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临床特点和心理特点,对老年人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付秀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第1和第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28d为一个周期的化疗方法,5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施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2个周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配合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消失,患者得到理想的效果.结论:科学、合理、系统的护理措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湘;梁月娥;包新琼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目前30 ~ 40岁城市女性的身体体质水平,为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关于肥胖人群进行运动减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力圣美健康俱乐部30~40岁城市女性100例,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测量仪器,按照国际标准,由同一专业人员,对反映体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各指标进行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和处理.结果:30~40岁城市女性身体素质各指标均处于中等低下水平.结论:目前30~40岁城市女性身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应引起警惕.
作者:石建宏;李一帆;张大威;朱铁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解决中心静脉置管后导管感染的问题.方法:将我院ICU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非循证组(n=30)和循证组(n=30).非循证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相同时段两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循证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非循证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秦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化疗是癌症病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疗程长,反复穿刺给药及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强,化疗期间很容易出现外渗而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加强对化疗患者在静脉输液时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方法:总结2010-2011年在我科住院的化疗病人在静脉输液时临床观察与护理的体会.
作者:韩容芬;贺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白英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类和皂苷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白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白英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和帮助.
作者:杨苏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及经济的蓬勃发展,重大灾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各种灾害形势严峻.灾害紧急救援成为军队和平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军队任务谱中的地位有所突出.统一、完善、高效的灾害救援卫勤保障模式的确立和实施是圆满完成救援任务的前提和保证.总结抗震救灾卫勤保障经验做法,研究对策措施,对建立灾害救援卫勤保障模式有重大意义.
作者:邢云卿;包书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文章对医院中药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抓好质量关,树立竞争意识,改善服务态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浅述.
作者:肖新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评价以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5例采用腹腔镜行根治性手术.选取同期开腹手术病例50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安全可靠.
作者:冯亚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为寻求更完善的麻醉方法,我们对实施咪唑安定、异丙酚、咪异复合诱导及维持麻醉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咪异复合诱导及术中维持麻醉为平稳,尤其对危重病人极有意义,且拔管时躁动较少,患者全无术中不良记忆.但本组发现多数患者拔管延迟,若合理调整用药及适当拮抗,拔管延迟之不足可大为改善.
作者:陈顺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直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8例育龄期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根据使用的PVA颗粒栓塞剂的大小分为3组,每组26例,A组用150-250umPVA颗粒,B组使用300-500umPVA颗粒,C组使用500-700umPVA颗粒栓塞,治疗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体积,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疗效:(1)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及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2)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月经量的变化;(3)比较三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均有好转,三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A组有一例出现子宫肌层大面积坏死的严重并发症,直径越小的栓塞剂出现发热、出血性盆腔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越多,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三种不同直径的PVA颗粒经UAE治疗子宫肌瘤均安全有效,150-250umPVA颗粒疗效好,远期疗效也好,但同时风险性也大大提高;500-700umPVA颗粒并发症发生率低,但疗效相比另两种直径稍差,所以建议临床选用300-500umPVA颗粒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作者:傅炜;艾文兵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对其心理压力产生的分析及对策.方法:调查我市感染科护士45位,对其进行心理压力调查分析.结果:结果感染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程度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P<0.05.主要压力源为怕出医疗事故,工作紧张,工作待遇低,以及职业暴露.结论: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与感染科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建议有针对性缓解的压力源以减少感染科护士的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2010年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134例,报告发病率为853.18/10万,较去年相比发病率下降31.15%,报告死亡1例,报告死亡率0.75/10万,报告病死率为0.09%.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980例,报告发病率为743.69/ 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54例,报告发病率为116.87/10万.1疫情概况1.1 2010年总疫情保持较低水平:2010年总疫情发病数较2009年相比下降31.15%,与我县5年来甲、乙类传染病总疫情相比,今年呈下降水平.
作者:马文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6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8例患者腹腔镜手术65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例(阑尾周围发生急性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5.4d.6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化脓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梅玉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而且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对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保留患侧的输卵管.腹腔镜技术是借助摄像系统器械进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1].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怀银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新疆是HIV的高发区,而伊宁市更是重灾区,地处偏远落后.HIV病人每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基层医院口腔科由于各种条件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重视不够,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唾液可直接污染诊疗设备、器械及医务人员的手,从而导致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日益增加.因此工作人员具有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实施防护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笔者就此对我院口腔科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实施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护对策.
作者:李存桂;冯伊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肝脏是全身各系统肿瘤易转移到达的靶器官,其中常见的肝转移性肿瘤是来自胃肠道的腺癌.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常有某些相似或交义之处,如高分化HCC与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间的鉴别,HCC与ICC间及两者的某些亚型与肝脏间叶性肿瘤问的鉴别已成为日常病理诊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情况下,需结合某些特异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来明确或辅助诊断.在肝胆系统常见肿瘤的病理诊断中,免疫病理学诊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相应的工作体会,就部分较为常见的肝脏肿瘤的免疫病理诊断特点作一综述.
作者:张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广地龙和沪地龙两个品种的地龙中3种微量元素及2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生物富集能力.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对广地龙和沪地龙含有的元素检测.结果:广地龙中铜、锌、铬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差不多;其中沪地龙中铬元素含量较高,大约为广地龙的2倍.2个品种地龙中镉、铅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结论:包括泥土、含泥地龙、去泥地龙3个品种的广地龙和沪地龙均对3种微量元素及2种重金属元素表现出比较强的生物富集作用.
作者:李光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变应性鼻炎又称为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在机体免疫系统参与下所形成的鼻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鼻塞,鼻痒,喷嚏,鼻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为特征,属中医学“鼻鼽”范畴.西医学的治疗多采用对症处理,能够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但容易复发,长期用药有副作用.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更高.由于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影响.
作者:财让簇;张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关节脱位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无其他合并症的关节脱位病人40例,ASAⅠ级.男16例,女24例,年龄8-56岁之问,体重16-74kg.1.2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入室后取平卧位,开放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50ml后,静脉注入2%利多卡因1-2ml,丙泊酚1.0-1.5mg/kg,(每10秒约20-40mg),氯胺酮0.5mg/kg,保留自主呼吸并面罩吸氧.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呼吸.记录丙泊酚及氯胺酮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操作中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决定是否追加药量.
作者:张云龙;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