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血尿酸、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刘贺;张培影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血尿酸, 脑钠肽, 高敏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中血尿酸(UA)、B型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续贯纳入2013年5月—2013年10月因 DCM入住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病人105例,对入院病人行 NYHA心功能分级,并于入院、出院时测定 hs CRP、BNP、UA水平。所有入选 DCM病人随访6个月记录无心衰恶化者58例(G1组),有再发心衰或心衰加重者47例(G2组)。结果 DCM病人BNP水平hs CRP相关(r=0.298,P<0.05),与UA水平相关(r=0.414,P<0.05),hs CRP与 UA水平无相关(P>0.05)。另外 NYHA心功能分级与 BNP相关(r=0.618,P<0.05),与 UA相关(r=0.423, P<0.05),与 hs CRP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UA、BNP、hs CRP对 DCM病人不良预后预测价值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90、0.783。当 UA取值为232.89μmol/L时,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59%。结论 DCM病人 hs CRP、UA、BNP之间密切相关,三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相比较,BNP略优于 UA,前两者均优于 hs CRP。血尿酸是一方便经济的检测指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阿司匹林反应性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阿司匹林反应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92例,其中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病人为试验组,其余为对照组。于治疗第7天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并观察两组病人出院后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P<0.05);出院后1年随访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影响阿司匹林反应性,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柴晓红;庞工力;王敬萍;闫蕊;张昊洲;杨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血管病学术思想和冠心病治疗经验初探

    邓铁涛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大家,对许多疾病的认识有其独到的见解,心血管疾病就是其擅长治疗的病种之一。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思想包括五脏相关、重视后天之本,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等。邓铁涛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特点是“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在治疗上比较重视补气除痰,通补兼施,以利于心阳的恢复。用温胆汤加减化裁的益气化痰法是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本研究总结邓铁涛教授在临床上对岭南地区冠心病的常见分型论治。

    作者:王士超;吴伟;刘芳;刘小斌;李荣;吴辉;左强;王创畅;龚兆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肥厚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HCM是青年及运动员猝死的首要原因,而猝死常为首发表现,因而诊治较为困难。本研究针对此病的中西医诊治进展进行论述如下。

    作者:裴雯;董耀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分析大鼠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BLMS)后,观察不同时间点移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分化行为,分析细胞因子表达规律及其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确定 MSC移植治疗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的佳时间窗及标准,旨在为临床上干细胞移植治疗肺纤维化的时机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雄性 Wistar大鼠的 MSC。将60只雌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气管内注入PBS50μL;B组为博来霉素模型组,向气管内注入BLMS 5 mg/kg;C组气管内注入BLMS后立即尾静脉注射移植 MSC 1×107/mL,200μL;D组气管内注入BLMS 14 d后移植MSC 1×107/mL,200μL。于实验7 d、14 d、28 d (D组于28 d)分别处死大鼠5只,取肺组织病理切片行 HE及 Masson染色,观察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情况及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提取肺组织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雄性鼠的性别决定基因(SRY);提取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蛋白表达。结果病理切片观察:B组第7天肺泡炎明显,28 d时肺纤维化严重,与其他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D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较 B组显著减轻(P<0.05),但仍较 A组严重(P<0.05或P<0.01),其中 D组较 C组严重(P<0.05)。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 SRY基因的检测:A组及 B组检测不到 SRY基因,但 C组和 D组各时间点均能检测到 SRY基因。HYP含量:B组第7天 HYP含量开始升高,28 d达到高峰,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与 A组相比各时间点 HYP含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D组大鼠HYP含量均呈低水平升高趋势,造模后7 d、14 d、28 d HYP含量均显著低于 B组(P<0.05)。TGF β1:B组 TGF β1在14 d时表达高,28 d时逐渐下降,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可成功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MSC可减轻肺泡炎、肺纤维化的程度;MSC到达损伤肺后可能抑制 TGF β1的表达,从而抑制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阳成成;吴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APN及sICAM 1在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脂联素(AP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 1)的水平,探讨 APN、sICAM 1在 ACI病人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 ACI病人12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名作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APN、sICAM 1的水平。结果 ACI病人血清 AP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 sICAM 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血清 APN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r=-0.80,P<0.05);而 sICAM 1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检测 ACI病人血清 APN、sICAM 1水平对判断病人病情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关文锋;石青;陈杰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XCL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易损斑块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观察血清 CXCL16水平在冠心病病人和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差异,探讨 CXCL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斑块稳定性和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实践中冠心病的治疗、风险预测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采集60例冠心病病人和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所有病人入院24 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血清 CXCL16水平,用SPSS18.0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 C)和空腹血糖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 C)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年龄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 CX-CL16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 CXCL16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 CXCL16分别为(2199.87±443.60)pg/mL,(2242.95±447.91)pg/mL,(2254.43±444.74)pg/mL,3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XCL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可能有一定作用,CXCL16不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维持。CXCL16与冠心病病人冠脉狭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

