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健强;李健;马剑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祛风活络经验汤剂内服、熏洗辩治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祛风活络经验汤剂内服、熏洗治疗.两组以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分级变化,通过肌电图检查判定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1.7%,与对照组有效率76.7%相比显著升高(x2=5.065,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电图振幅(F)与潜伏期(L)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祛风活络经验汤剂内服、熏洗辨治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其机制与改善病人的面部神经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凸显出中医内外合治急性病证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作者:夏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人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62.5岁±18.8岁,所有受试者在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类等强心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加用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对比rhBNP治疗前后病人尿量、临床体征、呼吸困难、血生化、心率、血压改变情况.结果 除肺部啰音之外,rhBNP治疗后,病人周围水肿及呼吸困难症状减轻(P<0.05).与用药前相比,rhBNP用药后,病人在72 h内心率加快,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rhBNP用药后,病人血压轻度下降后迅速恢复至原有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改善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以及周围水肿、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在增加病人尿量的同时,对病人血压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顾永伟;许康世;朱成振;刘景兰;谷佳佳;黄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建立间歇性低氧大鼠模型,观察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1、JNK含量的变化,探讨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3组.A组:常氧组(NC),B组:间歇性低氧4周组(CIH4),C组:间歇性低氧8周组(CIH8),每组6只.将B组、C两组大鼠放入间歇低氧舱中,分别于4周、8周时处死,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用PCR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miR 21的表达,用2-△△CT公式计算miR-21实验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倍数,CT (cycle threshold)值表示其表达量,Western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JNK蛋白的表达,用灰度值表示其表达量.结果 对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B组、C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纤维化,且C组更为明显.B组、C组miR-21表达较A组增加,且C组较B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JNK表达较A组增加,且C组较B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miR-21与JNK两个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间歇性低氧引起的心肌损害可能是导致大鼠心肌重构的诱因之一;miR-21与JNK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显著增加,二者可能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令狐秀萍;任寿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异常走行和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60例椎动脉走行异常及椎动脉病变病人作为研究组,另选60名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二维超声逐段观察椎动脉病变情况,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向.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流速曲线特征,观察频谱形态,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离散指数、阻力指数、流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二维超声声像图显示,研究组椎动脉管壁呈明显迂曲状走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研究组血流呈S形、V形,对照组为单一彩色血流.研究组扭曲处管径、收缩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Vl均明显高于扭曲前、扭曲后以及对照组(P<0.05).按病变类型分组,各种病变病人血流动力学、管径、流量等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可直观显示椎动脉病变病人椎动脉走行及病变情况,还可提供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于椎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凤;古旸;张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常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无复流及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因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126例,据血栓积分分为≥2分组和<2分组,≥2分组均予以血栓抽吸,<2分组再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抽吸组)及标准PCI组(标准组).分析比较各组病人临床基线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肌灌注及心电图ST段回落.结果 血栓积分≥2分组症状开始至再灌注时间较抽吸烟、标准组长(P<0.05),术中应用GPⅡ b/Ⅲa者比例较血栓积分<2分血栓抽吸组高(P<0.05).与血栓积分<2分标准PCI组相比较,<2分血栓抽吸组无复流发生率更低(P<0.05),校正TIMI计帧数(CTFC)较少(P>0.05);ST段回落明显(P<0.05),心肌灌注水平更理想(P<0.05).结论 常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减少STEMI病人PCI后无复流的发生,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即使对于血栓负荷不重的STEMI,血栓抽吸仍可有利于心肌组织灌注的恢复.
