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心房颤动时ST段压低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可靠性的研究

赵梦华;宋文奇;王泰然;徐宝元;田洪森

关键词:快速心房颤动, 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ST段压低, 可靠性
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 ST段压低时快速心房颤动对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否具有可靠性预测价值。方法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的254例快速房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线特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ST 段压低程度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70例患者有≥1 mm的 ST段压低,184例患者无 ST段压低或有<1 mm的 ST段压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2例患者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ST段压低≥1 mm组中22例患者(31%)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48例患者(69%)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ST段压低<1 mm组中40例患者(22%)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144例患者(78%)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P=0.25)。ST段压低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75%,31%,78%。校正 TIMI危险评分前和校正后均未发现≥1 mm的ST段压低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有相关性。结论快速房颤时的ST段压低不能可靠预测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冬病夏治”方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思路探讨

    冬病夏治是源于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一种治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已久,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特点与慢性肺病相似,采用“冬病夏治”方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方便易行,应该深入开展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明;孙彦琴;刘新灿;唐荣欣;朱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严世芸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频率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共收集严世芸教授门诊医案835份,通过 SQL server 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和频数表。严教授共用中药277种,高频率为96.77%,低频率为0.12%。低频药共219种,所占比例大,占使用中药的79.06%;中频药次之,共34种,占使用中药的12.28%;高频药少24种,占使用中药的8.66%。

    作者:黄国毅;郭美珠;严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46例 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rhBNP 治疗;对照组2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尿量及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rhBNP治疗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王如珠;朱莉;殷屹岗;林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血糖及胰岛素干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与空腹血糖(FBG)水平的关系,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对 hs CRP变化的影响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住院的78例既往无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据入院即刻或第二天空腹血糖水平分为 A 组(FBG≤6.1 mmol/L)20例、B 组(FBG 6.2 mmol/L~11.1 mmol/L)36例、C组(FBG>11.1 mmol/L)22例,检测各组血hs CRP水平,将血糖升高共58例,随机分为D组(普通治疗组,血糖控制在6.2 mmol/L~10.0 mmol/L)和 E组(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 mmol/L~6.1 mmol/L),检测各组 hs CRP 水平,对各组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不全(LVF)、心源性猝死(CD)、恶性心律失常、低血糖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 组、B组、C组 hs CRP水平逐渐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392,P<0.01)。治疗后强化降糖治疗组严重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猝死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 hsCRP 水平下降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 FBG水平升高,AMI患者的hs CRP水平亦升高。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降低血hs CRP水平,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 AMI的炎性介质有关。

    作者:保彦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以进行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目前常见的导致老年人痴呆的原因。目前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AD的药物主要是用于改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AD的进程,在寻求 AD的病因治疗上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作者:何章;胡为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脾调心法,穴取灵台、神道、百会、气海、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对照组电针双内关穴,均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1疗程后观察动态心电图早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病情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7%(23/33)和37.5%(1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锐;魏希进;管琳;王健;李永春;田利军;郭丽;崔华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诊高龄老年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收治高龄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2年经我院急诊确诊老年性肺栓塞患者19例,将其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9例及对照组(年龄65岁~79岁)10例,两者在危险因素、临床资料、诊断与治疗措施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危险因素,高龄组仅卧床指标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脑卒中、2型糖尿病等未见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两组在性别、临床症状、D 二聚体、PTCA充盈缺损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措施上两组患者无特殊差异。结论高龄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繁杂,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其误诊率高,应引起一线医师重视。

    作者:张艳敏;冯强;陈惠敏;薛俊红;李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窖蛋白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胞膜窖(Caveolae)是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囊状小凹结构,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及信号传递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由醇类、鞘磷脂及蛋白质组成。窖蛋白(Caveolin)是Caveolae的重要结构蛋白和标记蛋白,通过脚手架区域将特异性信号受体募集在Caveolae上,将胞外信号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其参与的细胞过程有小泡运输、胆固醇平衡、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等。目前已发现的Caveolin家族成员有3类,Cav 1,Cav 2,Cav 3,这三类蛋白质在心血管系统广泛存在。细胞类型特异性研究表明 Caveolae蛋白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Caveolin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静静;赵建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阐述心血管病疾的西医及中医治疗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及发展趋势,认为中西医结合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贾建国;李廷荃;化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CTA低剂量低碘浓度迭代重建的临床应用

    目的:在保证冠脉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低剂量、低碘浓度结合迭代重建(IR)技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 A组(30例,低碘浓度270 mgI/mL 对比剂+低管电压100 kVp+SAFIRE算法重建图像)和B组(30例,传统的370 mgI/mL对比剂+120 kVp+FBP 算法重建图像)。比较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图像 SNR、图像CNR、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用量等。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图像 SNR及CNR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ED分别为(2.49±0.55)mSv、(3.86±0.57)mS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6,P<0.05);A组碘用量较B组降低了27%。结论冠脉 CTA 使用迭代重建技术、低浓度(270 mgl/mL)对比剂和100 kV管电压,与不使用迭代重建技术、传统浓度(370 mgI/mL)对比剂和120 kV管电压扫描相比,获得的图像质量无差异,但前者的辐射剂量及碘用量比后者显著降低。

