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斌;郑文香;曹新河;孙江涛;王丹;唐济飞;于春艳;周文花;刘东海
老年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高,病情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是降低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的衰退,使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心脏康复治疗面临诸多困难.中医药在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在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中发挥作用.开展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心脏康复疗法,是解决老年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困境的有效途径.
作者:龙霖梓;刘征堂;付长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颈迷走神经刺激(CVN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PF级大鼠(200 g~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n=8)、缺血再灌注组(I/R,n=8)和颈迷走神经刺激+I/R组(CVNS+ I/R,n=8).选用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3组均分离左侧颈迷走神经干,仅CVNS+ I/R组给予电刺激(10 Hz,2 ms),电压以心率降低10%为标准.选用Biopac软件记录大鼠再灌注时肢导心电图.再灌注4h后取颈静脉血和心肌组织,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和肌钙蛋白Ⅰ(cTnI);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白介素6(IL-6);凋亡蛋白Caspase-3、Bcl-2和Bax水平,Tunel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中CK、cTnI、TNF α、INF-γ、IL-6、caspase-3和AI显著增高,Bcl-2/Bax值减小,CVNS可以显著抑制I/R引起的CK、cTnI、TNF-α、INF-γ、IL-6、caspase-3和AI的增高,增加Bcl-2/Bax比值.结论 CVNS可以通过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减轻心肌IR损伤.
作者:雷玉华;赵劲波;张长江;李元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清热益气法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津力达颗粒)、西药组(二甲双胍片)、结合组(津力达颗粒加二甲双胍).4组均干预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4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组显著降低空腹血糖、2 hFPG及HbA1c(P< 0.01),显著降低BMI;显著升高HOMA-β,HOMA-IR显著下降(P<0.01).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结论 具有清热益气功效的津力达颗粒能明显改善病人口干、口苦;多食易饥;乏力倦怠、口渴多饮的症状,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糖,降低体重,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宋郁珍;李争;杜鸿瑶;刘薇;罗东辉;刘雅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建立间歇性低氧大鼠模型,观察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1、JNK含量的变化,探讨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3组.A组:常氧组(NC),B组:间歇性低氧4周组(CIH4),C组:间歇性低氧8周组(CIH8),每组6只.将B组、C两组大鼠放入间歇低氧舱中,分别于4周、8周时处死,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用PCR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miR 21的表达,用2-△△CT公式计算miR-21实验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倍数,CT (cycle threshold)值表示其表达量,Western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JNK蛋白的表达,用灰度值表示其表达量.结果 对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B组、C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纤维化,且C组更为明显.B组、C组miR-21表达较A组增加,且C组较B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JNK表达较A组增加,且C组较B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miR-21与JNK两个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心肌损害可能是导致大鼠心肌重构的诱因之一;miR-21与JNK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显著增加,二者可能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令狐秀萍;任寿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病人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心脉隆注射液)32例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cTnI、BNP水平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保护心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韩斌;郑文香;曹新河;孙江涛;王丹;唐济飞;于春艳;周文花;刘东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运动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老年病人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本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PCI术后84例老年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运动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运动情况、运动耐力、心功能、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结果 运动治疗后,研究组周平均运动次数、日平均运动时间、周平均运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运动持时间(ED) (458.58±70.11)s、大耗氧量(VO2peak)为(20.06±5.22) mL/(kg·min)、峰值功率(PP)为(100.31±19.01)W,均明显大于对照组ED(372.90±66.42)S、VO2peak(14.32±3.89)mL/(kg·min)、PP(83.19±1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氧阈值(AT)、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评分(73.36±7.26)分,对照组SF-36评分(59.84±7.13)分,研究组SF-36计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病人PCI术后给予运动治疗,可增强其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状态,促进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尤文军;许彦倩;马鑫;马宇敏;秦小杰;陈月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84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者5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LPL基因位点rs 11570892多态性以及血清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观察组Hcy和TG分别为(20.10±6.43)μmol/L和(1.81±0.93)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为(0.81±0.21)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LPL rs1157089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G型病人TG为(2.13±0.41) mmol/L,明显高于AA和GA型病人,而HDL-C为(0.71±0.18) mmol/L,明显高于AA和GA型病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血清Hcy、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L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清Hcy无关,其可能与病人血脂水平有关.