作者:姚敏;赵红丽;王帅;张晓丹;王玥;王晓萍;李潞;周佳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醒脑静注射液是以中医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行气活血.其有效成分具有兴奋中枢、解热阵痛、抗炎保肝等药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等.现介绍醒脑静注射液的概况及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张斯佳;赵海苹;罗玉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方案建立Balb/c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的优劣.方法 取6周龄雄性Balb/c小鼠,设计三种造模方案,并均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经不同方案免疫动物后行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心功能,病理形态观察心肌炎症和纤维化,并计算心指数和脾指数,qRT-PCR检测小鼠心脏和脾脏组织TLR2、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方案一中模型组小鼠心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差异,超声检测中射血分数(EF)及各室壁厚度均无明显差异,心肌炎症改变不明显,纤维化不明显,TLR2、TLR4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二中模型组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明显降低,但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观察可见心肌出现少量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同时脾指数明显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方案三中模型组EF、LVEDd、LVEDs均明显降低,而IVSd及IVSs未见显著改变,病理学检测可见心肌大量炎细胞浸润,心肌细胞肿胀,心肌间质及外膜可见少量的纤维化,伴有脾指数的显著增加,心脏与脾脏组织TLR2 mRNA的表达量升高,而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方案一模型组和方案二模型组相比,方案三模型组的造模效果更好,其免疫方案可用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相关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闫红梅;李覃;周欣;赵季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SHF)急性失代偿期病人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SHF急性失代偿期病人120例.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四分住数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每组30例.根据临床预后分为两组,未再住院者共65例,设为对照组;再住院或死亡者共5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组间病人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 A组、B组、C组及D组病人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血浆NT-proBNP和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F急性失代偿期病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脏功能、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具有相关性,可用于临床病情及近期预后评价.
作者:刘娅萍;柴春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运用滋阴清热、祛瘀解毒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NIDDM合并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二甲双胍、异山梨酯(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滋阴清热、祛瘀解毒中药.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改变、血糖及血脂等检测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及血糖、血脂检测指标均有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清热,祛瘀解毒中药不但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还能迅速消除NIDDM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自觉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使心电图ST-T得到改善,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赵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对绝经后脑梗死病人性激素、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 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绝经后脑梗死病人2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T)、孕激素(P)、雌二醇(E2)水平变化;检测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血脂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激素FSH、LH、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P、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FMD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绝经后脑梗死病人,有效降低血脂TC、TG、LDL-C水平,同时提高HDL-C水平;降低性激素FSH、LH、T水平,同时提高P、E2水平;改善血管内皮中NO、ET-1、FMD值变化,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洪;王红;王秀芬;李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动脉瘤破裂所致,接受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制定自编问卷并应用于收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收集到的临床资料,以期找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为14.67%(55/375).老年(OR=7.12,P=0.000)、入院时Hunt-Hess分级(OR=4.84,P=0.000)、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OR=5.81,P=0.000)、夹闭治疗(OR=6.72,P=0.000)及其每日脑脊液引流量(OR=6.56,P=0.000),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发生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危险因素.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腰大池持续引流后发生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较为普遍,其发生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为此,在临床工作中,关注病人年龄、入院时Hunt-Hess分级、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权衡利弊选择治疗方法,术后充分引流脑脊液对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意义重大.
作者:魏健强;李健;马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血液循环系统健康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的强有力预测因素,适当的运动康复是防治心血管疾病有效和经济措施之一.MicroRNAs(miRNAs、miR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目前研究显示miR-1、miR 214、miR-19b、miR-30e、miR-29、miR-455、miR-30c、miR-222等介导运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miR-146a、miR-30e、miR-23b、miR-130a、miR 16、miR-21、miR-24、miR-92a、miR-126、miR-143/145、miR-155、miR-221/222等介导运动对血管的保护作用.miRNA介导运动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特点:心血管运动康复与miRNA相关、运动方式不同miRNA表达不同、miRNA是心血管运动康复与其他多种干预措施的共同靶点.以上结果提示miRNAs是心血管运动康复的重要作用机制,也是其他多种干预措施的靶点,提示心血管运动康复可以作为治疗处方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德琳;刘宇娜;郑思道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与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及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63例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1例)和B组(32例),并分别给予维拉帕米和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B型利钠肽治疗前后变化,维拉帕米组和胺碘酮组终止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所需时间变化,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疗效.结果 A组和B组病人治疗前BNP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组终止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时间短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法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QRS波型阵发性室上速病人BNP会升高,维拉帕米组终止其发作时间短于胺碘酮组,但两组总有效率相近.
作者:曲扬;周华;瞿惠燕;戎靖枫;杭宇;黄牧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病人6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心脉隆注射液)32例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cTnI、BNP水平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脓毒症心肌损伤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保护心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韩斌;郑文香;曹新河;孙江涛;王丹;唐济飞;于春艳;周文花;刘东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84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者5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LPL基因位点rs 11570892多态性以及血清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观察组Hcy和TG分别为(20.10±6.43)μmol/L和(1.81±0.93)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为(0.81±0.21)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LPL rs1157089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G型病人TG为(2.13±0.41) mmol/L,明显高于AA和GA型病人,而HDL-C为(0.71±0.18) mmol/L,明显高于AA和GA型病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血清Hcy、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L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清Hcy无关,其可能与病人血脂水平有关.
