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惠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人性化服务,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手术室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分别对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人性化服务(观察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手术室管理、护理素质、消毒隔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手术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再次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将200例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硬膜外麻醉.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硬膜外麻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再次剖宫产手术中不论效果、用药量和手术时间,都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故腰硬联合麻醉是再次剖宫产手术的佳选择.

    作者:杨继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探析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内涵

    中药和西药概念,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

    作者:潘增利;丁桂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1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回顾及临床特征分析

    ①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关注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及预后,以提高诊治率,为临床丁作提供支持.②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从基础疾病情况、临床表现、CRP含量、治疗及预后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③结果: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常隐匿、缺乏异性症状和体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本组112例患者中治愈80例,好转12例,死亡20例,患者血清中CRP的含量明显升高.④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常见,血清中CRP的含量明显升高显示患者机体存在着明显的炎性环境;因此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田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有核红细胞对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一例分析

    目的:探讨有核红细胞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并对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不同仪器和手工法对我院1院外周血中含有有核红细胞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有核红细胞可致SysmexKX-21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结论 经:对于异常结果、直方图及有报警信号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用不同方法、仪器进行复检,结合外周血片镜检复检方可发出报告,以确保临床结果的准确度及可信性.

    作者:李叶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诊院前急救的风险及对策

    目的 探究对急诊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存在的风险及对策.方法 由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就诊与我院急诊科9770例患者中存在急救风险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急救中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并对其对策进行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中院前急救存在风险的原因有:急救电话内容记录不详、出诊时间长、抢救物品准备小充分、现场急救处珲不当及转运途中存在隐患.结论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院前急救脏鞥你存在的风险的重视,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安全护理的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谢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保护知识产权,推进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要应对危机保增长,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抗风险能力,这也对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作者:孔祥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考察加替沙星与氨溴索配伍稳定性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在0.05g/mL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25℃下,将加替沙星和氨溴索分别溶于0.05g/mL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分别检测配伍液中6h内的质量浓度,并考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在6h内加替沙星和氨溴索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71.04±6.96)μg/mL,(350.39±2.09)μg/mL,配伍液的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在0.05g/mL,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h内是稳定的.

    作者:钟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对7例需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采用胃镜下鼻肠管置入术.结果:通过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7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营养管放置成功率100%.

    作者:丁晶;白银兰;徐振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健康体检老年人静脉采血的常见问题及防范

    批量体检采血存在人数多时间短的特点,特别是对老年人进行体检,老年人血管条件较差,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易发生不良反应和意外,多数人对此产生恐惧,希望采血一次成功.我中心近一年对东营市和油田部分单位老职工进行体检,采血时经过采取多种有效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任秀菊;马双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与护理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合适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300例分娩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100例产妇,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b组采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镇痛,c组作为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痛措施,对3组病人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镇痛过程中的相关护理经验.结果: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镇痛效果远远好于c组,a组的镇痛有效率高达97%,另外3例为重度疼痛,b组的镇痛有效率达62%,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合适的护理工作提高产妇的镇痛效果.结论: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大型医院可作为首选镇痛方式,药物镇痛虽不及硬膜外镇痛效果,但也简便易行,对母婴不良效果,可以在基层单位实施,另外,镇痛前后都要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

    作者:杨秀香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病因复杂,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黄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或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作者:朱月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试论医院影像设备维修的有效方法

    一般我们在判断一些疑难疾病时会需要借助到放射科的一些影像设备来进行透视和照相,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对医院的影像设备还是比较熟悉的.目前放射科中的影像学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检查辅助手段,帮助我们对于各种疾病进行判断和治疗,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医院的影像设备维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用有效地方法来提高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者:冯瑞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3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0例VAP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VAP好发于男性,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多于夜间及凌晨静息时发作,17例(56.7%)患者伴发心律失常,7例患者晕厥,均因严重心律失常所致,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7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病变者18例(66.7%),冠状动脉正常者9例(33.3%).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l例行冠脉搭桥术,有2例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结论 变异型心绞痛既可发生于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也可发生于正常冠状动脉,前者多见,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丰要的药物治疗,对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对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器械植入治疗.

    作者:王伟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T淋巴细胞在临床疾病发病与诊治中的作用探讨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它足由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T细胞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个主要的亚群,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结果可以解释一些疾病发病机理、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做出判断以及指导治疗,如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患者、其他免疫缺陷或异常的患者.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下肢骨折病人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

    为使病人下床步行功能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通过临床护理指导,使病人掌握扶拐的前期准备、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正确扶拐步态及弃拐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作者:汤相如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对牙颌面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收集近期我科接受正畸的24例错牙合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头患者头影测量硬组织各指标的测量值.结果 头影测量硬组织各洲屠值对照显示,SNB角、上下中切牙角及上中切牙切缘到NA连线的垂直距离等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余各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治疗能有效改善牙颌面矢状关系不调,矫治效果.

    作者:李智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60例报告

    目的 讨论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巾老年骨性关节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以穴位针刺加电针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电针刺放血疗法.结果 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总有效率97.2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4%,治疗组优胜于对照组.结论 刺络放血加电针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起到了标本兼治的功效.

    作者:马俊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daromlbosis,DVT)是脊髓损伤(SCI)的常见并发症,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中不正常的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1].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的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肺栓塞(PE),即静脉血栓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相应肺组织血流供应减少或中断,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2],威胁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敏;李艳召;梁计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晚期癌痛治疗的临床决策

    麻醉药品在癌痛治疗中发挥着口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用麻醉药品治疗癌痛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医务工作者应积极更新观念,在WHO癌症疼痛三阶段治疗方案原则下,掌握癌症疼痛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保障癌痛病人获得止痛治疗的权利.

    作者:沈鹏;张中华;李生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论颠茄合剂的配制工艺及改进

    复方颠茄合剂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奏效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腹泻,效果显著,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由于传统工艺配制的CBM,1周内会出现絮状沉淀,影响药品质量和稳定性.为此,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新工艺配制颠茄合剂并与传统工艺配制颠茄合剂进行比较,以期找出既能解决絮状沉淀,提高药品质量,又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洪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