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明泰;周训杰;姚磊;符德玉;王瑱;芦波;李建华;董振华;石亚楠;孙迟男;陈成川;沈融;樊民;钱佳
目的 观察常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无复流及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因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126例,据血栓积分分为≥2分组和<2分组,≥2分组均予以血栓抽吸,<2分组再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抽吸组)及标准PCI组(标准组).分析比较各组病人临床基线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肌灌注及心电图ST段回落.结果 血栓积分≥2分组症状开始至再灌注时间较抽吸烟、标准组长(P<0.05),术中应用GPⅡ b/Ⅲa者比例较血栓积分<2分血栓抽吸组高(P<0.05).与血栓积分<2分标准PCI组相比较,<2分血栓抽吸组无复流发生率更低(P<0.05),校正TIMI计帧数(CTFC)较少(P>0.05);ST段回落明显(P<0.05),心肌灌注水平更理想(P<0.05).结论 常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减少STEMI病人PCI后无复流的发生,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即使对于血栓负荷不重的STEMI,血栓抽吸仍可有利于心肌组织灌注的恢复.
作者:姚敏;赵红丽;王帅;张晓丹;王玥;王晓萍;李潞;周佳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胶囊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120例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并与应用丹参组进行比较.结果 血栓通胶囊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程度优于丹参片组.结论 血栓通胶囊可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对预防2型糖尿病病人的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大娜;柳杰;孙晓慧;张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Ⅲ型及Ⅳ型重症肌无力病人36例,根据病人接受治疗情况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及对照组,每组12例.试验A组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试验B组给予单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随访半年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E、IgG、IgM)水平和血清抗体(AchR-Ab、Titin-Ab、RyR-Ab)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上睑肌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程度、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肌力、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临床绝对评分情况,综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3组共计36例病人均完成所有治疗和随访,无脱落.治疗一周后,两试验组血清IgA、IgE、IgG、IgM水平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4.53、5.11、4.82、5.21;4.52、4.73、5.49、4.58,P<0.05),其血清AchR-Ab、Titin Ab、RyR-Ab等抗体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偏低(f值分别为5.10、4.83、4.52;5.33、5.30、4.75,P<0.05),上睑肌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程度、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肌力、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等临床症状绝对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但两试验组间上述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半年随访时,两试验组血清IgA、IgE、IgG、IgM水平及AchR-Ab、Titin-Ab、RyR-A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偏低(t=4.35、5.22、5.29、5.24、4.73、4.63、4.71;4.73、4.53、5.20、5.36、5.38、4.27、5.13,P<0.05),且试验A组各指标水平也明显低于试验B组,3组间上睑肌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程度、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肌力、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等临床绝对评分差异明显(P<0.05),并以试验A组评分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清除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血清的抗体、补体及免疫复合物,及时提高其细胞免疫活性,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可保持较为理想的远期疗效,副反应少,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祛风活络经验汤剂内服、熏洗辩治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祛风活络经验汤剂内服、熏洗治疗.两组以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分级变化,通过肌电图检查判定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1.7%,与对照组有效率76.7%相比显著升高(x2=5.065,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电图振幅(F)与潜伏期(L)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祛风活络经验汤剂内服、熏洗辨治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其机制与改善病人的面部神经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凸显出中医内外合治急性病证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作者:夏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运动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老年病人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本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PCI术后84例老年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运动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运动情况、运动耐力、心功能、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结果 运动治疗后,研究组周平均运动次数、日平均运动时间、周平均运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运动持时间(ED) (458.58±70.11)s、大耗氧量(VO2peak)为(20.06±5.22) mL/(kg·min)、峰值功率(PP)为(100.31±19.01)W,均明显大于对照组ED(372.90±66.42)S、VO2peak(14.32±3.89)mL/(kg·min)、PP(83.19±1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氧阈值(AT)、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评分(73.36±7.26)分,对照组SF-36评分(59.84±7.13)分,研究组SF-36计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病人PCI术后给予运动治疗,可增强其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状态,促进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尤文军;许彦倩;马鑫;马宇敏;秦小杰;陈月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清热益气法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津力达颗粒)、西药组(二甲双胍片)、结合组(津力达颗粒加二甲双胍).4组均干预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4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组显著降低空腹血糖、2 hFPG及HbA1c(P< 0.01),显著降低BMI;显著升高HOMA-β,HOMA-IR显著下降(P<0.01).