作者:黎才丽;黄勇;许政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背景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关于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但每项研究样本含量有限且部分研究质量评价不高,尚无研究对巨刺法治疗中风病进行系统评价.目的 评价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文文献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文文献检索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从建库到2016年12月5日,语种为中英文.纳入巨刺法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或巨刺法与患侧针刺法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的Meta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对检验是否有发表偏倚存在,比较结局指标随机效应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7项研究1 795例中风病病人,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部分较低.巨刺法治疗中风病,巨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比较,修订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MD(95% CI)为-0.24[-0.46,-0.01];MAS评定有效率RR(95% CI)为1.26[1.02,1.55];Barthel指数(MBI) MD(95% CI)为6.00[3.71,8.2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95% CI)为-1.29[-1.65,-0.93];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MD(95% CI)为-2.52[-3.80,-1.25];NDS评分有效率RR (95% CI)为1.11[0.99,1.24];有9项研究试验组Fugl-meyer(FMA)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巨刺法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组比较,MAS评定有效率RR(95% CI)为1.07[0.99,1.16];FMA评分MD(95% CI)为8.40[6.45,10.36];Barthel指数MD(95% CI)为14.59[12.49,16.70];VAS评分MD(95%CI)为-1.31[-1.71,-0.91].描述不良反应的2项研究中,且均表明未发现病人在治疗前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巨刺法对中风病病人的恢复具有一定疗效,可能缓解肌痉挛病人肌张力,改善病人患肢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病人患肢疼痛,使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得到改善.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证据质量等级为中至低不等,因而未来研究可能改变该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多严格设计实施的能够提供更多明确痉挛部位、多个测量时点的高质量证据的RCT研究,进一步论证巨刺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光辉;王恩龙;纪海燕;裴宇鹏;张帆;王洋;白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8-异前列腺素F2a(8-ios-PGF2a).结果 两组治疗后GSH-Px、NO均较治疗前升高,MDA、8-ios-PGF2a均下降(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病人血清GSH-Px、NO活性[(213.50±53.20) mg/L、(65.32±15.22)μ mol/L],较治疗前[(153.40±45.90) mg/L、(32.93±9.54) μmol/L]显著升高,MDA、8-ios-PGF2a活性[(8.20±0.83) nmol/g、(181.10±56.90) ng/L],较治疗前[(13.90±0.76) nmol/L、(269.63±56.96) ng/L]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通心络组对照组比较,GSH-Px、NO升高,MDA、8-ios-PGF2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血清GSH-Px、NO水平,降低MDA、8-ios-PGF2a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作者:王静娜;侯瑞田;金凤表;史亦男;葛晓春;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即使采用基于指南的西医规范化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疗效欠佳,尤其是难治性心衰顽固水肿的病人.徐浩教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重视温阳益气、多法合用、内外并治、中西互参,每多获效.
作者:高翔;徐浩;高铸烨;于美丽;李金根;刘晶;张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与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及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63例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1例)和B组(32例),并分别给予维拉帕米和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B型利钠肽治疗前后变化,维拉帕米组和胺碘酮组终止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所需时间变化,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疗效.结果 A组和B组病人治疗前BNP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组终止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时间短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法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病人BNP会升高,维拉帕米组终止其发作时间短于胺碘酮组,但两组总有效率相近.
作者:曲扬;周华;瞿惠燕;戎靖枫;杭宇;黄牧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动脉瘤破裂所致,接受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制定自编问卷并应用于收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收集到的临床资料,以期找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为14.67%(55/375).老年(OR=7.12,P=0.000)、入院时Hunt-Hess分级(OR=4.84,P=0.000)、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OR=5.81,P=0.000)、夹闭治疗(OR=6.72,P=0.000)及其每日脑脊液引流量(OR=6.56,P=0.000),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发生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危险因素.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腰大池持续引流后发生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较为普遍,其发生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为此,在临床工作中,关注病人年龄、入院时Hunt-Hess分级、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权衡利弊选择治疗方法,术后充分引流脑脊液对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意义重大.
作者:魏健强;李健;马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对绝经后脑梗死病人性激素、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 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绝经后脑梗死病人2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T)、孕激素(P)、雌二醇(E2)水平变化;检测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血脂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激素FSH、LH、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P、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FMD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绝经后脑梗死病人,有效降低血脂TC、TG、LDL-C水平,同时提高HDL-C水平;降低性激素FSH、LH、T水平,同时提高P、E2水平;改善血管内皮中NO、ET-1、FMD值变化,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洪;王红;王秀芬;李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运用滋阴清热、祛瘀解毒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NIDDM合并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二甲双胍、异山梨酯(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滋阴清热、祛瘀解毒中药.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改变、血糖及血脂等检测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及血糖、血脂检测指标均有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清热,祛瘀解毒中药不但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还能迅速消除NIDDM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自觉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使心电图ST-T得到改善,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赵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84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试验组静脉输注前列地尔联合口服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测评成绩;测量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Hcy水平;并评估所有病人治疗前后肾功能状态.结果 治疗前两组WMS-RC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hs CRP和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外周血中hs-CRP和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有效降低病人hs-CRP和Hcy,提高记忆能力,对肾脏无严重毒副反应.
