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

邹晓译;谭强;王庆胜;马卉;孙强;赵君;郝佳;张扬

关键词:2 型糖尿病, 左主干病变, 老年, 随访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3月-2012年1月收入院的85例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 ULMC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患者39例,非糖尿病患者46例,比较两组患者2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较对照组增高,其余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冠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左主干病变更易合并多支血管病变(P<0.01);两组患者完全血管重建、单支架技术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36.07%vs29.31%, 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老年患者相比,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 PCI 治疗并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重建方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多专业一体化平台在急性中风风痰瘀阻证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治疗模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优势。方法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治疗”模式组和“卒中单元”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独立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体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在疗程第7天和第14天时均较对照组为好;在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亦较对照组为好。结论中医多专业综合一体化平台应用于急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优势明显,患者可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提高。

    作者:全亚萍;秦磊;王念;常华军;吴年宝;陈顺中;邢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桥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0例经头颅CT、头颅 MRI证实的脑桥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小量脑桥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但预后好,出血量大于5 mL 者临床表现典型,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脑桥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对脑桥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头颅 MRI。

    作者:王林青;李丽莉;武慧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严世芸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频率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共收集严世芸教授门诊医案835份,通过 SQL server 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和频数表。严教授共用中药277种,高频率为96.77%,低频率为0.12%。低频药共219种,所占比例大,占使用中药的79.06%;中频药次之,共34种,占使用中药的12.28%;高频药少24种,占使用中药的8.66%。

    作者:黄国毅;郭美珠;严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颈动脉硬化与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 3)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8例作为观察组,将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MMP 3基因启动子在1171位点存在三类基因型:分别为:6A/6A、5A/6A及5A/5A,对比三类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情况;观察组高血压者69例与对照组体检者31例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6A/6A 基因型(65.7%)与6A 等位基因频率(82.4%)高于对照组基因型(53.8%)与等位基因频率(75.9%),但分布差异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 P=0.092,等位基因P=0.118);观察组6A/6A基因型病人在起始部位、膨大前以及膨大部位的 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高血压病的6A/6A 基因型病人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6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NIHSS评分、GC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6例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住院患者,入院72 h内行NIHSS、GCS评分,出院30 d随访,评估预后转归的预测因素。结果入院时 NIHSS<14分10例,NIHSS≥14分16例,GCS<10分11例,GCS≥10分15例。出院30 d 回访,死亡6例,严重残障11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5.4%。结论病初意识障碍、栓塞性发病机制、病灶累及幕上及幕下者提示预后不良, NIHSS、GCS评分是重要的预测预后指标。以量化评估模式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预后进行评估,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润芝;牛小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1]。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不仅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且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穴位敷贴疗法将经络穴位与中药外治有机结合,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2],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多项研究证实穴位敷贴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36],且该法是二级、三级医院心系疾病使用频率高的中医护理技术[7]。本文仅就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穴位敷贴在降低高血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魏虹;沈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血糖及胰岛素干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与空腹血糖(FBG)水平的关系,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对 hs CRP变化的影响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住院的78例既往无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据入院即刻或第二天空腹血糖水平分为 A 组(FBG≤6.1 mmol/L)20例、B 组(FBG 6.2 mmol/L~11.1 mmol/L)36例、C组(FBG>11.1 mmol/L)22例,检测各组血hs CRP水平,将血糖升高共58例,随机分为D组(普通治疗组,血糖控制在6.2 mmol/L~10.0 mmol/L)和 E组(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 mmol/L~6.1 mmol/L),检测各组 hs CRP 水平,对各组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不全(LVF)、心源性猝死(CD)、恶性心律失常、低血糖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 组、B组、C组 hs CRP水平逐渐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392,P<0.01)。治疗后强化降糖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猝死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 hsCRP 水平下降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 FBG水平升高,AMI患者的hs CRP水平亦升高。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降低血hs CRP水平,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 AMI的炎性介质有关。

    作者:保彦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阐述心血管病疾的西医及中医治疗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及发展趋势,认为中西医结合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贾建国;李廷荃;化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为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2013年)、万方数据库(2000年-2013年)、维普数据库(2000年-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年-2013年),结合手工文献检索的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2型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136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

