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刘光辉;王恩龙;纪海燕;裴宇鹏;张帆;王洋;白丽

关键词:中风病, 巨刺法,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背景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关于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但每项研究样本含量有限且部分研究质量评价不高,尚无研究对巨刺法治疗中风病进行系统评价.目的 评价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文文献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文文献检索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从建库到2016年12月5日,语种为中英文.纳入巨刺法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或巨刺法与患侧针刺法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的Meta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对检验是否有发表偏倚存在,比较结局指标随机效应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7项研究1 795例中风病病人,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部分较低.巨刺法治疗中风病,巨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比较,修订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MD(95% CI)为-0.24[-0.46,-0.01];MAS评定有效率RR(95% CI)为1.26[1.02,1.55];Barthel指数(MBI) MD(95% CI)为6.00[3.71,8.2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95% CI)为-1.29[-1.65,-0.93];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MD(95% CI)为-2.52[-3.80,-1.25];NDS评分有效率RR (95% CI)为1.11[0.99,1.24];有9项研究试验组Fugl-meyer(FMA)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巨刺法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组比较,MAS评定有效率RR(95% CI)为1.07[0.99,1.16];FMA评分MD(95% CI)为8.40[6.45,10.36];Barthel指数MD(95% CI)为14.59[12.49,16.70];VAS评分MD(95%CI)为-1.31[-1.71,-0.91].描述不良反应的2项研究中,且均表明未发现病人在治疗前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巨刺法对中风病病人的恢复具有一定疗效,可能缓解肌痉挛病人肌张力,改善病人患肢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病人患肢疼痛,使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得到改善.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证据质量等级为中至低不等,因而未来研究可能改变该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多严格设计实施的能够提供更多明确痉挛部位、多个测量时点的高质量证据的RCT研究,进一步论证巨刺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术中无复流及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常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无复流及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因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126例,据血栓积分分为≥2分组和<2分组,≥2分组均予以血栓抽吸,<2分组再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抽吸组)及标准PCI组(标准组).分析比较各组病人临床基线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肌灌注及心电图ST段回落.结果 血栓积分≥2分组症状开始至再灌注时间较抽吸烟、标准组长(P<0.05),术中应用GPⅡ b/Ⅲa者比例较血栓积分<2分血栓抽吸组高(P<0.05).与血栓积分<2分标准PCI组相比较,<2分血栓抽吸组无复流发生率更低(P<0.05),校正TIMI计帧数(CTFC)较少(P>0.05);ST段回落明显(P<0.05),心肌灌注水平更理想(P<0.05).结论 常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减少STEMI病人PCI后无复流的发生,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即使对于血栓负荷不重的STEMI,血栓抽吸仍可有利于心肌组织灌注的恢复.

    作者:姚敏;赵红丽;王帅;张晓丹;王玥;王晓萍;李潞;周佳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宣痹化痰法对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危险人群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冠心病危险人群中的一级预防依据.方法 采集病人性别、年龄、病史、症状积分及生化指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符合纳入标准及痰浊闭阻型诊断标准的病人给予宣痹化痰方治疗,疗程3个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痰浊闲阻型病人中男性60例,女性72例,年龄60.55岁±10.28岁.肥胖25例,吸烟35例,高血压病110例,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46例.治疗前积分为(10.19±4.63)分,治疗后积分为(7.58±4.39)分,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之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痹化痰法对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危险人群中医症侯改善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44.70%;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也有改善作用.