    作者:詹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依那普利叶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 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 H型高血压病人60例,将病人分为依那普利叶酸组30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15例,联合治疗组15例。检测治疗前后病人血压情况,统计谷峰比值及平滑指数来衡量疗效。结果治疗后依那普利叶酸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1%及78%,明显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的68%及65%,联合组为75%与83%,明显高于依那普利叶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叶酸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滑指数分别为1.33±0.59及1.26±0.53,明显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的1.15±0.53及1.10±0.42,联合组为1.42±0.51与1.31±0.55,明显高于依那普利叶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叶酸组显著,有效病人比例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联合组显著,有效病人比例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依那普利叶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 H型高血压可提高疗效。

    作者:杨若娟;吕吉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气虚论治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先天体质气虚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病人始终存在的病理基础,扶正益气是治疗 LADA的根本,以人参为代表的扶正益气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以调节免疫,增强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氧化应激,多靶点多途径发挥调节免疫及降糖作用。

    作者:宋郁珍;李琳;杜鸿瑶;史俊玲;刘立壮;罗东辉;刘雅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橙皮素对大鼠肾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研究橙皮素对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处死后,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其肾动脉血管三级分支,剪成2 mm长的血管环,通过微血管张力记录仪记录其张力,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其电压依赖性钾电流。首先观察橙皮素对静息状态下肾动脉张力的影响。然后将肾动脉血管环用60 mMKCl或10-5 mol/L PE预收缩达坪台,加入橙皮素(10-6~10-4 mol/L)对肾动脉进行浓度依赖性舒张,以预收缩的大张力为100%,测定橙皮素对预收缩肾动脉血管环的舒张百分比。用60 mMKCl或10-5 mol/L PE预收缩肾动脉达坪台后,预孵Kv通道抑制剂4 AP或KCa通道抑制剂TEA10 min,然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橙皮素(10-6~10-4 mol/L)舒张肾动脉,观察4 AP或 TEA对橙皮素舒张肾动脉的影响。采用两步酶解法分离得到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并记录橙皮素对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结果橙皮素对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静息张力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橙皮素(10-6~10-4 mol/L)可使预收缩的肾动脉血管环发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大舒张幅度分别为(53.39±5.27)%(KCl预收缩)和(60.13±4.17)%(PE预收缩)。预孵 TEA没有对橙皮素的舒张作用产生显著影响,预孵4 AP使橙皮素的舒张幅度减小了14.26%(KCl预收缩)和18.31%(PE预收缩)。橙皮素(浓度选用舒张实验计算所得 RC50)可使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钾电流 I V曲线发生非平行上移,大电流密度增加了45.24%。结论橙皮素对 KCl或10-5 mol/L PE预收缩的大鼠肾动脉血管环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橙皮素对大鼠肾动脉的舒张作用与激活电压依赖性钾通道有关,与钙激活钾通道无关。

