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认识进展

王彦琦;张培影

关键词:冠心病, 血脂异常, 心血管剩留风险, 综述
摘要: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心血管专家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法纠正血脂异常,以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然而,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心血管剩留风险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调节血脂以预防、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使心血管风险进一步降低,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CT冠状动脉钙化年龄差异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患病人群的年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成像(CTA)检查的患者且钙化积分(CS)≥1分共1 422例,按年龄分组对CAC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44岁以下、45岁~54岁、75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岁~64岁、64岁~74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增加,且男性患者群体钙化积分高于相同年龄段女性.

    作者:楚坤义;张辉;郑园园;杨素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1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2例,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患者行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各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治疗有效率90.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65%,且其症状治疗有效率94.3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2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0.55±0.12)次/日、持续时间(2.56±1.01) min/次及硝酸甘油用量(2.94±1.12)片/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31±0.93)次/日、(4.52±1.35) min/次、(7.11±2.31)片/周,各项指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安全有效,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剂量.

    作者:于圣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二级预防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对照纽53例.试验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用药疗程均为90d.观察两组治疗14d后的hs-CRP、IL-6、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改善情况,发病1年后的患者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hs CRP和血浆IL 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hs 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hs-CRP和血浆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5%(P<0.01).发病一年后,试验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中hs-CRP及IL-6,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作者:王薇薇;金艳荣;赵丽华;蔡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从肝论治冠心病的治法与方药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若存在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会对其预后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早期识别和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情志问题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中医理论认为肝、心两脏功能均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对心系疾病从肝论治的重要性已有些认识.本研究从疏肝、补肝、清肝、平肝、暖肝、搜肝六个方面,系统回顾了从肝论治单味中药及复方在冠心病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中的运用,以期为从肝论治冠心病提供借鉴.

    作者:张惠;张京春;刘玥;赵莹科;马林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提取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给予干扰素γ(IFN-γ)、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4(IL-4)刺激分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48 h.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细胞内的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的含量.行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及SR-A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行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ERS)的标志性分子糖调节蛋白78 (GRP78)和GRP94的表达.结果 M1型巨噬细胞组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较M2型巨噬细胞组少,M1型巨噬细胞内TC、FC及CE的含量较M2型巨噬细胞低(P<0.05).清道夫受体CD36及SR-A1在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高于M1型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标志性分子糖调节蛋白78和糖调节蛋白94的表达在M2型巨噬细胞高于M1型巨噬细胞.结论 在ox-LDL刺激下M2型巨噬细胞较M1型巨噬细胞更易形成泡沫细胞,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内质网应激增加了清道夫受体CD36及SR-A1在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对ox LDL的吞噬.

    作者:尚茹茹;刘晓红;张锦;袁锋;温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社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 研究社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方法 选取社区1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访3年,观察1年内和3年内发生中脑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1年内发生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05);3年内发生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 2=4.60,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风险与脑中风的风险相当,远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要高于脑中风的发生率.

    作者:蒋守涛;黄华;陈蓓蓓;何洪钟;张润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血疏口服液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脑血疏口服液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脑梗死对照组、脑梗死干预组、假手术组.灌服10d后根据改良Longa等方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依照Longa FZ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后于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动物模型建立后2h,脑梗死对照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高,脑梗死干预组较脑梗死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对照组可见明显缺血性形态学改变,脑梗死干预组较同期脑梗死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有较明显改善.大鼠脑组织中SOD含量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而MDA含量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且各时间点脑梗死对照组与假手术组、脑梗死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脑梗死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能够改善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组织结构,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拮抗自由基损伤作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艾鑫;刘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万方和中国知网等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以试验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风险比(RR)为效应指标,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以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比较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有22篇文献纳入本系统评价,试验组病死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中位数为5.1%(1.7%~40.5%)和30.8%(3.3%~52.9%),对照组为12.7%(3.5~50.0%)和38.2%(3.3%~85.7%),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病死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的率(RR)分别为RR=0.56(95% CI:0.45~0.69)和RR=0.65(95% CI:0.54~0.79),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CS患者病死率及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作者:林学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血清FIB、ET-1 、TXB2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血清人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血栓素2(TXB2)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7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方,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清TXB2、FIB、日-1、TC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血清FIB、ET-1、TXB2、TC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清FIB、ET-1、TXB2含量,达到防治糖尿病冠心病发生、发展作用.