    作者:马文艳;陈还珍;刘亭亭;忽海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高龄老年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收治高龄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2年经我院急诊确诊老年性肺栓塞患者19例,将其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9例及对照组(年龄65岁~79岁)10例,两者在危险因素、临床资料、诊断与治疗措施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危险因素,高龄组仅卧床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脑卒中、2型糖尿病等未见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两组在性别、临床症状、D 二聚体、PTCA充盈缺损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措施上两组患者无特殊差异。结论高龄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繁杂,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其误诊率高,应引起一线医师重视。

    作者:张艳敏;冯强;陈惠敏;薛俊红;李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快速心房颤动时ST段压低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可靠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电图 ST段压低时快速心房颤动对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否具有可靠性预测价值。方法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的254例快速房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线特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ST 段压低程度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70例患者有≥1 mm的 ST段压低,184例患者无 ST段压低或有<1 mm的 ST段压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2例患者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ST段压低≥1 mm组中22例患者(31%)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48例患者(69%)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ST段压低<1 mm组中40例患者(22%)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144例患者(78%)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P=0.25)。ST段压低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75%,31%,78%。校正 TIMI危险评分前和校正后均未发现≥1 mm的ST段压低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有相关性。结论快速房颤时的ST段压低不能可靠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作者:赵梦华;宋文奇;王泰然;徐宝元;田洪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亚低温干预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Bax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组织Bax基因表达变化及亚低温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新生7日龄 SD大鼠120只采用 Rice法建立新生大鼠 HIBD模型,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亚低温干预组,实验组根据处死时间的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2h组,6h组,12h组,24h组,48h组,每组各8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在 mRNA水平检测新生大鼠 HIBD时Bax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Bax mRNA在假手术组表达甚微,无明显变化;在缺氧缺血组2 h即出现上升,12 h达到高峰,12 h~48 h维持在高峰(P<0.05);亚低温干预组各时间点Bax mRNA的表达水平较缺氧缺血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Bax mRNA参与了新生大鼠 HIBD,亚低温干预可降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Bax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可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李迎敏;阴怀清;栗红;张巍;张晓佳;冯钰淑;张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3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脑中风后呃逆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脑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辛善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阿米洛利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米洛利(amiloride)发挥药理学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一些离子通道如 Na+/H+交换器(NHE),酸感受离子通道(ASICs),Na+/Ca2+交换泵(NCX)等实现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阿米洛利可有效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癫痫、偏头痛等发作时造成的酸中毒、Ca2+超载、兴奋性毒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有望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作者:杨飞飞;李光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灯盏花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灯盏花注射液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 Langendorff实验系统。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溶剂对照组,107 mol/L 灯盏花组,3×107 mol/L 灯盏花组,106 mol/L 灯盏花组,3×106 mol/L 灯盏花组,105 mol/L灯盏花组,每组6只。比较用药前后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CF)、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用台式液灌流时,CF,LVDP, LVEDP,+dp/dtmax和 dp/dtmax的基础值分别为(7.5±1.1)mL/min,(60±1)mmHg,(11±2)mmHg,(1284±101)mmHg/s,(1021±112)mmHg/s。含灯盏花的台式液浓度依赖性的增加离体大鼠心脏的CF,LVDP,+dp/dtmax和-dp/dtmax值,当灯盏花浓度为105 mmol/L时,各项参数的大值分别为(12.4±1.0)mL/min,(74±3)mmHg,(1541±124)mmHg/s,(1398±101)mmHg/s。含灯盏花的台式液对 LVEDP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花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离体心脏冠状动脉;灯盏花对离体大鼠心脏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正性肌力作用。

    作者:侯晓敏;宋丽娟;秦小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CTA低剂量低碘浓度迭代重建的临床应用