    作者:牛玉忠;韩玲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冠心病 UAP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一次,疗程14 d。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心绞痛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 UAP疗效优于未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且副反应小,安全性好。

    作者:赵鑫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干预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探讨影响再狭窄的中医证型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3月—201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且未服用中药的41例病人(44枚支架),2009年3月—201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行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并接受中药治疗的37例病人(40枚支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架组、支架+中药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病变长度、管径大小,残余狭窄、支架类型、基础用药、中医证型)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支架组再狭窄率31.8%(14/44),支架+中药组再狭窄率12.5%(5/40),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术后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为主,其次为痰证。术后12个月时,支架组的血瘀证、气虚证均明显增多,与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也明显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而支架中药组的血瘀证、气虚证均明显减少,与支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也下降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可以减少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血瘀证、气虚证可能是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再狭窄发生率的明显下降很有可能是因为中药有效的干预了上述中医证候要素。

    作者:童晨光;祁江峡;张晓晖;朱凤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高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心脉隆注射液对高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年—2014年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年龄<75岁,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Kil ip分级Ⅲ级~Ⅳ级)。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20例,对照组(B组)18例。两组均按《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硝酸酯类、洋地黄类药物应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5 mg/kg,静脉滴注,一日两次,联用5 d。观察2周后两组病人的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 NT proBNP、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心脉隆注射液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志强;赵利培;李医博;张芙成;王志方;刘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血尿酸、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中血尿酸(UA)、B型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续贯纳入2013年5月—2013年10月因 DCM入住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病人105例,对入院病人行 NYHA心功能分级,并于入院、出院时测定 hs CRP、BNP、UA水平。所有入选 DCM病人随访6个月记录无心衰恶化者58例(G1组),有再发心衰或心衰加重者47例(G2组)。结果 DCM病人BNP水平hs CRP相关(r=0.298,P<0.05),与UA水平相关(r=0.414,P<0.05),hs CRP与 UA水平无相关(P>0.05)。另外 NYHA心功能分级与 BNP相关(r=0.618,P<0.05),与 UA相关(r=0.423, P<0.05),与 hs CRP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UA、BNP、hs CRP对 DCM病人不良预后预测价值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90、0.783。当 UA取值为232.89μmol/L时,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59%。结论 DCM病人 hs CRP、UA、BNP之间密切相关,三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相比较,BNP略优于 UA,前两者均优于 hs CRP。血尿酸是一方便经济的检测指标。

    作者:刘贺;张培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影响急性期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期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 ain Barré syndrome,GBS)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 GBS病人,其均符合 GBS的相关诊断标准。以住院期间出现严重的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和死亡(Hughes评分>3分)作为预后不良的判定标准,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特征与急性期 GBS病人预后的关系,从而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期 GBS病人的预后与性别差异无关(P>0.05)。两组间年龄>50岁、低钠血症、延髓麻痹、脑脊液(CSF)蛋白升高和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dCMAP)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4、5.236、10.802、7.751、4.257、4.837,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低钠血症、神经电生理异常(MCV减慢和dCMAP异常)、CSF蛋白值升高和延髓麻痹均为 GBS病人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评估急性期 GBS病人的预后,年龄>50岁、低钠血症、神经电生理异常(MCV减慢和 dCMAP异常)、CSF蛋白值升高和延髓麻痹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智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专人随访管理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专人随访管理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持续性房颤病人,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接受专人随访管理和普通随访,记录12个月中各组病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病人华法林服用剂量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组病人服用华法林平均剂量、INR首次达标后监测次数、INR全程监测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INR首次达标天数、INR达标所需监测次数、平均 I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随访12月期间,在第1月、第3月、第4月、第7月、第9月、第11月和第12月两组病人INR达标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病人缺血性卒中、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颅内出血和死亡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性房颤病人服用华法林专人负责的随访管理可以减少病人华法林服用剂量和 INR监测频次,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降低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

