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何章;胡为民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现状, 研究进展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以进行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目前常见的导致老年人痴呆的原因。目前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AD的药物主要是用于改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AD的进程,在寻求 AD的病因治疗上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阿米洛利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米洛利(amiloride)发挥药理学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一些离子通道如 Na+/H+交换器(NHE),酸感受离子通道(ASICs),Na+/Ca2+交换泵(NCX)等实现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阿米洛利可有效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癫痫、偏头痛等发作时造成的酸中毒、Ca2+超载、兴奋性毒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有望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作者:杨飞飞;李光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严世芸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用药频率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应用中医门诊电子病历共收集严世芸教授门诊医案835份,通过 SQL server 软件编制了用药频率表和频数表。严教授共用中药277种,高频率为96.77%,低频率为0.12%。低频药共219种,所占比例大,占使用中药的79.06%;中频药次之,共34种,占使用中药的12.28%;高频药少24种,占使用中药的8.66%。

    作者:黄国毅;郭美珠;严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3次/日,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改善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供血,缓解胸痛症状,是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有效中成药。

    作者:徐廉;邓昭美;孙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52例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同期86例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如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与随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NSTEMI组女性、糖尿病、心绞痛病史及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患者比例高于 STEMI 组(P<0.05)。NSTE-MI组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率、高度狭窄率及侧支循环率高于 STEMI组(P<0.05)。NSTEMI组住院不良事件中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发生率较低,再发心绞痛发生率较高,随访半年内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 STEMI组(P<0.05)。结论 NSTEMI 多发生于高龄人群,女性多见,合并糖尿病、心绞痛病史及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者比例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多见,常有侧支循环,随访半年内预后差。

    作者:张莎;高宇平;吕吉元;李学文;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炎性信号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其中炎症反应是导致缺血后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故阻断炎性信号通道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靶点。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信号通道及目前各种作用于信号通路上的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裴雯雯;董莎;刘瑞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23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脑中风后呃逆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刺络疗法治疗脑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辛善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46例 STE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rhBNP 治疗;对照组2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尿量及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rhBNP治疗STEMI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王如珠;朱莉;殷屹岗;林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止颤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异动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止颤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异动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按原剂量服用美多巴,同时口服止颤汤;对照组按原剂量服用美多巴,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动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日常活动积分、异动症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止颤汤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异动症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症状。

    作者:黄宁静;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阐述心血管病疾的西医及中医治疗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及发展趋势,认为中西医结合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优选方法。

    作者:贾建国;李廷荃;化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以进行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目前常见的导致老年人痴呆的原因。目前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AD的药物主要是用于改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AD的进程,在寻求 AD的病因治疗上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作者:何章;胡为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细胞外酸性环境对大鼠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的影响及其与钾通道阻断剂的关系

    目的:观察细胞外液酸化对大鼠离体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的作用,并探讨钾通道阻断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 Pow-erLab和DMT微血管环张力记录系统,观察细胞外液酸化对大鼠离体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的影响。观察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阻断剂4 AP(0.3 mmol/L、1 mmol/L)、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阻断剂 Gli(0.003 mmol/L、0.01 mmol/L、0.03 mmol/L)、钙激活钾通道(KCa)阻断剂TEA(1 mmol/L、3 mmol/L)对浴液 pH 值梯度改变(7.2、7.0、6.8、6.6)时大鼠离体冠状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①静息状态下,随pH值梯度降低,大鼠冠状动脉环张力逐渐增高,其大收缩率分别为(4.51±1.48)%、(42.74±8.32)%、(80.18±5.63)%、100%。②4 AP 0.3 mmol/L在 pH6.6时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为大收缩的(85.85±6.61)%;4 AP 1 mmol/L在 pH7.0、pH6.8、pH6.6时均能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15.39±9.68)%、(42.06±12.81)%、(55.75±15.66)%。4 AP 对 pH 值梯度降低引起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有抑制作用。③Gli 0.003 mmol/L在 pH6.8、pH6.6时增强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114.12±15.62)%、(120.24±13.78)%;Gli0.01mmol/L在pH6.8、pH6.6时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56.19±3.98)%、(59.07±5.52)%;Gli 0.03mmol/L在pH6.8、pH6.6时减弱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46.19±8.64)%、(29.73±6.12)%。Gli对 pH 值梯度降低引起大鼠冠状动脉环收缩的作用呈双向性。④TEA 1 mmol/L在 pH7.0、pH6.8时增强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68.37±17.77)%、(103.22±10.27)%;TEA 3 mmol/L在 pH7.0、pH6.8、pH6.6时增强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幅度(P<0.05),其大收缩率分别为大收缩的(64.97±11.79)%、(119.32±17.81)%、(134.77±18.20)%。TEA 对pH 值梯度降低引起大鼠冠状动脉环的收缩有增强作用。结论酸中毒时,随细胞外环境 pH 值梯度降低,大鼠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逐渐增高。该收缩可能与KV通道、KATP通道、KCa通道的开放或关闭有关。

