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当归补血颗粒对冠心病心衰病人6min步行试验及NT-proBNP的影响

曲争艳;率中泰;王建明;刘宁;朱志扬;刘广昊

关键词:冠心病, 心力衰竭, 新当归补血颗粒, 6 min步行试验, 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
摘要:目的 观察新当归补血颗粒对气虚血瘀,水饮内停型冠心病心衰病人6 min步行试验及N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评价新当归补血颗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衰病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或大剂量,培哚普利目标剂量为4 mg~8 mg,每日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目标剂量为150 mg~200 mg分2次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当归补血颗粒1包,每日2次,饭后30 min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当归补血颗粒能增加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衰病人6 min步行距离,降低NT-proBNP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迅速蔓延,心脏康复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心脏康复是一个系统综合的体系,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目的在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病人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认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脏康复模式,本文通过检索近15年国内外文献阐述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郝世杰;毕鸿雁;刘西花;李晓旭;韩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通心络干预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

    目的 探讨通心络干预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通过可逆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缺血1h,再灌注2 h;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通心络组大鼠予通心络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标本类胰蛋白酶(TPS)、c-Fos和组胺(Histamine);Elisa法检测血清TPS和c-Fos及TUNEL凋亡指数等指标.结果 通心络组大鼠的心肌凋亡指数和TPS、c-Fos、组胺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降低血清TPS和c-Fos及组胺表达水平,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保护受损心肌.

    作者:黄婷;李绍旦;李涵;张俊修;高路;刘毅;杨明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葛根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葛根首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其“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后世医家临床中广泛应用葛根治疗各种疾病.随着近代大量实验研究数据和临床应用进展,已证实葛根具有良好的活血通脉功效,其主要体现为对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影响.中药葛根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血管、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现临床已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作者:邹东洋;董桂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与预后观察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分析78例临床资料完整病人的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所有病人中23例发生脑血管痉挛;17例发生再出血;16例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36例发生低钠血症;42例发生心脏功能异常;17例病程中出现贫血;6例并发脑梗死;5例有癫痫发作;2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病程中并发肺水肿;死亡17例,其中6例死于脑疝;8例死于再出血;3例死于多种并发症.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的并发症是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低钠血症、心脏功能异常、贫血等可能影响病人的预后,应引起重视.

    作者:胡文寿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建立阿霉素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采用心脉隆注射液干预.采用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活性,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表达,免疫荧光分析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 <0.05);SOD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心脉隆注射液干预后细胞活性较阿霉素组高(P<0.05),SOD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Caspase-3活性和表达明显升高(P<0.05),LC3B绿色荧光聚积,心脉隆注射液干预后较阿霉素组Caspase-3活性和表达均降低(P<0.05),LC3绿色荧光聚积减少.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能减轻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可能与其调节自噬和凋亡有关.

    作者:袁李礼;蒋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PAK参与药物抗性癫痫小鼠海马神经元GABA信号的功能重塑

    目的 研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PISE)小鼠海马神经元生理生化的变化,探讨药物抗性癫痫的γ-氨基丁酸(GABA)信号功能的重塑机制.方法 将4周~6周健康雄性Balb/c小鼠制作成PISE癫痫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癫痫模型组、假模型组和空白组,造模后观察1 d(静息期)、14 d(亚急性期)、45d(慢性自发癫痫发作期)三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各6只动物.采用免疫双标观察201S1相关的氨酸/丙氨酸激酶/Na+-K+-2Cl-共转运体1(NKCC1)、SPAK/K+-2Cl-共转运体2(KCC2)在海马组织共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SPAK蛋白表达的差异.用Cl-荧光探针MQAE检测各组神经元Cl分布情况.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PAK与NKCC1、KCC2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 SPAK/NKCC1、SPAK/KCC2在小鼠海马组织共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模型组比较,模型组在PISE后1d、14d、45d海马组织SPAK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3个时间点比较,14d高于1d、45d,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l-]i下降(P<0.05).慢性自发性癫痫小鼠SPAK与NKCC1、KCC2分别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小鼠海马神经元SPAK通过与NKCC1、KCC2相互作用调控[Cl-],参与药物抗性癫痫GABA信号功能的重塑.

    作者:杨丽白;蔡晓冬;周列民;牛争平;李新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音乐疗法治疗卒中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在回顾音乐疗法发展基础上,介绍音乐治疗作用机制及音乐疗法对卒中并发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指出音乐疗法领域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将音乐疗法与传统的中医理论有机的结合,如何定量研究音乐治疗的生物效应及将音乐疗法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作者:王玉勇;王颖;魏洪玉;王泽颖;李晓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贫血并发缺血性脑卒中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贫血并发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贫血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血管状况、治疗及预后.结果 6例病人均有中、重度贫血,4例血小板计数增高.4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高脂血症,1例心脏彩超发现卵圆孔未闭.影像学方面5例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分水岭区脑梗死,1例表现为后循环脑梗死.结论 中重度贫血在常规脑卒中危险因素致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可因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及贫血性缺氧导致脑终末动脉氧供下降诱发脑梗死.