    作者:李志强;李锦玉;蒋庆渊;傅咏华;汤燕颖;马晶;王春燕;胡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病人120例,其中对照组35例,DSA检查前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常规组40例,DSA检查前3 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每晚40 mg;强化组45例,DSA检查前3 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每晚80 mg。观察3组病人术前及术后肾功能、肝功能变化及 CIN的发病率。结果对照组术后3 d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手术前后 Scr、Bun、Ccr变化值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 CIN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28.6%(10/35);常规组10.0%(4/40);强化组0,常规组的 CIN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强化组 CIN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常规组(P<0.05)。3组病人术后7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术前服用氟伐他汀可以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且这种预防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且未增加肝功能损害的风险,大剂量氟伐他汀预防脑血管造影术后 CIN相对安全、有效。

    作者:傅懋林;戴为正;肖雪玲;叶迎安;何文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病人MMP 9、尿酸与脉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病人外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尿酸(UA)水平与脉动指数(P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1岁~65岁病人92例,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脑梗死(HHcy+CI)组2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20例,单纯脑梗死(CI)组22例和正常对照组24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清MMP 9、UA,TCD检测 PI,比较4组间的差异,并对 Hcy、MMP 9、UA、PI做相关分析。结果 HHcy+CI组 Hcy、MMP 9、UA、PI水平均高于其余各组(P<0.05),HHcy+CI组较 CI组 MMP 9、UA、PI值更高;4组血清 MMP 9浓度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HHcy+CI组> CI组>HHcy组>对照组;各组间测量 PI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 MMP 9、UA、PI均呈正相关(r=0.768、0.698、0.767),MMP 9与 UA、PI呈显著正相关(r=0.966、0.997,P<0.01);UA与 PI呈显著正相关(r=0.982,P<0.05)。结论①UA可能与 Hcy、MMP 9协同作用,进而导致卒中脑血管损害和预后不良,而三者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②Hcy可能通过激活 MMP 9而加重脑缺血损伤、引起脑血管再生;③Hcy、MMP 9、UA均在 HHcy合并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及预后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上官士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也尚未完全阐明,是临床上常见并棘手的难题。目前西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着眼于清除自由基、改善脑血管功能、神经保护等。近年来对中医药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医药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本研究就近几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汤轶波;孔冉;白雪;赵玉青;王永炎;刘振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肾温补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心肾温补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 CHF病人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肾温补汤治疗。观察心肌功能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 1)、肌钙蛋白T(cTnT )、N末端脑钠肽前体(N BNP)、同型半胱氨酸(HCY)、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心肌功能积分、中医证候积分、LVEF、LVED、SV、IGF 1、cTnT、N BNP、HCY等指标均显著改善,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肾温补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姚宏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室收缩功能不全对左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室收缩功能不全对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按照右心室收缩功能分为正常组(32例)和异常组(28例),同期选取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对3组人员左右心室功能指标以及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心功能结构比较:右室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室间隔厚度(IV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存在RVEDD增大、IVSd增厚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现象(P<0.05)。心功能指标比较:3组 A峰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 E/A和 E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异常组和正常组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异常组更加明显。PW TDI模式下与对照组相比,正常组和异常组 IVSd的 Sm、Em、Am均明显降低,异常组降低水平更明显。而左心室游离壁(LVW)的 Sm、Em、Am、E/Em、均有明显升高,Em/Am明显降低(P<0.05),异常组 Sm、Em、Am降低水平更明显。收缩同步性比较:正常组和异常组病人瓣环水平 LVW达峰时间明显比健康对照组延迟(P<0.05);正常组和异常组病人瓣环水平 LVW IVS、LVW RVW以及 RVW IVS差值明显升高(P<0.05),异常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右室收缩功能不全(右室功能障碍)病人很容易通过新室间的相互作用而造成左室功能异常,影响收缩同步性。

    作者:李玉敏;张占海;张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