    作者:王振玉;武志峰;赵馨;鄂林宁;吴山;王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3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脑中风后呃逆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脑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辛善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蛋白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蛋白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广安门医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心内科住院及2012年-2013年体检科查体的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为1组,60岁~79岁为2组,40岁~59岁为3组,<40岁为4组;比较各组间血清总蛋白的情况。结果各组血清总蛋白比较:1组[(64.80±6.89)g/L]<2组[(70.10±6.03)g/L]<3组[(73.75±3.92)]g/L<4组[(75.17±3.96)]g/L;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舒张压、乳酸脱氢酶、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总蛋白影响因素。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水平较其他年龄组低,受年龄、舒张压、乳酸脱氢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因此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中,对血清总蛋白的观察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魏艺;王欢;胡元会;耿彦婷;宋庆桥;褚瑜光;肖响;孟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为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2013年)、万方数据库(2000年-2013年)、维普数据库(2000年-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年-2013年),结合手工文献检索的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2型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136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

    作者:马文艳;陈还珍;刘亭亭;忽海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瑞舒伐他汀对离体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离体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冠状动脉灌流法,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离体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及 L NAME和钾通道阻断剂对其舒张作用的影响。结果瑞舒伐他汀可浓度依赖性舒张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大鼠离体冠状动脉。L NAME及钾通道阻断剂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舒张冠状动脉,其作用与氧化亚氮(NO)及钾通道有关。

    作者:晋月萍;苏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桡动脉穿刺套件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桡动脉穿刺套件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对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选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20例,随机分为 A组(Cordis 公司的空心针桡动脉穿刺套装)和 B组(Terumo 公司的套管针桡动脉穿刺套装)。记录两组成功穿刺所需时间、穿刺成功率、鞘管置入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 B组成功穿刺所需时间分别为(4.02±0.36)min和(3.85±0.42)min(P<0.001)。两组在血管穿刺成功率、鞘管置入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痉挛、前臂拔管前血肿和3 d内所有血肿、穿刺部位渗血的发生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在拔管时发生迷走反射。结论两种穿刺套件均可安全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Cordis公司的桡动脉穿刺套件增加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时间,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明;谢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肠内营养液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的影响,使用两种肠内营养液后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情况。方法42例使用肠内营养的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混悬液组(TPF)21例,肠内营养乳剂组(TPF)21例。观察比较两组使用营养液前后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及出现消化道的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增高,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肠内营养均出现不同的消化道症状。结论两者均可适用于颅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但对消化道反应并发症的控制不同。

    作者:葛立峰;段虎斌;孙建林;郝春艳;李涛;高刘民;穆慧斌;郭剑;崔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第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通知

    为了交流微循环相关领域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为从事微循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学者与中医药研究的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定于2014年10月11-13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会议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承办。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肿清除术后高压氧联合施普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血清S100β的变化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高压氧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商品名:施普善)的临床疗效和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变化。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单纯高压氧组25例及高压氧联合施普善组25例。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评估3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 ELISA方法测定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观察3组的脑损伤恢复情况及预测预后。结果单纯高压氧组和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高压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对照组、单纯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单纯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单纯高压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用高压氧联合施普善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作者:郭大志;胡慧军;吕艳;张禹;孟祥恩;潘树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Exendin 4在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 1)受体激动剂 Exendin 4(Ex 4)在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缺血组(MI);Ex 4+缺血组(MI + Ex 4);5羟基葵酸+ Ex 4+缺血组(MI Ex 45 HD);5羟基葵酸+缺血组(MI 5 HD)。各组在制作 MI模型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Ex 4+5 HD、5 HD预处理。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缺血30 min内各组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发生率、VT+VF持续时间、发生次数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结果 Ex 4显著减少大鼠心肌缺血30 min发生率(P<0.05);与心肌缺血组比较,Ex 4可以有效减少室速+室颤的持续时间、发生次数和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有关(P<0.05);5 HD可以有效消除 Ex 4减少室速+室颤的持续时间、发生次数和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有关(P<0.05)。结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Ex 4有效减轻大鼠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而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与线粒体KATP通道的信号转导相关。

    作者:张凯;彭碧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常见合并症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及其合并症的发病。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患者90例,分析其辨证分型及其出现的合并症。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阴阳两虚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及冠心病为主,其次是低血糖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均合并症阴阳两虚>气阴亏虚>阴虚内热>湿热困脾,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证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气阴两虚型多,阴阳两虚型少;伴有多种合并证,并多有致残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王洁;杨志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