    作者:张沁丽;陈育英;王玉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浆NPY、ET、 NO及IL-6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浆神经肽Y(NP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5例.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法,由5d开始,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NPY、ET、NO及IL-6水平,两组均在发病24 h及9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选择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24 h高压氧治疗组及常规组NPY、ET、NO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4 d、21 d时高压氧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NPY、ET、NO及IL-6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90 d高压氧治疗组病人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可降低血浆NO、ET、NPY及IL-6水平,减轻脑出血后脑组织炎性反应,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

    作者:吕云利;赵波;姚向荣;廖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证候要素与血栓弹力图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证候要素与血栓弹力图的相关性,探讨病人血液高凝状态的证候特征.方法 筛选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病人51例,对其证候要素进行评分,并应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血液.结果 入选病人证候要素表现为内火51例(100.0%)、痰湿51例(100.0%)、内风30例(58.8%)、血瘀28例(54.9%)、气虚21例(41.1%)、阴虚26例(51.0%).入选病人血栓弹力图检测与参考范围比较,R值减小,α角、MA值增大;病人内火证候要素与血栓弹力图R值、K值呈显著负相关,与α角、CI值呈显著正相关;气虚证候要素与R值呈显著负相关,与CI值呈显著负相关;内风、痰湿、血瘀、阴虚则与血栓弹力图参数未见相关性.结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内火程度越重,对病人血液高凝状态形成作用越明显,气虚程度越重,凝血反应时间越短,凝血综合指数越高.

    作者:吴爽;陈沛;江澜;耿花蕾;王雅惠;吕迪阳;邹忆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钠尿肽(BNP)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LVEF水平较治疗前增高,LVESD、LVEDD和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提高病人LVEF,降低BNP水平,并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丁志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血清炎症因子、血脂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症状、血清炎症因子、血脂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病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病人血脂代谢和凝血功能.

    作者:孙小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AIS病人血清MIF、MONO%及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单核细胞比率(MONO%)及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AIS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n=60)和阿托伐他汀组(n=60),均给予AIS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黄连素+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检测所有病人的血清MIF、MONO%水平(入院第1天、第14天)及神经功能评分(入院第1天、第14天、第90天).所有病人给予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第1天、第90天).结果 两组血清MIF、MONO%水平与同时间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入院第1天,两组血清MIF、MONO%水平、NIHSS评分及动脉硬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较第1夭,两组血清MIF、MONO%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入院第14天,联合组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MIF、MONO%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第90天,联合组较阿托伐他汀组mRS评分显著偏低(P<0.05),短期预后率明显偏高(P<0.05),动脉硬化指标显著好转(P<0.05).结论 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血清MIF、MONO%水平,并降低动脉硬化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短期预后.

    作者:李迎;王佩;柴美静;杨凡;李红闪;赵婧;王欢;卢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动态观察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星蒌承气汤,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或开塞露灌肠,观察治疗干预1周内两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干预初5d两组病人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d、7d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星蒌承气汤较西医常规通便疗法能缓解脑梗死后腑实便秘.

    作者:王珊;陈沛;江澜;吴爽;王晓晓;耿花蕾;任毅;邹忆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第三脑室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手术技巧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第三脑室肿瘤2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镜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技巧、肿瘤切除、肿瘤性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星形细胞瘤5例,垂体腺瘤5例,室管膜瘤2例,生殖细胞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瘤1例,颅咽管瘤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血管网状细胞瘤1例.术前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4例,术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4例,术后合并术区血肿3例,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术野暴露清晰,对第三脑室周围组织结构损伤较小,肿瘤切除率高.该术式术后相对并发症较少,术后死亡率低,是处理第三脑室肿瘤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马宁;万大海;郝解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养血荣筋丸干预卒中后痉挛状态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醒脑通督针法联合养血荣筋丸治疗卒中后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联合乙派立松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养血荣筋丸治疗,以改良痉挛评定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简式Fugl-Meyer评价法(FMA)等项目为观察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均可改善痉挛状态,但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养血荣筋丸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高山;杨发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肺心病病人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编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病情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气方面,研究组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不仅能有效改善病人病情,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引阳入阴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再予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 HAMD评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PSQI比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得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病人的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且病人依从性好.

    作者:雷亚玲;刘飞向;杨海侠;韩祖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托伐普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确诊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65例,其中32例为药物组,采用托伐普坦+常规治疗;3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用药7d,比较药物组治疗前后尿量变化;两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钾离子、钠离子、血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药物组治疗后尿量显著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T-proBNP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钠离子显著升高、血肌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2例发生高钠血症,3例口干,经减小药物剂量缓解.结论 托伐普坦能有效缓解体液潴留、治疗低钠血症,同时不影响肾功能.

    作者:陈洁;杨冠蕊;苗状状;张竹林;张丽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病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传统中医在心血管病辨证分型上存在主观因素,借助现代医学手段协助辨证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病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超声影像学作为无创、可重复检查手段在心血管病中医辨证应用得到进一步研究和证实.采用超声对心脏功能和颈动脉斑块检测协助中医辨证是目前研究方向,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

    作者:谢谨捷;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