    作者:桂明泰;周训杰;姚磊;符德玉;王瑱;芦波;李建华;董振华;石亚楠;孙迟男;陈成川;沈融;樊民;钱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病人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心脉隆注射液)32例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cTnI、BNP水平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保护心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韩斌;郑文香;曹新河;孙江涛;王丹;唐济飞;于春艳;周文花;刘东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醒脑静注射液是以中医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行气活血.其有效成分具有兴奋中枢、解热阵痛、抗炎保肝等药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等.现介绍醒脑静注射液的概况及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张斯佳;赵海苹;罗玉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压变异性的临床意义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这已经得到共识.近年来,长期的诊间发现血压的波动性与心脑血管发生事件以及死亡率有关,并且其预测作用高于平均血压,由于我国是高血压、卒中大国,并且其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对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治疗方面,结合我国传统医学,近年来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作者:蔡婉;杭宇;戎靖枫;周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及转分化的影响,摸索合适的Ang Ⅱ浓度.方法 应用胰蛋白酶消化出生1d~3d乳鼠心脏,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心肌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用不同浓度的Ang Ⅱ作用于心肌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Ang 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荧光含量;Westernblot技术检测α-SMA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Ang Ⅱ作用于心肌成纤维细胞,10-6、10-7 mol/L Ang Ⅱ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10-5、10-6、10-7 mol/L Ang Ⅱ能促进α-SMA荧光强度增加;10-6 mol/L AngⅡ可引起α-SMA蛋白表达量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gⅡ可引起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可诱导α-SMA表达量增加.

    作者:崔琳;王幼平;谢世阳;李彬;王新陆;于瑞;郝轩轩;高原;王小晓;朱明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病变、异常走行及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异常走行和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60例椎动脉走行异常及椎动脉病变病人作为研究组,另选60名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二维超声逐段观察椎动脉病变情况,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向.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流速曲线特征,观察频谱形态,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离散指数、阻力指数、流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二维超声声像图显示,研究组椎动脉管壁呈明显迂曲状走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研究组血流呈S形、V形,对照组为单一彩色血流.研究组扭曲处管径、收缩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Vl均明显高于扭曲前、扭曲后以及对照组(P<0.05).按病变类型分组,各种病变病人血流动力学、管径、流量等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可直观显示椎动脉病变病人椎动脉走行及病变情况,还可提供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于椎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凤;古旸;张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缺血性脑卒中内科二级预防现状

    通过对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国际大型临床研究及新试验结果等相关文献的研读,从抗血小板药物、降脂、降压、降糖药等几大方向论述西医内科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lS)的二级预防作用及面临挑战,分析中医药在其中的提升空间.

    作者:党翠娇;蔡定芳;俞晓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清热益气法对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的保护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清热益气法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津力达颗粒)、西药组(二甲双胍片)、结合组(津力达颗粒加二甲双胍).4组均干预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4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组显著降低空腹血糖、2 hFPG及HbA1c(P< 0.01),显著降低BMI;显著升高HOMA-β,HOMA-IR显著下降(P<0.01).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结论 具有清热益气功效的津力达颗粒能明显改善病人口干、口苦;多食易饥;乏力倦怠、口渴多饮的症状,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糖,降低体重,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宋郁珍;李争;杜鸿瑶;刘薇;罗东辉;刘雅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超声评估联合血清脂联素检测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及预测中的意义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联合血清脂联素(ANP)检测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早期诊断及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行颈动脉血管超声确诊SA的病人192例及40名健康体检者,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将SA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行血脂及ANP检测及颈动脉血管超声,获取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管壁僵硬度(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血管壁顺应性(AC)、扩张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VVV)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CHOL、TG均增高,ANP均降低(P<0.05),和低危组相比,中、高危组的ANP逐级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增高(P<0.05),与低危组相比,中、高危组斑块发生率增高,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增高,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P<0.05),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仅重度狭窄发生率增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颈动脉弹性参数CIMT、β、Ep、AI、PWVβ测量值均增高,高危组AC降低,和低危组相比,高危组CIMT、β、Ep、AI、PWVβ测量值增高(P<0.05);ANP与FRS、CIMT、β、Ep、AI、PWV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超声评估联合血清ANP检测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早期诊断及风险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早期发现SA,多角度积极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精确预测评估SA风险,从而起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的作用.

