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衍进;王郁金;马居里
目的 比较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应用不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CO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A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B组,予以纳洛酮治疗;C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3组患者均为22例,均予以高压氧治疗,疗程为1月.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苏醒时间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B组低(P<0.05),而A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IHSS评分指标C组低,A组其次,B组高(P<0.05).3组苏醒时间B组少(P<0.05),而A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眩晕、恶心呕吐及过敏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病情予以选择.
作者:王志师;林柳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心血管专家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法纠正血脂异常,以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然而,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心血管剩留风险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调节血脂以预防、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使心血管风险进一步降低,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作者:王彦琦;张培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对照纽53例.试验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用药疗程均为90d.观察两组治疗14d后的hs-CRP、IL-6、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改善情况,发病1年后的患者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hs CRP和血浆IL 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hs 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hs-CRP和血浆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5%(P<0.01).发病一年后,试验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中hs-CRP及IL-6,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作者:王薇薇;金艳荣;赵丽华;蔡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社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方法 选取社区1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访3年,观察1年内和3年内发生中脑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1年内发生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05);3年内发生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 2=4.60,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风险与脑中风的风险相当,远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要高于脑中风的发生率.
作者:蒋守涛;黄华;陈蓓蓓;何洪钟;张润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老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得的值,分成两组,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组为1组,83例;非H型高血压组为2组,7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乳酸脱氢酶的差异.结果 乳酸脱氢酶水平1组(190.66±55.11) mmol/L>2组(171.40±44.17) mmol/L,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与老老年H型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73,P=0.032),且乳酸脱氢酶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存在线性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为老老年H型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老老年H型高血压与乳酸脱氢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贾莉;胡元会;杨传华;宋庆桥;耿彦婷;郑昭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各种缺血缺氧事件造成的脑功能损伤,心脏骤停后复苏及时,一般经治疗后可无遗留症状.笔者在跟随导师临诊时遇到一例由于复苏时间较长,严重脑缺氧导致弥散性脑损伤,遗留四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患者,女,54岁.2013年3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术中心脏骤停,予以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等抢救后,心跳恢复,但需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神志不清,考虑缺血缺氧性脑病.
作者:仙晋;王玲;杨佃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腰围、体重指数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的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男性92例,女性114例,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等指标.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男性腰围与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呈正相关关系,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关系.②女性腰围与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尿酸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③男性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呈负相关关系,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④女性BMI与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呈正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关系,并且BMI与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BMI对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没有显著影响.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围对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尿酸具有显著的影响,BMI对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女性患者来讲,腰围与收缩压的相关性要显著于BMI与收缩压的相关性,BMI与总胆固醇、尿酸的相关性要显著于腰围与总胆固醇、尿酸的相关性.
作者:李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2例,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患者行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各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治疗有效率90.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65%,且其症状治疗有效率94.3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2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0.55±0.12)次/日、持续时间(2.56±1.01) min/次及硝酸甘油用量(2.94±1.12)片/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31±0.93)次/日、(4.52±1.35) min/次、(7.11±2.31)片/周,各项指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安全有效,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剂量.
作者:于圣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清中脂联素(APN)、白介素-6 (IL-6)水平,探讨血清APN、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6急性冠脉综合征.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PN、IL-6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铭枢;王彦青;顾成圻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动脉-动脉脑栓塞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入选214例,依据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的机制分为脑血栓形成组93例(A组)、动脉动脉脑栓塞组121例(B组),另选4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血浆脂蛋白(a)等水平.结果 A组及B组LP(a)显著高于C组(P<0.01).B组LP(a)显著高于A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LP(a)与动脉-动脉脑栓塞相关(r=0.362,P<0.01).结论 血浆LP(a)水平升高是动脉-动脉脑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田建武;赵斌;王培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治疗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诊断为室性早搏的患者38例.所有入选患者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服用稳心颗粒1日3次,1次1袋(99),疗程为半年.入选患者首日均行生命体征、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前1月内每周随访一次,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1月后再次行生命体征、Holter、血常规与肝肾功能等检查;半年后随访患者完成SAS、SDS和SF-36量表.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后早搏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及症状疗效均明显.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SF-36量表8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凝血系列各指标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稳心颗粒可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具有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作用.
作者:梁锦军;王芳;孔彬;梁荻;范阳;袁明杰;包明威;杨波;黄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症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血压、症状变化,临床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积分,疗程结束后对血压、证候疗效和生存质量改善作出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纽的生存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有显著降压疗效,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症状,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潘有平;杨一玲;谢磊;刘祥禄;邓庆庆;刘朝清;陈顺安;韦丽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FMA)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A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及AD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赵习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心可舒联用拉西地平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症状、左室肥厚、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口服心可舒4片,1日3次,拉西地平4 mg,1日1次;对照组(43例)口服拉西地平4 mg,1日1次.两组均治疗8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临床症状、血压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降低收缩期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和逆转左室肥厚,但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和逆转左室肥厚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可舒联用拉西地平治疗收缩期高血压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洪建康;侯晓亮;陈浩生;陈少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冠心病患者若存在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会对其预后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早期识别和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情志问题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中医理论认为肝、心两脏功能均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对心系疾病从肝论治的重要性已有些认识.本研究从疏肝、补肝、清肝、平肝、暖肝、搜肝六个方面,系统回顾了从肝论治单味中药及复方在冠心病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中的运用,以期为从肝论治冠心病提供借鉴.
作者:张惠;张京春;刘玥;赵莹科;马林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医心系疾病病情复杂、表现多样,病人往往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即复合证型的存在.对于复合证型的辨识是个难题,方法繁杂,然化繁为简是辨证真谛.根据临床实习医师切实需求,归纳总结为两步精简辨证法:第一步,细化脏腑辨证;第二步,精简八纲、气血、津液辨证,归以虚实为纲,总领阴阳气血津液.并以临床病例以飨读者.
作者:张蕴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痰培养、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征象51.92%,仅表现纳差、恶心、精神淡漠、心力衰竭加重,数天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年龄大、实施侵入性操作、应用制酸剂、预防应用抗生素、营养不良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痰培养阳性40例,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22例、革兰氏阳性球菌12例、真菌6例;感染者住院(30.40±8.89)d、死亡15.38%,高于无感染者(18.54±5.39)d、1.92%(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中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化,病原菌构成多种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应实施相应措施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蛭蛇通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和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7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72例患者均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D)、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GPⅡb/Ⅲa)、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 CRP、FIB C、CD62p、GPⅡb/Ⅲa、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蛭蛇通络胶囊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效果较佳,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及血管炎症反应.
作者:马前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血清人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血栓素2(TXB2)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7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方,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清TXB2、FIB、日-1、TC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血清FIB、ET-1、TXB2、TC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清FIB、ET-1、TXB2含量,达到防治糖尿病冠心病发生、发展作用.
作者:苏衍进;王郁金;马居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大咯血的诊疗策略及临床预后.方法 分析DES植入术后1年内大咯血患者的诊疗过程,记录BAE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BAE术后所有患者均止血成功,术后24h内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24h后恢复阿司匹林口服,出院前恢复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术后随访1年,随访期间均无咯血复发.结论 BAE治疗可以减少中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该技术简单安全,有效率高,可以达到即刻止血的良好效果.
作者:靳志涛;张丽娜;张铮;张丽娟;卢鑫;胡莉华;胡桃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