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王新华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给患儿带来的危害,并分析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32例,分析总结其并发症,以及造成的其它影响.将3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镇静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病情严重的患儿,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能发生肺气肿和肺心病、呼吸骤停和呼吸衰竭、气胸和纵隔气肿、心律紊乱和休克等并发症,甚至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较大影响.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显效数为11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明显缓解症状.
作者:张兴侠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来我院本院治疗74例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100例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术后平均10h开始下床活动,平均住院7d;术后共发生尿潴留3例(3%),术后阴囊肿胀1例(1%),术后应用止痛剂11例(11%),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阴囊积液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经过1个月-2年的随访无复发现象.结论:平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观荣;杨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100例进行产前常规检查.结果 在100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是89例.结论 超声可以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还可以对胎儿畸形做出明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俊鹏;吕精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别给予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现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腹泻1例,均未影响继续用药治疗.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均是临床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理想用药.
作者:钟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本组56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大69岁,小9岁,平均39岁.损伤原因为跌倒、撞击.通过整体护理,56例患者中显效14例(25%),有效38例(67%),无效4例(7%).结论 及时、有效、合理的整体护理对于保证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安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相关作用因素,以更好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早找到原因对症处理.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两年间共16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观察病例中,女性的药物不良反应96例明显高于男性64例;婴幼儿病例数为20例,构成比为12.50%,中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总构成比为61.78%.较其它年龄段人群高;临床表现中以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症状为多见,构成比占到61.25%;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构成比达到77.50%.结论:此次病例观察发现性别、年龄、使用药品种类、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医师正确使用药物,重点关注输液反应,护士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患者配合医护工作等,是预防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举措.
作者:韦友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行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情况及化疗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6种Ⅱ度以上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恶心呕吐、腹泻、肝损害、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各位显著(P<0.05).结论 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能减轻患者出现的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能接受更多的化疗周期,从而为巩固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赵先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作高压氧治疗的病种分布,为高压氧治疗的宣传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某大型医院高压氧治疗患者的诊断及其及病人的年龄和性别情况.结果 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病种有75种,高压氧治疗多的病种按顺序排列为:脑外伤、突聋、脑梗塞、骨折、四肢外伤、病毒性脑炎、CO中毒、脑动脉瘤术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糖尿病、慢性溃疡、皮瓣移植等.结论 高压氧治疗在外科系统开展较好,在内科系统相对较差,该院的皮肤科、肿瘤科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者罕见,高压氧治疗知识有待普及.
作者:蔡红云;鲁礼琼;肖平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力的推动和根本的法律保障.
作者:蒋小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伤科卧床病人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的166名骨伤科卧床病人,对采用压疗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程度评分在10~17分之间的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第5天和第6天压疮危险度评分和第1天比较,中高度危险病人减少,无压疮发生危险病人增多(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伤科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陈伟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临床麻醉学已发展包括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复苏、疼痛治疗等内容,麻醉科工作范畴不断向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其中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学科的头等大事,如何强化麻醉安全意识,便于实习生重视麻醉安全问题,提高临床麻醉水平和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并减少医疗纠纷呢?本人认为应结合工作经验和实例,总结几点体会.
作者:张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社区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和干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应人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目标工厂工人进行的治疗和干预情况.结果:通过干预,参加岗前培训的工人增加了12%,对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及生产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率增加了10%,接触性皮炎的发病几率降低了0.8%.结论:良好的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还可以提高工人对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及生产安全防护知识知晓率,降低接触性皮炎的发病几率.
作者:刘焕能;刘小花;邬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安定片治疗,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0% 显著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的功效.
作者:陈献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外来手术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贷)赁或负责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外来手术器械因为价格昂贵,使用频率有限,医院不购买而采用租借的方式进行使用,从而减少医院成本,我院从2009年12月开始接受外来器械到供应室清洗、包装、灭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谢丽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回顾分析我院运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之临床效果,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之优点,提示两药联合应用不仅可增强止血效果,亦可减轻其单药使用之副作用.
作者:朱淑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口咽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发生于口咽内许多部位,口咽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3%.口咽腔解剖结构复杂,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发口咽癌和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口咽为位于硬腭与舌骨水平之间的咽部,上接鼻咽腔,下通喉咽腔,口咽癌常发生于腭扁桃体区、舌根、软腭及相邻的咽后壁区域.CT扫描能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特别是深部侵犯,以及有无淋巴转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刘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PFN组与DHS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中X线暴露次数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组与DHS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PFN组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明显缩短(P<0.05).另外,术后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PFN组髓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术前的行走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相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并能较好的恢复术后行走能力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童一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21例新生儿咽喉囊肿致呼吸困难的临床基本情况,并分析讨论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入诊的咽喉囊肿致呼吸困难的21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等,并观察其治疗后1年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新生儿咽喉囊肿容易导致呼吸困难,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1年后随访患儿:21例患儿中20例痊愈,无复发;1例死亡,死因为重症肺炎,尸检未发现喉部囊肿.结论:新生儿咽喉囊肿易导致患儿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临床上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李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6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88.9%,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JOA评分从术前的(13.85±1.15)分改善至(5.24±1.12)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好,但是要根据临床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忠刚;潘竟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背景音乐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附属医院的160例阴道分娩的孕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为26岁.将本组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研究组80例.研究组宫口开大于2cm时安排在有音乐背景的待产室和产房,全产程一对一陪伴,密切监测产程中母婴情况及产程进展;对照组则由轮班助产士按以往常规定时监测及处理,待产室和产房无背景音乐.对两组的疼痛程度、顺产比例和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值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的疼痛程度为Ⅰ、Ⅱ级的占了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产妇的产程每个阶段研究组的产妇平均时间都小于常规组,而两组的分娩顺产率研究组(85%)也明显高于常规组(60%);结论 在有背景音乐的待产房和产房分娩的产妇的顺产率和疼痛程度明显下降,分娩预后效果优秀,认为这种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董小琳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