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结论 具有清热益气功效的津力达颗粒能明显改善病人口干、口苦;多食易饥;乏力倦怠、口渴多饮的症状,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糖,降低体重,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宋郁珍;李争;杜鸿瑶;刘薇;罗东辉;刘雅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对绝经后脑梗死病人性激素、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 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绝经后脑梗死病人2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T)、孕激素(P)、雌二醇(E2)水平变化;检测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血脂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激素FSH、LH、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P、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FMD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绝经后脑梗死病人,有效降低血脂TC、TG、LDL-C水平,同时提高HDL-C水平;降低性激素FSH、LH、T水平,同时提高P、E2水平;改善血管内皮中NO、ET-1、FMD值变化,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洪;王红;王秀芬;李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病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在冠心病病人诊治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冠心病病人及30名健康对照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VDR的表达水平(平均荧光强度VDR-MFI),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并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生素D等指标.结果 冠心病病人淋巴细胞的log10VDR-MFIs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人群(P=0.028),且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347,P=0.002);多因素分析提示log10VDR-MFIs与冠心病独立相关(OR=0.051,P=0.019).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冠心病病人淋巴细胞表面VDR表达显著降低,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VDR表达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艾思迪;丁茹;贺治青;吴宗贵;梁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及转分化的影响,摸索合适的Ang Ⅱ浓度.方法 应用胰蛋白酶消化出生1d~3d乳鼠心脏,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心肌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用不同浓度的Ang Ⅱ作用于心肌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Ang 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荧光含量;Westernblot技术检测α-SMA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Ang Ⅱ作用于心肌成纤维细胞,10-6、10-7 mol/L Ang Ⅱ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10-5、10-6、10-7 mol/L Ang Ⅱ能促进α-SMA荧光强度增加;10-6 mol/L AngⅡ可引起α-SMA蛋白表达量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gⅡ可引起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可诱导α-SMA表达量增加.
作者:崔琳;王幼平;谢世阳;李彬;王新陆;于瑞;郝轩轩;高原;王小晓;朱明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部分住院高血压病人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入院的部分高血压病人190例,其中合并心房颤动113例,不合并心房颤动77例,比较两组病人部分基线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 房颤组病人年龄、肌酐、尿酸、血糖水平、左房内径、左室内径高于非房颤组[(75.32±814)岁比(68.81±9.22)岁、(84.48±40.18) μmol/L比(68.65±22.90) μmol/L、(397.71±133.64) μmol/L比(321.12±100.37) μmol/L、(6.18±2.14) mmol/L比(2.21±1.84) mmol/L、(43.62±8.92) mm比(36.45±3.64)mm、(48.50±6.47) mm比(45.31±3.38) mm],而合并糖尿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房颤组[(36/113)例比(39/77)例、(3.82±1.32) mmol/L比(4.86±1.17) mmol/L、(1.26±0.40) mmol/L比(1.44±0.41) mmol/L、(59.65±9.27)%比(64.78±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电解质、尿素、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右室内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径、尿酸和血糖水平是高血压病人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糖尿病是房颤的保护因素.结论 住院高血压病人中左房内径、尿酸和血糖水平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是房颤发生的保护因素.房颤发生和血糖关系密切,尤其是糖耐量异常人群.
作者:王慧清;王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糖尿病(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异常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组,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员BMI、中心性肥胖指标、血压和空腹血糖,分析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在两组人员中,研究组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异常人员中DM、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2.0%、64.0%;对照组中人员DM、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2.0%、23.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的关系,证实当BMI≥23 kg/m2、≥24 kg/m2、≥25 kg/m2时,DM、高血压患病相对危险度(RR)在2.5,处于中高度有害患病风险范围;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患病风险呈正相关(r=0.325,r-0.343,r=0.288,r=0.462,P<0.05).结论 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分别是临床中重要的高血压、高血糖预测因子,其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可以将BMI、中心性肥胖指标作为临床诊断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切点,临床诊断价值高.
作者:李明健;罗贵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抑郁状态(痰瘀内阻证)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温胆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 7)评分及临床症状,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8周,12周HAMD-17评分明显降低(P < 0.05).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分类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对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伴抑郁状态中医辨证为痰瘀内阻证病人疗效明显.
作者:李凤娥;强立新;孙辰莹;王清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炎症对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亦是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炎症所涉及的介质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很多,其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起着主导地位,该通路调控的靶基因产物多为炎症反应介质,包括炎性细胞因子、炎性酶、黏附分子和受体四大类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密切.目前对炎性细胞因子研究较多.现将炎性细胞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关系的探究予以综述.
