理,护理服务质量检查等程序的控制.使患者在及时、安全、有效地前提下得到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了人性化关怀.结论,手术的成功离不开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李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资料临床分析,此次选择58例患者资料,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9例,前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后者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然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疗效;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胸膜厚度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的胸膜反应、胸水包裹及气胸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其不仅减轻了病痛且为医生的治疗带来方便.
作者:彭毅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星明显上升趋势.内异症虽为良性病变,却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常见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又以侵犯卵巢者常见.本文就内异症的病西医治疗方法做了简要的综述和探讨.
作者:白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急症住院患者64例,在积极降血压等内科抢救治疗基础上,给以知识宣教、心理、用药、行为等方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50例主要症状改善、血压控制在22/12.5kPa左右,约占患者总数78.13%,死亡3例.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和不良状况.
作者:张格;宋丽青;陶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急性腹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d.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和护理进行考察.方法:腹腔镜手术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97例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并对其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护理.结果:本组97例胆囊切除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严密检测和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31例可疑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应用MSCT数字血管造影术(简称减影CTA)进行颅内动脉成像检查,全部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确诊或DSA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中手术及DSA造影共检出微小动脉瘤35个,采用数字减影CTA共检出32个,敏感性为91.4%.结论 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在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初步筛选及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宗盛;周霞;周胜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的特点,结合检查分析其临床规律与表现,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组心律失常患者98例,分别记录其心电图检查报告,依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治疗.结果:心律失常患者心电网检查报告有很多共性,但是不同患者心电图反应的结果差异性很大,及采取的治疗方案与预后措施也不尽相同.结论:心电图对诊断与治疗心律失常可作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结果心电图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夏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4.2±3.5)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6±4.2)h(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止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乔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妇科多发病和常见病.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1],其发病率可达70%~80%[2].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使肌瘤缩小,但副作用大,而且停药后又可重新增大,症状复发,因此子宫肌瘤患者仍需手术治疗.
作者:刘世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