    目的:在保证冠脉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低剂量、低碘浓度结合迭代重建(IR)技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 A组(30例,低碘浓度270 mgI/mL 对比剂+低管电压100 kVp+SAFIRE算法重建图像)和B组(30例,传统的370 mgI/mL对比剂+120 kVp+FBP 算法重建图像)。比较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图像 SNR、图像CNR、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用量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图像 SNR及CNR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ED分别为(2.49±0.55)mSv、(3.86±0.57)mS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6,P<0.05);A组碘用量较B组降低了27%。结论冠脉 CTA 使用迭代重建技术、低浓度(270 mgl/mL)对比剂和100 kV管电压,与不使用迭代重建技术、传统浓度(370 mgI/mL)对比剂和120 kV管电压扫描相比,获得的图像质量无差异,但前者的辐射剂量及碘用量比后者显著降低。

    作者:王振玉;武志峰;赵馨;鄂林宁;吴山;王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桡动脉穿刺套件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桡动脉穿刺套件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对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选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20例,随机分为 A组(Cordis 公司的空心针桡动脉穿刺套装)和 B组(Terumo 公司的套管针桡动脉穿刺套装)。记录两组成功穿刺所需时间、穿刺成功率、鞘管置入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 B组成功穿刺所需时间分别为(4.02±0.36)min和(3.85±0.42)min(P<0.001)。两组在血管穿刺成功率、鞘管置入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痉挛、前臂拔管前血肿和3 d内所有血肿、穿刺部位渗血的发生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在拔管时发生迷走反射。结论两种穿刺套件均可安全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Cordis公司的桡动脉穿刺套件增加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时间,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明;谢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46例 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rhBNP 治疗;对照组2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尿量及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rhBNP治疗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王如珠;朱莉;殷屹岗;林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细胞外酸性环境对大鼠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的影响及其与钾通道阻断剂的关系

    目的:观察细胞外液酸化对大鼠离体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的作用,并探讨钾通道阻断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 Pow-erLab和DMT微血管环张力记录系统,观察细胞外液酸化对大鼠离体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的影响。观察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阻断剂4 AP(0.3 mmol/L、1 mmol/L)、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阻断剂 Gli(0.003 mmol/L、0.01 mmol/L、0.03 mmol/L)、钙激活钾通道(KCa)阻断剂TEA(1 mmol/L、3 mmol/L)对浴液 pH 值梯度改变(7.2、7.0、6.8、6.6)时大鼠离体冠状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①静息状态下,随pH值梯度降低,大鼠冠状动脉环张力逐渐增高,其大收缩率分别为(4.51±1.48)%、(42.74±8.32)%、(80.18±5.63)%、100%。②4 AP 0.3 mmol/L在 pH6.6时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为大收缩的(85.85±6.61)%;4 AP 1 mmol/L在 pH7.0、pH6.8、pH6.6时均能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15.39±9.68)%、(42.06±12.81)%、(55.75±15.66)%。4 AP 对 pH 值梯度降低引起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有抑制作用。③Gli 0.003 mmol/L在 pH6.8、pH6.6时增强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114.12±15.62)%、(120.24±13.78)%;Gli0.01mmol/L在pH6.8、pH6.6时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56.19±3.98)%、(59.07±5.52)%;Gli 0.03mmol/L在pH6.8、pH6.6时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46.19±8.64)%、(29.73±6.12)%。Gli对 pH 值梯度降低引起大鼠冠状动脉环收缩的作用呈双向性。④TEA 1 mmol/L在 pH7.0、pH6.8时增强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68.37±17.77)%、(103.22±10.27)%;TEA 3 mmol/L在 pH7.0、pH6.8、pH6.6时增强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64.97±11.79)%、(119.32±17.81)%、(134.77±18.20)%。TEA 对pH 值梯度降低引起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有增强作用。结论酸中毒时,随细胞外环境 pH 值梯度降低,大鼠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逐渐增高。该收缩可能与KV通道、KATP通道、KCa通道的开放或关闭有关。

    作者:李江涛;刘宇;牛龙刚;崔丽娟;侯晓敏;李金艳;郭永强;张明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止颤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异动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止颤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异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按原剂量服用美多巴,同时口服止颤汤;对照组按原剂量服用美多巴,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动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日常活动积分、异动症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止颤汤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异动症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症状。

    作者:黄宁静;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