作者:季也;蔡虎志;陈青扬;危致芊;吴治谚;李琰;邓旭;刘佑晖;陈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建立间歇性低氧大鼠模型,观察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1、JNK含量的变化,探讨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3组.A组:常氧组(NC),B组:间歇性低氧4周组(CIH4),C组:间歇性低氧8周组(CIH8),每组6只.将B组、C两组大鼠放入间歇低氧舱中,分别于4周、8周时处死,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用PCR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miR 21的表达,用2-△△CT公式计算miR-21实验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倍数,CT (cycle threshold)值表示其表达量,Western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JNK蛋白的表达,用灰度值表示其表达量.结果 对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B组、C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纤维化,且C组更为明显.B组、C组miR-21表达较A组增加,且C组较B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JNK表达较A组增加,且C组较B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miR-21与JNK两个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心肌损害可能是导致大鼠心肌重构的诱因之一;miR-21与JNK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显著增加,二者可能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令狐秀萍;任寿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联合血清脂联素(ANP)检测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早期诊断及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行颈动脉血管超声确诊SA的病人192例及40名健康体检者,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将SA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行血脂及ANP检测及颈动脉血管超声,获取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管壁僵硬度(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血管壁顺应性(AC)、扩张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VVV)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CHOL、TG均增高,ANP均降低(P<0.05),和低危组相比,中、高危组的ANP逐级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增高(P<0.05),与低危组相比,中、高危组斑块发生率增高,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增高,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P<0.05),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仅重度狭窄发生率增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颈动脉弹性参数CIMT、β、Ep、AI、PWVβ测量值均增高,高危组AC降低,和低危组相比,高危组CIMT、β、Ep、AI、PWVβ测量值增高(P<0.05);ANP与FRS、CIMT、β、Ep、AI、PWV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超声评估联合血清ANP检测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早期诊断及风险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早期发现SA,多角度积极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精确预测评估SA风险,从而起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的作用.
作者:贺文娟;杨海英;李瑛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SHF)急性失代偿期病人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SHF急性失代偿期病人120例.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四分住数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每组30例.根据临床预后分为两组,未再住院者共65例,设为对照组;再住院或死亡者共5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组间病人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 A组、B组、C组及D组病人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血浆NT-proBNP和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F急性失代偿期病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具有相关性,可用于临床病情及近期预后评价.
作者:刘娅萍;柴春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方案建立Balb/c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优劣.方法 取6周龄雄性Balb/c小鼠,设计三种造模方案,并均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经不同方案免疫动物后行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心功能,病理形态观察心肌炎症和纤维化,并计算心指数和脾指数,qRT-PCR检测小鼠心脏和脾脏组织TLR2、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方案一中模型组小鼠心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差异,超声检测中射血分数(EF)及各室壁厚度均无明显差异,心肌炎症改变不明显,纤维化不明显,TLR2、TLR4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二中模型组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明显降低,但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观察可见心肌出现少量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同时脾指数明显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三中模型组EF、LVEDd、LVEDs均明显降低,而IVSd及IVSs未见显著改变,病理学检测可见心肌大量炎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伴有脾指数的显著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 mRNA的表达量升高,而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方案一模型组和方案二模型组相比,方案三模型组的造模效果更好,其免疫方案可用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相关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闫红梅;李覃;周欣;赵季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病人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心脉隆注射液)32例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cTnI、BNP水平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保护心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韩斌;郑文香;曹新河;孙江涛;王丹;唐济飞;于春艳;周文花;刘东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失语症是脑卒中的常见临床表现,通常由大脑皮层及皮层下损伤引起语言中枢的破坏所致,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的缺损或丧失.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失语症病人也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病灶的位置、大小等都会影响失语症的康复.中医药在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且疗效显著.现将近几年中风后失语症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刘睿;杨文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颈迷走神经刺激(CVN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PF级大鼠(200 g~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n=8)、缺血再灌注组(I/R,n=8)和颈迷走神经刺激+I/R组(CVNS+ I/R,n=8).选用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3组均分离左侧颈迷走神经干,仅CVNS+ I/R组给予电刺激(10 Hz,2 ms),电压以心率降低10%为标准.选用Biopac软件记录大鼠再灌注时肢导心电图.再灌注4h后取颈静脉血和心肌组织,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和肌钙蛋白Ⅰ(cTnI);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白介素6(IL-6);凋亡蛋白Caspase-3、Bcl-2和Bax水平,Tunel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中CK、cTnI、TNF α、INF-γ、IL-6、caspase-3和AI显著增高,Bcl-2/Bax值减小,CVNS可以显著抑制I/R引起的CK、cTnI、TNF-α、INF-γ、IL-6、caspase-3和AI的增高,增加Bcl-2/Bax比值.结论 CVNS可以通过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减轻心肌IR损伤.
作者:雷玉华;赵劲波;张长江;李元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