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6例老年肺结核临床及X线表现

李光宇;周兰

关键词:老年, 肺结核, X线表现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96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73例,女性为23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为68.4±8.5岁,同时随机选择96例同时治疗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按照<肺结核新分类法(1998)>相关诊断标准,将肺结核主要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两组患者在肺结核类型分布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人群肺结核病变范围及支气管播散情况分析研究显示,老年组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人群病变类型主要为渗出性、增殖干酪性和混合性,两组患者在病变类型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类型比较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X线检查老年肺结核诊断较高,老年性肺结核临床表现比较严重,其治疗应加强重视.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8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不断提高对该病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治38例距肛缘5-10CM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吻合器吻合方法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一系列整体护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术后3年生存率达90%.结论:重视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嗣手术期护理,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应用国际指标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

    目的:根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数据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方法: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进行调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4种.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百分率为35%,注射剂平均使用百分率为19.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5.1%,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3.2元.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就平均水平而言,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金星;孙江兵;周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治疗前期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期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精神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请心理测量专业人士应用一系列的专业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预后评估.分析讨论治疗前期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将研究因素与随访结果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胎次及入院时的主要临床行为和患者的思维形式障碍等情况与随访结果中影响因素无明显关联.但是与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诊断分型、住院期间的服药情况、家庭背景及社会支持度、患者发病形式及受教育水平等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前期影响预后有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期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预后不佳.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应早期干预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莫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显示终端作业者视疲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显示终端(VDT)作业者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由于视频显示终端工作造成的视疲劳患者60例,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进行治疗,记录用药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一个月后,显效49例(81.7%),有效9例(15.0%),总有效率96.7%.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有效缓解因VDT 工作造成的视疲劳的各种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翁碧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应用茶籽油预防新生儿腹泻患儿尿布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茶籽油预防新生儿臀红的疗效.方法:96例足月新生儿腹泻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茶籽油外涂患儿肛周、臀裂皮肤粘膜.结果:观察组臀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茶籽油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腹泻患儿臀红的发生.

    作者:农小群;肖少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HPLC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苷和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ry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7nm,柱温为30℃.结果:黄芩苷、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3~8.51;0.43~2.14,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91%、1.59%(n=6),平均回收率为92.56%、95.75%,RSD分别为0.82%、239%(n=6).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晓云;黎晓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闭孔入路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TVT-O)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TVT-O治疗42例SUI患者的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0min,术中出血平均42ml.42例患者均治愈.术中无并发症.术后2例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保留尿管3-5天后自行排尿,2例术后出现大腿内侧疼痛,1例咳嗽增加腹压后偶有尿液溢出.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7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尿失禁治愈率约为100%.结论:TVT-O治疗SUI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以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采取综合护理方式的11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的平均分为具备可比性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预后效果,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孙晓静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伤科卧床病人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伤科卧床病人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的166名骨伤科卧床病人,对采用压疗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程度评分在10~17分之间的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第5天和第6天压疮危险度评分和第1天比较,中高度危险病人减少,无压疮发生危险病人增多(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伤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陈伟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输卵管妊娠且均要求生育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B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二者术中、术后及一年后受孕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一年后受孕几率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再受孕成功儿率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益脾护胃汤治疗慢性胃炎80例

    自2006年6月-2008年6月,笔者采用益脾护胃汤治疗慢性胃炎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0-65岁.以上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益脾护胃汤组成:党参15g法半夏12 g生姜6 g蒲公英10 g黄连6 g砂仁3g白扁豆10g乌梅9 g茯苓10g水煎服,一日一剂.

    作者:郑怀仓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别给予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现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腹泻1例,均未影响继续用药治疗.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均是临床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理想用药.

    作者:钟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是新生儿常见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20%[1],必须早期诊断及治疗.为了探讨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我院自2005年来采用多巴胺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2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以22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作者:赵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险与防护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并着重介绍了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防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避免职业损伤等三种解决方案极其具体应用,希望相关人员加以借鉴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陈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和护理进行考察.方法:腹腔镜手术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97例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并对其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护理.结果:本组97例胆囊切除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严密检测和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鑫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临床药学发展已经具备的一定的规模,对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性已经收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通过近30年的开发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陈莉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8例口咽癌的CT诊断结果分析

    口咽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发生于口咽内许多部位,口咽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3%.口咽腔解剖结构复杂,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发口咽癌和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口咽为位于硬腭与舌骨水平之间的咽部,上接鼻咽腔,下通喉咽腔,口咽癌常发生于腭扁桃体区、舌根、软腭及相邻的咽后壁区域.CT扫描能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特别是深部侵犯,以及有无淋巴转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刘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苔癣42例临床总结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以非感染性、浅表性的慢性炎症状态出现在口腔黏膜上的疾病,病因迄今不明,通常认为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免疫缺陷、变态反应、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局部创伤等因素相关病程可迁延数年,顽固难治.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中年女性,因其病因复杂,病情不稳定,常反复发作,带给病人极大痛苦,目前国内外均无单一根治性药物和方法[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梦丽;张德蕴;刘丽萍;王学伶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1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方法:对18例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综合分析.结果:18例输尿管损伤中横断输尿管损伤14例,输尿管穿孔损伤3例,结扎损伤1例.18例均在术中发现并诊断,经及时行修补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妇产科手术医生在手术操作中首先需要熟悉输尿管周围的解剖组织关系,主要在术中注意预防,若损伤发生后,需尽早发现并恢复保持输尿管畅通,患者预后通常良好.

    作者:唐立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结核疾病诊断中结核分歧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结核分歧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在结核疾病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00例结核病患者、200例非结核呼吸系疾病患者和200例健康者,对这三组同时进行结核分歧杆菌涂片、培养、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TB-SA抗体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的比较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通过试验发现结核分歧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菌阳肺结核的敏感性分别是79%、74%、82%,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86%;对PPD<5 mm,PPD≥20mm的样本数据做非参数检验,结果是TB-SA抗体检测值和PPD值呈非线性关系,即卡介苗接种反应对于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影响甚微.结论:结核分歧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对于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靖元;李慧丰;林红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