作者:甄宁;朱艳霞;王雪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部分住院高血压病人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入院的部分高血压病人190例,其中合并心房颤动113例,不合并心房颤动77例,比较两组病人部分基线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 房颤组病人年龄、肌酐、尿酸、血糖水平、左房内径、左室内径高于非房颤组[(75.32±814)岁比(68.81±9.22)岁、(84.48±40.18) μmol/L比(68.65±22.90) μmol/L、(397.71±133.64) μmol/L比(321.12±100.37) μmol/L、(6.18±2.14) mmol/L比(2.21±1.84) mmol/L、(43.62±8.92) mm比(36.45±3.64)mm、(48.50±6.47) mm比(45.31±3.38) mm],而合并糖尿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房颤组[(36/113)例比(39/77)例、(3.82±1.32) mmol/L比(4.86±1.17) mmol/L、(1.26±0.40) mmol/L比(1.44±0.41) mmol/L、(59.65±9.27)%比(64.78±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电解质、尿素、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右室内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径、尿酸和血糖水平是高血压病人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糖尿病是房颤的保护因素.结论 住院高血压病人中左房内径、尿酸和血糖水平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是房颤发生的保护因素.房颤发生和血糖关系密切,尤其是糖耐量异常人群.
作者:王慧清;王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中青年伴随颈椎病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颈椎病中青年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拔罐结合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颈椎活动度积分变化以及颈部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有效率95.3%)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立位曲度[(30.9±5.7)mm比(25.4±-6.2) mm]、大屈位角[(27.8±3.7) mm比(22.3±5.6) mm]、大伸位角[(28.1±2.4) mm比(25.0±3.7) mm],以及颈曲深度[(7.4±13) mm比(6.2±1.8) mm]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疼痛积分[(0.69± 0.42)分比(2.07±0.58)分]、颈椎活动度[(0.68±0.32)分比(1.38±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伴随颈椎病的颈性眩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毛桂华;吕军;闫恒志;张伟;郭立霞;杨伟庆;王文利;刘美苓;姬伟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糖尿病(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异常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组,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员BMI、中心性肥胖指标、血压和空腹血糖,分析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在两组人员中,研究组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异常人员中DM、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82.0%、64.0%;对照组中人员DM、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2.0%、23.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的关系,证实当BMI≥23 kg/m2、≥24 kg/m2、≥25 kg/m2时,DM、高血压患病相对危险度(RR)在2.5,处于中高度有害患病风险范围;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患病风险呈正相关(r=0.325,r-0.343,r=0.288,r=0.462,P<0.05).结论 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分别是临床中重要的高血压、高血糖预测因子,其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可以将BMI、中心性肥胖指标作为临床诊断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切点,临床诊断价值高.
作者:李明健;罗贵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失语症是脑卒中的常见临床表现,通常由大脑皮层及皮层下损伤引起语言中枢的破坏所致,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的缺损或丧失.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失语症病人也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病灶的位置、大小等都会影响失语症的康复.中医药在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且疗效显著.现将近几年中风后失语症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刘睿;杨文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方案建立Balb/c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优劣.方法 取6周龄雄性Balb/c小鼠,设计三种造模方案,并均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经不同方案免疫动物后行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心功能,病理形态观察心肌炎症和纤维化,并计算心指数和脾指数,qRT-PCR检测小鼠心脏和脾脏组织TLR2、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方案一中模型组小鼠心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差异,超声检测中射血分数(EF)及各室壁厚度均无明显差异,心肌炎症改变不明显,纤维化不明显,TLR2、TLR4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二中模型组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明显降低,但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观察可见心肌出现少量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同时脾指数明显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三中模型组EF、LVEDd、LVEDs均明显降低,而IVSd及IVSs未见显著改变,病理学检测可见心肌大量炎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伴有脾指数的显著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 mRNA的表达量升高,而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方案一模型组和方案二模型组相比,方案三模型组的造模效果更好,其免疫方案可用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相关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闫红梅;李覃;周欣;赵季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