    作者:苏衍进;王郁金;马居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腰围、体重指数与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腰围、体重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的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男性92例,女性114例,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等指标.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男性腰围与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呈正相关关系,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关系.②女性腰围与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尿酸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③男性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呈负相关关系,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④女性BMI与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呈正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关系,并且BMI与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BMI对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没有显著影响.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对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尿酸具有显著的影响,BMI对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女性患者来讲,腰围与收缩压的相关性要显著于BMI与收缩压的相关性,BMI与总胆固醇、尿酸的相关性要显著于腰围与总胆固醇、尿酸的相关性.

    作者:李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证候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症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血压、症状变化,临床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积分,疗程结束后对血压、证候疗效和生存质量改善作出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纽的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有显著降压疗效,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症状,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潘有平;杨一玲;谢磊;刘祥禄;邓庆庆;刘朝清;陈顺安;韦丽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张文高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证经验

    结合临诊验案,介绍张文高老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思路与方药运用经验.

    作者:王甜甜;张文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治疗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诊断为室性早搏的患者38例.所有入选患者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服用稳心颗粒1日3次,1次1袋(99),疗程为半年.入选患者首日均行生命体征、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前1月内每周随访一次,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1月后再次行生命体征、Holter、血常规与肝肾功能等检查;半年后随访患者完成SAS、SDS和SF-36量表.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后早搏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及症状疗效均明显.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SF-36量表8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凝血系列各指标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稳心颗粒可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具有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作用.

    作者:梁锦军;王芳;孔彬;梁荻;范阳;袁明杰;包明威;杨波;黄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心脏骤停致缺血缺氧性脑病后痉挛性瘫痪1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各种缺血缺氧事件造成的脑功能损伤,心脏骤停后复苏及时,一般经治疗后可无遗留症状.笔者在跟随导师临诊时遇到一例由于复苏时间较长,严重脑缺氧导致弥散性脑损伤,遗留四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患者,女,54岁.2013年3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术中心脏骤停,予以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等抢救后,心跳恢复,但需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神志不清,考虑缺血缺氧性脑病.

    作者:仙晋;王玲;杨佃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芪苈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纽予以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真武汤加味,1天1剂,早晚分两次服,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浆内脑钠素(NT-ProBN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衰指标血浆内脑钠素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芪苈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群;胡星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压氧三种药物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应用不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CO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A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B组,予以纳洛酮治疗;C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3组患者均为22例,均予以高压氧治疗,疗程为1月.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苏醒时间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B组低(P<0.05),而A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IHSS评分指标C组低,A组其次,B组高(P<0.05).3组苏醒时间B组少(P<0.05),而A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眩晕、恶心呕吐及过敏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病情予以选择.

    作者:王志师;林柳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浆脂蛋白(a)与动脉-动脉脑栓塞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动脉-动脉脑栓塞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入选214例,依据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的机制分为脑血栓形成组93例(A组)、动脉动脉脑栓塞组121例(B组),另选4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血浆脂蛋白(a)等水平.结果 A组及B组LP(a)显著高于C组(P<0.01).B组LP(a)显著高于A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LP(a)与动脉-动脉脑栓塞相关(r=0.362,P<0.01).结论 血浆LP(a)水平升高是动脉-动脉脑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田建武;赵斌;王培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研究

    目的 研究老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得的值,分成两组,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组为1组,83例;非H型高血压组为2组,7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乳酸脱氢酶的差异.结果 乳酸脱氢酶水平1组(190.66±55.11) mmol/L>2组(171.40±44.17) mmol/L,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与老老年H型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73,P=0.032),且乳酸脱氢酶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存在线性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为老老年H型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老老年H型高血压与乳酸脱氢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贾莉;胡元会;杨传华;宋庆桥;耿彦婷;郑昭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结果 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素B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中医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

    作者:邵宏敏;幺红英;王小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合并大咯血诊疗策略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大咯血的诊疗策略及临床预后.方法 分析DES植入术后1年内大咯血患者的诊疗过程,记录BAE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BAE术后所有患者均止血成功,术后24h内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24h后恢复阿司匹林口服,出院前恢复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术后随访1年,随访期间均无咯血复发.结论 BAE治疗可以减少中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该技术简单安全,有效率高,可以达到即刻止血的良好效果.

    作者:靳志涛;张丽娜;张铮;张丽娟;卢鑫;胡莉华;胡桃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