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君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3例RA病例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和软组织、关节及骨质改变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3例RA患者中,手关节单独受累占60.4%(32/53),跖趾关节单独受累占26.4%(14/53),手、腕关节、膝关节等多关节同时受累占13.2%(14/53).早期、中期、晚期分别占13.2%(7/53)、79.3%(42/53)、7.5%(4/53).结论:RA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实验室及影像相结合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吕本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麻醉学已发展包括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复苏、疼痛治疗等内容,麻醉科工作范畴不断向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其中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学科的头等大事,如何强化麻醉安全意识,便于实习生重视麻醉安全问题,提高临床麻醉水平和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并减少医疗纠纷呢?本人认为应结合工作经验和实例,总结几点体会.
作者:张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肾结石属中医石淋由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成石阻滞肾系.其原因复杂,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因结石性质、形态、大小、部位各有不同,治疗时通常需要综合分析治疗方法,因人而定.经多年临床经验结石直径小于0.6cm的可通过保守方法治疗,内服药物嘱病人大量饮水,一般能将结石排出体外.对于结石直径大于0.6cm~2.5cm的结石可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然后配合内服药物治疗.
作者:胡旭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流产能够作为避孕失败后的一种有效措施,然而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让人不寒而栗,药物流产又常出现流产不全、出血时间较长等问题,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无痛人工流产技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且技术日益成熟.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是指在孕妇麻醉条件下进行的人工流产,孕妇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疼痛、不适的感觉,避免了常规的人流手术带来的不适引起的孕妇不能很好配合医生从而带来的种种不适.整个手术仅需5~7分钟,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短时间内意识完全恢复,30分钟后即可出院.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吴桐人流手术受到广大育龄女性的认可及接受.但是,无痛人流手术虽然较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有较多的优势,但是无痛人流手术队人体的伤害不容忽视.
作者:严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妇科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实行的子宫切除术患者46例进行了详细的心理因素分析和护理方式探讨,与另外51例随机抽取的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有明显的血压、心率波动减少、抑郁情况降低、生活满意程度高的临床反应.结论:进行妇科子宫切除手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适应性心理护理,维持其心理稳定性.
作者:蒲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6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88.9%,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JOA评分从术前的(13.85±1.15)分改善至(5.24±1.1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好,但是要根据临床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忠刚;潘竟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钛板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颌骨单侧髁突骨折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颌间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钛板联合颌间牵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1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同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的压痛、错合、肌肉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复诊时,经过测量分析,治疗组的大张口度、大前伸合距离、骨折侧大侧方合距离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微钛板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髁突骨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下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各51例,对比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1例,感染率为20.59%,调查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官切开、抗生素联用、置胃管、伴有基础病症等均为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控制感染程度.
作者:聂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流行时有大量健康带菌者.病人与带菌者均为霍乱的传染源,一经发现即应对其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霍乱可通过水、食物、苍蝇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霍乱弧菌现有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0-139弧菌.霍乱的3型病原菌对常用消毒剂及各种物理消毒方法均敏感,但在硷性环境中生长良好.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卵巢囊肿患者38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治疗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38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达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PDCD5(原名TFAR19)由我国学者[1]利用eDNA-RNA(eDNA representation difference analysis)方法从白血病细胞株TF-1中克隆得到,并证实参与细胞凋亡调控过程.研究表明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机制的形成具有明显相关性,具有临床检验价值并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锋;刘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围产期脑组织缺氧及血流灌注低下引起的脑部损害.由于新生儿脑组织对缺氧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故几乎所有的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都是由灌注量降低造成的.主要病因为窒息,其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肺炎、红细胞增多症等,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病因之一.
作者:赵佑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1年3月救治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5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度,实施撤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高压氧治疗、激素、抗凝剂和维生素C等治疗措施.结果:临床治愈45例(80.35%);好转8例(14.28%);无效4例(7.14%),其中2例死亡,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效果的关键是,一经确诊无论病情轻重均应及早采用高压氧治疗且疗程要长.
作者:袁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为探讨预防性应用妈咪爱对小儿肺炎恢复期出现腹泻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46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预防组在入院后即给予口服妈咪爱,用药时间在72h以上;对照组入院后始终未用或住院72h以后因在恢复期出现腹泻而给予口服妈咪爱.结果 预防组240例住院治疗恢复期间出现腹泻的发病率为11.67%(28/240);对照组220例住院治疗恢复期间出现腹泻的发病率为30.00%(66/220),两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χ2=11.61,P<0.01).结论 预防性应用妈咪爱能降低肺炎患儿恢复期腹泻症状的发生率.
作者:赵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同一抗原具有多个抗原表位时,机体产生的抗体之间存在竞争排斥作用.本文用Mathematica 对Lotka-Volterra 竞争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表位与抗体的相互作用会朝着某一种抗体占优势的方向演变.当满足关系式时,会出现两种抗体并存的情况.
作者:金岩;张丽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损伤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50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经治疗后排尿通畅,效果满意,6例尿道狭窄行二期手术,3例并发阳痿.结论:根据男性尿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与尿道损伤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陈宏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为了提高急诊诊治水平,为急诊培训和EICU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1.1~2010.12.31期间由我院急诊收住MICU的502例重症患者进行追踪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73:1,≥50岁患者高达83.07%(417/502),疾病类别构成比前五位分别是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及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的疾病.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为多见病种.MICU死亡率高达43.63%.结论:加强对老年医学的研究,提高对脑卒中、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心肺脑复苏及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水平,可能对降低死亡率有益处.
作者:李雄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PEF%),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呼气峰流速等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呼气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曹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笔者采用益脾护胃汤治疗慢性胃炎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0-65岁.以上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益脾护胃汤组成:党参15g法半夏12 g生姜6 g蒲公英10 g黄连6 g砂仁3g白扁豆10g乌梅9 g茯苓10g水煎服,一日一剂.
作者:郑怀仓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脊髓空洞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 针对10例脊髓空洞症围手术期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跟踪护理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总结 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高小燕;罗婷;钟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