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少维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预防以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4月到2010年4月期间来本院行腹部外科手术并出现腹胀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此采取了常规预防腹胀方法与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可选择采用促动胃肠动力的药物如:(1)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25-1.0mg每次,一天三次;(2)静脉滴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一次10-20mg;(3)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每次,一天一次;(4)口服西沙必利片,5mg每次,一日三次;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检测两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时间.结果:术后首次腹胀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时间为(64.3±7.27)h,对照组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时间为(95.5±8.78)h,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精心的护理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腹胀临床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维存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护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衡量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严重威胁到护理安全.为避免类似不良事件的反复发生,持续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根源分析,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本文探讨了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得出了根本原因分析法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有效保证这一结论.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复合麻醉与氯胺酮单药麻醉效果,探究复合麻醉在门诊短小手术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于我院住院及门诊手术病人100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并进行试验对照试验,对比试验结果;结果: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复合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较单用氯胺酮麻醉患者稳定,术中苏醒、肢动及术后精神症状较单药麻醉发生率小.结论:两药在联合应用时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充分发挥各自优点,减轻副作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史传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妇科恶性肿瘤是妇女常见的肿瘤,而满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需要则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方法,探讨了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影响,进而指出了妇女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的具体需要.
作者:陈晓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简称:甲减性心脏病)误诊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4例甲减性心脏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在首诊或首诊及复诊时被误诊18例,占75%.结论 甲减性心脏病容易误诊为其他心脏病,提高临床医生对甲减性心脏病的认识,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可有效防范误诊.
作者:张景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8年01月-2011年01月间162例进行了腹部外科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康复日程明显提前.结论:术后应加强各方面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翟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常表现为内分泌异常以及无排卵型功血,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变化等[1].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阴道不规则的严重出血,并诱发休克,贫血和感染等.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传统的中药毒副作用较少,而且被广泛的用于月经不调的治疗[2],因此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柳超娟;冀会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室性心律失常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均明显纠正,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不仅能明显纠正室性心律失常,且无常用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尹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及多次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出现正气虚损,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饮食不振、食而腹胀、便溏或便秘等.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在放疗、化疗等有效的抗癌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们观察的39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胆结石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水平.方法笔者在较长的医疗临床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有此中医的所长是西医的所短,有此西医的所长也正是中医的所短,这就提供了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结果 中西医结合,就按照特点理论取长补短,相互利用,共同提高.结论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胆结石症,能对病和病人的认识更正确,更全面具体,更客观,能达到诊断准确,疗效高、见效快、花钱少、痛苦小的目的.
作者:曲比知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6~2011.6我院79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采用规范性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79例中9例(11.39%)发生肺部感染,除2例(为院前感染)死于脑干功能衰竭,余感染均得到及时控制.9例中3例为院前感染,另6例(7.59%)合并有严重双侧肺挫裂伤及入院前误吸诱发肺部感染.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规范性护理,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宏梅;王学蛟;王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失眠是一种睡眠质量达不到正常需要的主管感觉体验,常表现为人睡困难、易醒、早醒.据统计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失眠病症的困扰.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本文从引起失眠的因素到失眠的不良后果以及失眠的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着重论述了失眠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法,从而改善和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孔晓丽;王玉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指导临床实践中该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92例患者中45例为良性间质瘤,21例为潜在恶性肿瘤,26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患者出现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患者因为出现转移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以良性病变为主,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患者可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巩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肠内营养护理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均增高,无1例出现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崔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近年来,肿瘤有关的资料很多以中药治疗及其有效成分作为研究的重点,其中又特别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为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主要抗肿瘤机制是能有效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血管增长等,本文通过对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药理机制做相应的研究分析,探讨中药对抗肿瘤的有关作用机制及有效成分应用于临床中的相关参考依据,针对目前应用中药进行抗肿瘤的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李乃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病62例临床资料,整理手术方法与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各手术式的效果对比.结果:本组62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结石的性质和大小,结合临床实践采取了不同方式的手术方案,34例患者采用胆囊切除,其余患者采取微创纤维胆道镜.62例患者手术后随访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疗效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操作有着密切关联,并且术后疗效良好.
作者:王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疗效分析,提出可行的治疗措施.方法:对732例肺炎患儿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学检测MpIgM,CpIgM,总结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疗效.结果:其中237例肺炎患儿MpIgM及CpIgM阳性,并将237例Mp、Cp感染的患儿均采用退热止咳化痰对症治疗同时予以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中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和临床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Mp的疗效明显优于Cp(P<0.01).对Mp及Cp组组内疗效比较大年龄组明显高于小年龄组(P<0.01).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外科急性腹痛简称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外科常见病症,其发病急、变化快、病种多样,如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甚至死亡[1].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为医生提供早期疾病演变的信息,使疾病得到及时处理,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多年临床护理经验并结合相关报道,现将相关观察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童付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高压氧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高压氧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氧治疗是在高气压密闭的环境下进行,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会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出现担忧、不安心理,从而产生恐惧、焦虑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耐心的心理护理,对提高高压氧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患者及时实施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有益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而且提高了高压氧的治疗效果.
作者:卢燕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药师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其重要性不容置疑,本文强调临床药师自身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满足临床需要”做好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卜晓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