    作者:李江涛;刘宇;牛龙刚;崔丽娟;侯晓敏;李金艳;郭永强;张明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万邦信诺康”杯银杏叶滴丸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通知

    一征文内容:1.银杏叶滴丸用于治疗胸痹、中风的观察;2.银杏叶滴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观察;3.银杏叶滴丸用于治疗脑梗死、痴呆的观察;4.银杏叶滴丸在中老年病中的其他应用观察;5.银杏叶滴丸的作用机制研究;6.银杏叶滴丸临床运用综述。二征文要求1.论文重点突出,科学性强,数据准确,综述文章不超过5000字,研究论文不超过4000字,另附300字~500字摘要1份,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如属综述、总结报告、理论探讨方面的文章,其摘要应将主要内容表述清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肿瘤卒中和单纯性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肿瘤卒中及单纯性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出血病例40例(包括脑肿瘤出血及单纯性脑出血各20例),行 MR T1WI、T2WI、CE MR、SWI检查,分析 SWI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脑肿瘤出血病例中,3例出血完全覆盖肿瘤实质者未见明显强化,17例可见不同程度强化;SWI扫描17例病变周围或局部可见粗细不等、迂曲的低信号血管影,3例未见血管低信号。单纯性脑出血病例中7例未见明显强化,13例边缘可见轻度强化;SWI检查示20例均未见明显肿瘤血管样低信号。结论在常规 MR平扫的基础上,应用 SWI扫描与增强扫描联合,可以提高脑肿瘤出血与单纯性脑出血的鉴别诊断正确率。

    作者:尚卫华;张辉;王效春;吴晓峰;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颅多普勒对比CT动脉血管成像对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对比CT动脉血管成像对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于发病24 h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和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用于评价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状况,以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 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颈内动脉的检查结果中,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99.2%、97.8%。椎基底动脉的检查结果中,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6%、99.4%、96.0%。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相符率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96.0%、大脑前动脉94.1%、颈内动脉虹吸部100.0%、颈内动脉终末端94.4%、大脑后动脉81.8%、双侧椎动脉86.4%、基底动脉84.6%。结论颈内动脉检查时,可首选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检查时,可首选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可显著提高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13K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13K Akt)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成年 SD大鼠40只,按随机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七氟醚预处理+抑制剂 LY294002组(S+LY组)和溶剂组(DMSO 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灌注24 h后取大鼠海马组织,光镜下观察各组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的 Akt 表达,TUNEL 法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 )。结果与C组相比,其余4组AI、p Akt指标表达均增加(P<0.05),与IR组相比,S组AI表达降低显著(P<0.05), p Akt表达明显增加(P<0.05),S+LY组及DMSO 组AI和P 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 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杨华丽;韩冲芳;周晓辉;雒珉;王晓鹏;张建文;张卫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逍遥二仙汤治疗绝经后冠心病伴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逍遥二仙汤治疗绝经后冠心病伴抑郁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逍遥二仙汤,每日1剂,疗程8周。评价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血清5羟色胺(5 HT)。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E2,5 HT 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FSH、LH 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逍遥二仙汤治疗绝经后冠心病伴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刘元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稳定斑块内形成易损血管机制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内不成熟新生血管促进易损斑块发生、发展。从周细胞募集入手,综述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不成熟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庞晓丽;胡先同;姜希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与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 A组(40例)、B组(43例)、C组(42例)3组,分别给予 A组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10 mg/20 mg)、B组辛伐他汀40 mg、C 组辛伐他汀20 mg,均每晚顿服,共治疗12周,观察其调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LDL C/HDL C均呈下降趋势(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A组TC、LDL C降低水平较B组明显(P<0.05);B组TC、LDL C降低较C组明显(P<0.05);A组TC、LDL C、TG降低水平较C组明显(P<0.05);观察期间3组均无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较辛伐他汀的调脂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

    作者:薛云云;韩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核转录因子κB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 (NF κB)在动脉粥样硬化(AS)缺血性脑卒中(CIS)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48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40只),后者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然后再被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0.5 h、6 h、12 h、24 h组,上述各组大鼠均为8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 NF κB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组与假手术组比 NF κB表达也有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了,其中NF κB在持续缺血6 h组达到高峰。结论 NF κB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后引起的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乔彬峻;段虎斌;皇甫斌;范益民;杨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瑞舒伐他汀对离体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离体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冠状动脉灌流法,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离体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及 L NAME和钾通道阻断剂对其舒张作用的影响。结果瑞舒伐他汀可浓度依赖性舒张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大鼠离体冠状动脉。L NAME及钾通道阻断剂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舒张冠状动脉,其作用与氧化亚氮(NO)及钾通道有关。

    作者:晋月萍;苏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