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伟
目的 对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的评价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确诊患者病例55例(定义为A组);另取55例正常人(定义为B组).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容积、重量、射血分数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右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右心室重量、舒张和收缩容积都明显大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人的右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其准确度高,可信性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估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肖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依据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风险因素认知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后明显提高护患风险意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陈勇;刘晓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万托林联合布地奈德,采用压力泵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程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咳嗽明显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采用支气管扩张剂万托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伟光;刘裕芬;郭奋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浅谈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小儿啼炎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淑香;冯改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对13例慢传输型便秘行结肠次全切除伴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里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饮食指导结果.1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能自动排便均不需用泻剂.对结肠次全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关键.
作者:李珍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肺部感染是老年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1],因其各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变,支气管纤毛清除功能减退,吞咽和咳嗽反射受抑,机体免疫力低下,吸气时口咽部的细菌易下移至肺部并生长繁殖终导致肺部感染[2].手术对机体产生强有力的损伤性刺激,可加重或促发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本研究对术前伴有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呼吸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减少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宋虹予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糜烂为慢性宫颈炎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主要病因是南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降低,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此病患者腰酸痛、白带增多,影响工作.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发生不典型增生,少数患者可诱发宫颈癌,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前列腺电切术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配合有计划的健康教育,适时有目的地将身体护理与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安全的耐受手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是探讨物资供应中心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减少耗材浪费,勤俭办院.方法 物资供应中心根据专科组手术需要定基数,利用信息化管理.结果 减轻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杜绝了少报、漏报帐现象.结论 实施高值耗材的信息化管理,不但为手术室日常工作提供了保障,还减少手术物资积压,既符合手术室的要求,又达到增效低耗的效果.
作者:李连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3例RA病例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和软组织、关节及骨质改变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3例RA患者中,手关节单独受累占60.4%(32/53),跖趾关节单独受累占26.4%(14/53),手、腕关节、膝关节等多关节同时受累占13.2%(14/53).早期、中期、晚期分别占13.2%(7/53)、79.3%(42/53)、7.5%(4/53).结论:RA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实验室及影像相结合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吕本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考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记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63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川穹嗪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80.6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结果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廖宝共;梁海英;覃君德;唐利艳;覃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组)与治疗组(中医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建新;王郁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HBV-DNA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BV-DNA、总胆红素(TB)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可迅速降低慢性莺症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促进胆红素下降,改善肝功能,显著提高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CT特点及其急性期预后关系.方法 将119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89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 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孙华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强化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转变护士观念,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细节管理来落实基础护理.结果:抓好基础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是提高全程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即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脂康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TG、TC、LDL-C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能更有效的降低血脂水平,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克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 160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62例,40例试产成功,再次剖宫产120例.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显著优于再次剖宫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该给予试产的机会.
作者:李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建立降脂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山楂、泽泻、丹参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重线性好.结论:此鉴别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且鉴别可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缺血引起肾脏病理生理变化和进行性损伤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并非单纯的肾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的肾损害.持续性低血流灌注可以引起肾脏局部RAAS系统高活性状态,肾脏局部产生的或释放至血循环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可引起一系列导致肾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级联反应,如PPARγ与TGFβ1等因子的变化,而且慢性缺血性肾病时PPARγ与TGFβ1与肾脏纤维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且两因子的变化有相关性,但是目前这方面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何艳;陈钦开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