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方式治疗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李林忠

关键词:加压钢板,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效果
摘要:目的 对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患有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7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加压钢板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患有严重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没有太大的差异,患者在治疗后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反跳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中毒反跳是指急性有机磷中毒症状缓解数日至一周后病情突然急剧恶化,重新出现有机磷急性中毒的症状,甚至发生肺水肿或突然死亡[1].作为有机磷中毒的第二个死亡高峰,临床的有效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对降低其致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有机磷中毒反跳发生的原因,通过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发现反跳的先兆症状,实施紧急治疗,从而达到有效避免反跳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本文对我院曾救治的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粟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牙本质小管封闭剂预防活髓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牙本质小管封闭剂预防活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防治疗效.方法:选白本院100例患者296颗基牙随机分为两组,牙本质小管封闭组150颗基牙用氟保护漆治疗,氟化钠甘油组146颗患牙用75%氟化钠甘油治疗.结果:两实验组对比,牙本质小管封闭剂组有效率为94.56%,氟化钠甘油组有效率为81.32%,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对活髓牙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如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中医理论研究的目是了解中医理论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中医理论既包括抽象的基础理论、独到的诊疗技术,同时现代医学的知识也应包含于其中.传统中医理论研究和应用在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中医理论和内容应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注重临床的应用.

    作者:阴元资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结合常年的临床工作实际,探讨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温瑾;张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药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肠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中药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后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中药治疗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人全面恢复.

    作者:苏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维生素E心血管内科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维生素E在心血管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做了认真细致的归纳与总结,对于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后提出作为内源性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籍少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2例临床观察

    引起跟底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病变范围可日益扩大,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预后疗效差,单靠西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甚满意[1].我科自2008~ 2011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患者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霞;邢志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临床联合用药方案的定量设计

    目的:探讨寻找一种能指导制定临床联合用药佳方案的定量设计方法.方法:药房医师从临床实际出发,以临床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为例,使用三种药物,按不同剂量联合使用,用权重方法,以平均剂量为标准,通过血红蛋白升高情况来观察药物作用强弱及分析三种药物相互间的作用情况.结果:血红蛋白的升高情况在各种联合用药方案中有明显差异(P<0.05),药物1、药物2的作用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中占主要地位,药物3对于药物2是拮抗作用,药物3对于药物1是促进作用.结论:本试验所采取的权重定量设计法能有效地分析出各种药物在临床联合用药中的地位,药房医师可以通过此法调整主要药物及从属药物的匹配关系,构成新的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医师用药.

    作者:王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

    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专科医院,收治各种传染病,以传染性肝炎及传染性肺结核居多.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和影响职业防护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防护能力,减少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我们于2011.4月对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工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明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血管性头痛的有效方法.方法:19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取风池、颔厌、百会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0例口服西比灵片治疗,疗程均为24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穴注风池、颔厌、百会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12例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资料.结果:通过采取解痉、镇静、降压、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改善情绪等有效措施,112例患者中98例痊愈出院,占87.5%;12例遗留高血压疾病患者给予带药出院,在门诊规范治疗;未见孕产妇死亡,但在治疗过程中围生儿死亡5例,其中死胎2例,死产2例,新生儿死亡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AMA总分与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孕期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丽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胃肠道间质瘤9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指导临床实践中该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92例患者中45例为良性间质瘤,21例为潜在恶性肿瘤,26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患者出现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患者因为出现转移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以良性病变为主,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患者可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巩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处理探讨

    腹股沟区因有丰富的淋巴结及淋巴管,成为了下肢淋巴回流的重要引流途径.因此在该区域的手术一旦破坏了正常的淋巴回流,极易引起切口淋巴漏的发生.腹股沟区外科术后并发淋巴漏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治疗费用大为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腹股沟区淋巴漏有继发切口和移植物感染的可能,甚至可能导致截肢、乃至危及生命的危险.如何有效地治疗腹股沟区切口淋巴漏成为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2005年-2009年我院采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共处理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1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化

    近年来,我国越加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护理工作中占重要位置,是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保证了中医护理的质量.当前,我国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多数病人不愿意采用中医治疗力方法,而选择西医护理方法.本篇文章中,笔者针对当前我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及分析,从中找出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尹蓉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双程序核查,杜绝手术部位错误的体会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疗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在劳动强度大,身心疲劳的情况下,稍有疏忽,手术部位错误就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手术室在执行国家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医院特别制订了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通过一年多来手术室执行双程序核查手术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体会深刻,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丽;刘建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温胆汤加味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病23例临床疗效研究

    观察用温胆汤加味治疗返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吞咽梗阻泛恶,胸膈脘部灼热患者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温胆汤加味,每日一剂,疗程16天.观察治疗前后吞咽梗阻泛恶,胸膈脘部灼热情况以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返流性食管炎是因痰湿郁阻,蕴结食道的证型,治疗组有效率为60.86%,对照组有效率为39.1%,两组随机统计数据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温胆汤加味治疗可明显改变返流性食管炎症状体征.

    作者:张先华;刘光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药店的营销策略及意义

    药店营销是指药店为了获得利润及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寻找、发现并预测药店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以药品为中心的健康产品、以药学服务为中心的健康服务、以用药信息为主的健康信息,并采取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使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药店消费者的需求.

    作者:孔晓丽;王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30例)和利巴韦林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天,两组均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疱疹消失时间,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均< 0.01).结论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印志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关于198例消化性溃疡的综合防治浅析

    目的:通过以药物治疗为主以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自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结果:采用综合治疗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柴峰;于忠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探讨中药炮制与辅料的关系

    生药要经过一系列辅料(固体和液体)炮制后方可安全、有效地人药使用,辅料对中药炮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质量优劣和临床使用.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