作者:黎才丽;黄勇;许政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Ⅲ型及Ⅳ型重症肌无力病人36例,根据病人接受治疗情况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及对照组,每组12例.试验A组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试验B组给予单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随访半年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E、IgG、IgM)水平和血清抗体(AchR-Ab、Titin-Ab、RyR-Ab)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上睑肌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程度、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肌力、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临床绝对评分情况,综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3组共计36例病人均完成所有治疗和随访,无脱落.治疗一周后,两试验组血清IgA、IgE、IgG、IgM水平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4.53、5.11、4.82、5.21;4.52、4.73、5.49、4.58,P<0.05),其血清AchR-Ab、Titin Ab、RyR-Ab等抗体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偏低(f值分别为5.10、4.83、4.52;5.33、5.30、4.75,P<0.05),上睑肌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程度、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肌力、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等临床症状绝对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但两试验组间上述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半年随访时,两试验组血清IgA、IgE、IgG、IgM水平及AchR-Ab、Titin-Ab、RyR-A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偏低(t=4.35、5.22、5.29、5.24、4.73、4.63、4.71;4.73、4.53、5.20、5.36、5.38、4.27、5.13,P<0.05),且试验A组各指标水平也明显低于试验B组,3组间上睑肌力、上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程度、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肌力、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等临床绝对评分差异明显(P<0.05),并以试验A组评分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清除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血清的抗体、补体及免疫复合物,及时提高其细胞免疫活性,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可保持较为理想的远期疗效,副反应少,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联合血清脂联素(ANP)检测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早期诊断及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行颈动脉血管超声确诊SA的病人192例及40名健康体检者,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将SA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行血脂及ANP检测及颈动脉血管超声,获取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管壁僵硬度(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血管壁顺应性(AC)、扩张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VVV)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CHOL、TG均增高,ANP均降低(P<0.05),和低危组相比,中、高危组的ANP逐级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斑块发生率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增高(P<0.05),与低危组相比,中、高危组斑块发生率增高,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增高,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P<0.05),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仅重度狭窄发生率增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的颈动脉弹性参数CIMT、β、Ep、AI、PWVβ测量值均增高,高危组AC降低,和低危组相比,高危组CIMT、β、Ep、AI、PWVβ测量值增高(P<0.05);ANP与FRS、CIMT、β、Ep、AI、PWV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超声评估联合血清ANP检测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早期诊断及风险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早期发现SA,多角度积极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精确预测评估SA风险,从而起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的作用.
作者:贺文娟;杨海英;李瑛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即使采用基于指南的西医规范化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疗效欠佳,尤其是难治性心衰顽固水肿的病人.徐浩教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重视温阳益气、多法合用、内外并治、中西互参,每多获效.
作者:高翔;徐浩;高铸烨;于美丽;李金根;刘晶;张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清热益气法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津力达颗粒)、西药组(二甲双胍片)、结合组(津力达颗粒加二甲双胍).4组均干预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4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组显著降低空腹血糖、2 hFPG及HbA1c(P< 0.01),显著降低BMI;显著升高HOMA-β,HOMA-IR显著下降(P<0.01).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结论 具有清热益气功效的津力达颗粒能明显改善病人口干、口苦;多食易饥;乏力倦怠、口渴多饮的症状,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糖,降低体重,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宋郁珍;李争;杜鸿瑶;刘薇;罗东辉;刘雅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病灶周水肿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脑出血病人92例,随机分为脑血疏治疗组(48例)和内科常规治疗组(44例).在住院24 h内、7d、14d查头颅CT检查,评估颅内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在相应时间点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脑水肿体积及血清内MMP 9的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7d、14d脑血疏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脑出血灶周围水肿体积均减小(P<0.05);同时血清MMP 9的含量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也有所降低(P<0.05).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可减轻脑出血病人的脑水肿,减少血清中MMP 9的含量,可能与脑血疏口服液减轻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曹冰清;谢瑱;雷琦;杨谦;宋允章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