    作者:贺文娟;杨海英;李瑛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免疫方案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方案建立Balb/c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优劣.方法 取6周龄雄性Balb/c小鼠,设计三种造模方案,并均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经不同方案免疫动物后行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心功能,病理形态观察心肌炎症和纤维化,并计算心指数和脾指数,qRT-PCR检测小鼠心脏和脾脏组织TLR2、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方案一中模型组小鼠心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差异,超声检测中射血分数(EF)及各室壁厚度均无明显差异,心肌炎症改变不明显,纤维化不明显,TLR2、TLR4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二中模型组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明显降低,但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观察可见心肌出现少量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同时脾指数明显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三中模型组EF、LVEDd、LVEDs均明显降低,而IVSd及IVSs未见显著改变,病理学检测可见心肌大量炎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伴有脾指数的显著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 mRNA的表达量升高,而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方案一模型组和方案二模型组相比,方案三模型组的造模效果更好,其免疫方案可用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相关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闫红梅;李覃;周欣;赵季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炎性细胞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关系的探究

    炎症对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亦是目前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炎症所涉及的介质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很多,其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起着主导地位,该通路调控的靶基因产物多为炎症反应介质,包括炎性细胞因子、炎性酶、黏附分子和受体四大类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密切.目前对炎性细胞因子研究较多.现将炎性细胞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关系的探究予以综述.

    作者:季也;蔡虎志;陈青扬;危致芊;吴治谚;李琰;邓旭;刘佑晖;陈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栓通胶囊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栓通胶囊对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120例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并与应用丹参组进行比较.结果 血栓通胶囊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程度优于丹参片组.结论 血栓通胶囊可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对预防2型糖尿病病人的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大娜;柳杰;孙晓慧;张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颈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心肌IR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颈迷走神经刺激(CVN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雄性SPF级大鼠(200 g~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n=8)、缺血再灌注组(I/R,n=8)和颈迷走神经刺激+I/R组(CVNS+ I/R,n=8).选用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3组均分离左侧颈迷走神经干,仅CVNS+ I/R组给予电刺激(10 Hz,2 ms),电压以心率降低10%为标准.选用Biopac软件记录大鼠再灌注时肢导心电图.再灌注4h后取颈静脉血和心肌组织,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和肌钙蛋白Ⅰ(cTnI);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白介素6(IL-6);凋亡蛋白Caspase-3、Bcl-2和Bax水平,Tunel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O组比较,I/R组中CK、cTnI、TNF α、INF-γ、IL-6、caspase-3和AI显著增高,Bcl-2/Bax值减小,CVNS可以显著抑制I/R引起的CK、cTnI、TNF-α、INF-γ、IL-6、caspase-3和AI的增高,增加Bcl-2/Bax比值.结论 CVNS可以通过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减轻心肌IR损伤.

    作者:雷玉华;赵劲波;张长江;李元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及对hs-CRP、Hcy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84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试验组静脉输注前列地尔联合口服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测评成绩;测量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Hcy水平;并评估所有病人治疗前后肾功能状态.结果 治疗前两组WMS-RC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hs CRP和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外周血中hs-CRP和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有效降低病人hs-CRP和Hcy,提高记忆能力,对肾脏无严重毒副反应.

