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琳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痴呆的预防措施及其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房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诊的34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防措施及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讨论其护理方法.结果:老年痴呆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不仅仅只是精神上的疾病还包括躯体上的疾病等,是一类综合性病因不明的疾病,临床上应予以综合治疗包括精神科心理指导及内外科联合治疗.结论:老年痴呆患者早期积极进行预防,结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唐爱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对细节管理于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其包括:细节管理的关键性、细节与护理质量的关联性,进行论述,对如何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细节管理等,分别对护士长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护士于自身工作中的细节管理,以及医院的环境细节管理等对临床护理中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展开综合阐述.
作者:王靖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对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997年08月-2007年07月期间30例侧脑室肿瘤病例临床资料,对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入路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 肿瘤全切18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4例.其中室管膜瘤1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5例,脑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5例.术后出现脑积水3例,肢体轻瘫2例,术区硬膜下血肿1例,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癫痫1例,脑梗死2例.结论 侧脑室内肿瘤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飞;乔卿均;廖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我院近五年发生的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和事故情况,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结果:我院从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共发生中药不良反应和事故228起,其中不良反应206起,占比为90.35%,用药事故22起,占比为9.65%.结论:严格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进行诊病施药,采用先进的药学监护理念来管理中药的临床使用,可以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药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戴攀桂;戴飞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肾结石属中医石淋由湿热久蕴煎熬尿液成石阻滞肾系.其原因复杂,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因结石性质、形态、大小、部位各有不同,治疗时通常需要综合分析治疗方法,因人而定.经多年临床经验结石直径小于0.6cm的可通过保守方法治疗,内服药物嘱病人大量饮水,一般能将结石排出体外.对于结石直径大于0.6cm~2.5cm的结石可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然后配合内服药物治疗.
作者:胡旭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利用磁珠分离方法获取单核细胞,用细胞因子GM-CSF和IL-4联合诱导使之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方法,并对培养的细胞从形态,表型,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鉴定,从而探索出一套较成熟的DCs的培养方法.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取白细胞悬液中的白膜层,然后通过磁珠分离的方法,收集高纯度的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GM-CSF和IL-4的刺激下,将细胞培养至7天左右,收集细胞进行流式分析,并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鉴定细胞是否为树突状细胞.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第7天,大部分细胞呈单个悬浮,并有明显的毛刺样突起.流式分析发现细胞高表达DC表面特异性抗原CD80,CD86,HKA-DR,并且不再表达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14,细胞纯度约为93.12%.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DCs可明显刺激初始型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通过磁珠分离的方法获得单核细胞并利用GM-CSF和IL-4细胞因子诱导可成功培养出纯度高的树突状细胞.
作者:张锋;卢东旭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阻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研究发现,患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可有微小心肌损伤(minormyocardial damage,MMD)通过肌钙蛋白Ⅰ(cTn-Ⅰ)可以进行检测,这些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本研究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评价炎症因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作者:玛依努尔哈依尔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使创面处于封闭状态,隔绝空气中细菌进入,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在促进不同创面的愈合作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不仅减少患者换药之苦,还可缩短治疗周期及降低医疗费用,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马可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自拟清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清溃汤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73.8%(31/42).结论 自拟清胃健中汤治疗湿热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邹树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4例脑外伤性脑梗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状况,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预后积分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积分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恢复良好1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脑外伤性脑梗塞病因复杂,预后较差,早期发现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化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1995年12月-2004年10月PTC存档蜡块标本共40例,作为实验组.患者术前均为经过任何抗肿瘤治疗,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27~62(39.6±7.1)岁,有淋巴转移24例,无淋巴转移16例.另取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1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5~63(38.3±7.4)岁,2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标本均有完整的病理和临床资料.
作者:何金嵘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为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提出比较完善的辐射防护和管理措施.方法 结合相关国家标准,通过规范操作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结果 根据131I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病人主动配合意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辐射.结论 保障治疗工作顺利完成及质量控制,保障辐射安全.
作者:陈贵凤;王晓雯;胡燕;曹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联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DF)对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31例,将患者分为HD组(对照组)和On-lineHDF组(实验组)分别进行实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或者明显低于HD组,HD组及实验组治疗后BUN、C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治疗后iPTH及β2-MG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On-lineHDF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大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是目前肾脏替代治疗中较好的治疗模式.
作者:马继;李秀贞;冯琦;王希茜;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期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精神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请心理测量专业人士应用一系列的专业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预后评估.分析讨论治疗前期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将研究因素与随访结果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胎次及入院时的主要临床行为和患者的思维形式障碍等情况与随访结果中影响因素无明显关联.但是与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诊断分型、住院期间的服药情况、家庭背景及社会支持度、患者发病形式及受教育水平等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前期影响预后有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期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预后不佳.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应早期干预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莫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慝,进展迅速,患者就诊时多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或进行放、化疗已意义不大,自我科采用中医辨证配合西医治疗以来,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何汶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出发,着重分析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要求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要求.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强化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转变护士观念,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细节管理来落实基础护理.结果:抓好基础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是提高全程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此类病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痊愈48例,显效27例,无效3例,有效率96.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谷淑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曲马多椎管内注射对椎管内麻醉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寒战防治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60例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后,A组使用曲马多椎管内注射治疗,B组使用生理盐水椎管内注射,对比两组寒战的程度、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寒战减轻程度相比,曲马多较生理盐水疗效明显(P<0.05),A组静脉注药后HR和SpO2稍有下降,与B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MAP和RR无明显变化.两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椎管内注射对椎管内麻醉后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寒战防治作用明显,用药安全,临床上建议迸一步推广.
作者:郭锦潮;戴惠惠;董荟;周平义;许才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组)各30例.从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手术情况等方面,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结果:FH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均明显低于THR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年Harris评分:FHA组优良率分别为73.3%、60.0%均明显低于THR组的优良率83.3%、76.7%(25/30);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翻修率比较,FHA组并发症26.7%明显高于THR组的16.7%;且FHA组手术翻修4例,占全部手术患者的13.3%亦明显高于THR组的6.7%.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临床疗效较高,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何正言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