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习明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血清人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血栓素2(TXB2)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7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方,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清TXB2、FIB、日-1、TC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血清FIB、ET-1、TXB2、TC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清FIB、ET-1、TXB2含量,达到防治糖尿病冠心病发生、发展作用.
作者:苏衍进;王郁金;马居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动脉-动脉脑栓塞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入选214例,依据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的机制分为脑血栓形成组93例(A组)、动脉动脉脑栓塞组121例(B组),另选4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血浆脂蛋白(a)等水平.结果 A组及B组LP(a)显著高于C组(P<0.01).B组LP(a)显著高于A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LP(a)与动脉-动脉脑栓塞相关(r=0.362,P<0.01).结论 血浆LP(a)水平升高是动脉-动脉脑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田建武;赵斌;王培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数据,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IABP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等数据,分析安全性、有效性.结果 18例存活患者经IABP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多巴胺用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IAB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远期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韩建伦;刘东梅;张剑;叶生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提取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给予干扰素γ(IFN-γ)、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4(IL-4)刺激分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48 h.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细胞内的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的含量.行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及SR-A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行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ERS)的标志性分子糖调节蛋白78 (GRP78)和GRP94的表达.结果 M1型巨噬细胞组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较M2型巨噬细胞组少,M1型巨噬细胞内TC、FC及CE的含量较M2型巨噬细胞低(P<0.05).清道夫受体CD36及SR-A1在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高于M1型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标志性分子糖调节蛋白78和糖调节蛋白94的表达在M2型巨噬细胞高于M1型巨噬细胞.结论 在ox-LDL刺激下M2型巨噬细胞较M1型巨噬细胞更易形成泡沫细胞,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内质网应激增加了清道夫受体CD36及SR-A1在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促进了M2型巨噬细胞对ox LDL的吞噬.
作者:尚茹茹;刘晓红;张锦;袁锋;温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予动脉或静脉溶栓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在溶栓术后6h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在溶栓术后24 h予以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在降压、降糖、强化降脂、神经保护、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相同,密切监测ACT值.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l)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效果更好,未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
作者:闫喜格;张淑娟;路峰;华卫东;陈玉涛;张瑞燕;李利峰;杜远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结合临诊验案,介绍张文高老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思路与方药运用经验.
作者:王甜甜;张文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心血管专家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法纠正血脂异常,以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然而,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心血管剩留风险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调节血脂以预防、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使心血管风险进一步降低,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作者:王彦琦;张培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治疗.结果 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素B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祛风化瘀行血通络组方,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中医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
作者:邵宏敏;幺红英;王小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2例,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患者行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各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心电图治疗有效率90.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65%,且其症状治疗有效率94.3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2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0.55±0.12)次/日、持续时间(2.56±1.01) min/次及硝酸甘油用量(2.94±1.12)片/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31±0.93)次/日、(4.52±1.35) min/次、(7.11±2.31)片/周,各项指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安全有效,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剂量.
作者:于圣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应用不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CO中毒后迟发脑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A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B组,予以纳洛酮治疗;C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3组患者均为22例,均予以高压氧治疗,疗程为1月.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苏醒时间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B组低(P<0.05),而A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IHSS评分指标C组低,A组其次,B组高(P<0.05).3组苏醒时间B组少(P<0.05),而A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眩晕、恶心呕吐及过敏性皮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病情予以选择.
作者:王志师;林柳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社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方法 选取社区1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访3年,观察1年内和3年内发生中脑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布情况.结果 1年内发生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05);3年内发生中风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 2=4.60,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情况风险与脑中风的风险相当,远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要高于脑中风的发生率.
作者:蒋守涛;黄华;陈蓓蓓;何洪钟;张润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患病人群的年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成像(CTA)检查的患者且钙化积分(CS)≥1分共1 422例,按年龄分组对CAC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44岁以下、45岁~54岁、75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岁~64岁、64岁~74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增加,且男性患者群体钙化积分高于相同年龄段女性.
作者:楚坤义;张辉;郑园园;杨素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口服丹参山楂提取物对预防大鼠高脂血症形成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58只,按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分层分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丹参山楂提取物小剂量组(40 mg/kg);丹参山楂提取物中剂量组(80 mg/kg);丹参山楂提取物大剂量组(160 mg/kg);血脂康组(100 mg/kg).各个治疗组连续给药17d,从第4天开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以10 mL/kg体积灌服脂肪乳剂.在实验第18天,测定所有大鼠血清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DL-C)值;同时取出肝脏称重,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鼠连续14d灌服脂肪乳剂后,可形成高脂血症和肝脂肪变,在给脂肪乳剂时给予丹参山楂提取物(消瘀降脂胶囊原料药),则可明显减少大鼠血清TC、TG、LDL-C、TC/HDL-C比值及肝重量系数的增加,防止HDL-C的降低及肝脂肪变的形成.结论给大鼠连续灌服丹参山楂提取物后,可明显抑制高脂血症和肝脂肪变的形成.
作者:刘莹;李瑞霞;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心可舒联用拉西地平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症状、左室肥厚、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口服心可舒4片,1日3次,拉西地平4 mg,1日1次;对照组(43例)口服拉西地平4 mg,1日1次.两组均治疗8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临床症状、血压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降低收缩期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和逆转左室肥厚,但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和逆转左室肥厚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可舒联用拉西地平治疗收缩期高血压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洪建康;侯晓亮;陈浩生;陈少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痰培养、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征象51.92%,仅表现纳差、恶心、精神淡漠、心力衰竭加重,数天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年龄大、实施侵入性操作、应用制酸剂、预防应用抗生素、营养不良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痰培养阳性40例,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22例、革兰氏阳性球菌12例、真菌6例;感染者住院(30.40±8.89)d、死亡15.38%,高于无感染者(18.54±5.39)d、1.92%(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中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化,病原菌构成多种多样,影响因素复杂,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应实施相应措施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老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得的值,分成两组,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组为1组,83例;非H型高血压组为2组,7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乳酸脱氢酶的差异.结果 乳酸脱氢酶水平1组(190.66±55.11) mmol/L>2组(171.40±44.17) mmol/L,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与老老年H型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173,P=0.032),且乳酸脱氢酶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存在线性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为老老年H型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老老年H型高血压与乳酸脱氢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贾莉;胡元会;杨传华;宋庆桥;耿彦婷;郑昭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蛭蛇通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和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7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蛭蛇通络胶囊治疗.72例患者均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D)、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GPⅡb/Ⅲa)、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 CRP、FIB C、CD62p、GPⅡb/Ⅲa、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蛭蛇通络胶囊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效果较佳,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及血管炎症反应.
作者:马前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FMA)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A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及AD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赵习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清中脂联素(APN)、白介素-6 (IL-6)水平,探讨血清APN、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6急性冠脉综合征.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PN、IL-6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铭枢;王彦青;顾成圻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冠心病患者若存在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会对其预后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早期识别和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情志问题对于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中医理论认为肝、心两脏功能均与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对心系疾病从肝论治的重要性已有些认识.本研究从疏肝、补肝、清肝、平肝、暖肝、搜肝六个方面,系统回顾了从肝论治单味中药及复方在冠心病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中的运用,以期为从肝论治冠心病提供借鉴.
作者:张惠;张京春;刘玥;赵莹科;马林沁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