    作者:甄宁;朱艳霞;王雪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运动治疗对老年PCI术后运动耐力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老年病人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本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PCI术后84例老年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运动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运动情况、运动耐力、心功能、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结果 运动治疗后,研究组周平均运动次数、日平均运动时间、周平均运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运动持时间(ED) (458.58±70.11)s、大耗氧量(VO2peak)为(20.06±5.22) mL/(kg·min)、峰值功率(PP)为(100.31±19.01)W,均明显大于对照组ED(372.90±66.42)S、VO2peak(14.32±3.89)mL/(kg·min)、PP(83.19±1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氧阈值(AT)、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评分(73.36±7.26)分,对照组SF-36评分(59.84±7.13)分,研究组SF-36计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病人PCI术后给予运动治疗,可增强其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状态,促进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尤文军;许彦倩;马鑫;马宇敏;秦小杰;陈月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背景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关于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但每项研究样本含量有限且部分研究质量评价不高,尚无研究对巨刺法治疗中风病进行系统评价.目的 评价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文文献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文文献检索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从建库到2016年12月5日,语种为中英文.纳入巨刺法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或巨刺法与患侧针刺法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的Meta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对检验是否有发表偏倚存在,比较结局指标随机效应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7项研究1 795例中风病病人,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部分较低.巨刺法治疗中风病,巨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比较,修订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MD(95% CI)为-0.24[-0.46,-0.01];MAS评定有效率RR(95% CI)为1.26[1.02,1.55];Barthel指数(MBI) MD(95% CI)为6.00[3.71,8.2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95% CI)为-1.29[-1.65,-0.93];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MD(95% CI)为-2.52[-3.80,-1.25];NDS评分有效率RR (95% CI)为1.11[0.99,1.24];有9项研究试验组Fugl-meyer(FMA)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巨刺法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组比较,MAS评定有效率RR(95% CI)为1.07[0.99,1.16];FMA评分MD(95% CI)为8.40[6.45,10.36];Barthel指数MD(95% CI)为14.59[12.49,16.70];VAS评分MD(95%CI)为-1.31[-1.71,-0.91].描述不良反应的2项研究中,且均表明未发现病人在治疗前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巨刺法对中风病病人的恢复具有一定疗效,可能缓解肌痉挛病人肌张力,改善病人患肢运动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病人患肢疼痛,使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得到改善.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证据质量等级为中至低不等,因而未来研究可能改变该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多严格设计实施的能够提供更多明确痉挛部位、多个测量时点的高质量证据的RCT研究,进一步论证巨刺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光辉;王恩龙;纪海燕;裴宇鹏;张帆;王洋;白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8-异前列腺素F2a(8-ios-PGF2a).结果 两组治疗后GSH-Px、NO均较治疗前升高,MDA、8-ios-PGF2a均下降(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病人血清GSH-Px、NO活性[(213.50±53.20) mg/L、(65.32±15.22)μ mol/L],较治疗前[(153.40±45.90) mg/L、(32.93±9.54) μmol/L]显著升高,MDA、8-ios-PGF2a活性[(8.20±0.83) nmol/g、(181.10±56.90) ng/L],较治疗前[(13.90±0.76) nmol/L、(269.63±56.96) ng/L]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通心络组对照组比较,GSH-Px、NO升高,MDA、8-ios-PGF2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血清GSH-Px、NO水平,降低MDA、8-ios-PGF2a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作者:王静娜;侯瑞田;金凤表;史亦男;葛晓春;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60岁以上部分住院高血压病人合并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部分住院高血压病人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入院的部分高血压病人190例,其中合并心房颤动113例,不合并心房颤动77例,比较两组病人部分基线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 房颤组病人年龄、肌酐、尿酸、血糖水平、左房内径、左室内径高于非房颤组[(75.32±814)岁比(68.81±9.22)岁、(84.48±40.18) μmol/L比(68.65±22.90) μmol/L、(397.71±133.64) μmol/L比(321.12±100.37) μmol/L、(6.18±2.14) mmol/L比(2.21±1.84) mmol/L、(43.62±8.92) mm比(36.45±3.64)mm、(48.50±6.47) mm比(45.31±3.38) mm],而合并糖尿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房颤组[(36/113)例比(39/77)例、(3.82±1.32) mmol/L比(4.86±1.17) mmol/L、(1.26±0.40) mmol/L比(1.44±0.41) mmol/L、(59.65±9.27)%比(64.78±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电解质、尿素、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右室内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径、尿酸和血糖水平是高血压病人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糖尿病是房颤的保护因素.结论 住院高血压病人中左房内径、尿酸和血糖水平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是房颤发生的保护因素.房颤发生和血糖关系密切,尤其是糖耐量异常人群.

    作者:王慧清;王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刘玉洁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伴抑郁状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抑郁状态(痰瘀内阻证)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温胆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 7)评分及临床症状,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8周,12周HAMD-17评分明显降低(P < 0.05).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分类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对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伴抑郁状态中医辨证为痰瘀内阻证病人疗效明显.

    作者:李凤娥;强立新;孙辰莹;王清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