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
通过对85例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可达93%.
作者:柴峰;于忠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肠内营养护理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均增高,无1例出现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崔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0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腹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116例,超声诊断正确106例(符合率约91.3%),漏诊10例,误诊5例.非阑尾炎24例,20例超声诊断正确,4例超声仅提示间接征象.结论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前,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越来预高,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科,是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主要来源于医疗实践,通过以往医学家积累下来的治疗经验,从实践中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治疗水平,形成系统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随着内科临床在医疗事业的地位逐渐上升,内科被引入高校的教学研究中.虽然高校为社会培养了较多的内科人才,但是很多内科专业的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仍较低,不能有效地为病人进行诊治,阻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
作者:朱于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常表现为内分泌异常以及无排卵型功血,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变化等[1].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阴道不规则的严重出血,并诱发休克,贫血和感染等.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传统的中药毒副作用较少,而且被广泛的用于月经不调的治疗[2],因此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柳超娟;冀会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加味瓜篓薤白汤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加味瓜篓薤白汤在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加味瓜篓薤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两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加味瓜篓薤白汤治疗的观察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瓜篓薤白汤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杏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以1例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药师与医师密切配合,参考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之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对该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包括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监测和患者的用药教育等.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合理的治疗.
作者:卜晓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08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加强对围术期的护理,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术后1年随访无1例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考察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结果:黄芩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百分比高的是炒黄芩,为24.12%,其次酒炒黄芩15.73%,再者蒸黄芩为11.30%,黄芩炭9.91%,低的是焦黄芩为8.75%;黄芩炮制品中总糖含量百分比高的是炒黄芩,为27.41%,其次酒炒黄芩24.67%,再者蒸黄芩为18.23%,焦黄芩为16.65%,低的是黄芩炭,为9.98%.结论: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多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黄芩炭>焦黄芩;总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焦黄芩>黄芩炭;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有影响.
作者:冯桂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10年9月期间住院患者出现的310例不合格标本,回顾标本的采集过程及处理方法,比较不合格标本比例,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结果:病人(50.65%),采集(33.23%)和管理(18.07%)是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主要三方面.结论:影响检验标本的因素有很多,有效控制标本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检验结果正确率.
作者:梁学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药品相关知识知晓度及用药状况的跟踪调查,就如何提高社区老年人药学服务质量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社区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6月社区60-80岁老年患者120例采取用药指导及进行药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定期随访,进行效果跟踪.结果:进行社区药学服务后老年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同、治疗依从性与之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用药服务对提高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辖区内老的人的药学服务.
作者:赵自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及防止其再移位的治疗.方法:采用持续皮牵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16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结果:由于持续皮牵引克服了前臂肌肉的作用,治疗就比较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次移位,降低了患者经济成本,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吕国先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立体像素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影像学中效果对比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3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的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行DSA和CTA检查,比较丽者动脉清晰度、管腔狭窄程度、敏感性、特征型、准确性和侧支循环显示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在动脉清晰度上及轻、中度狭窄两者上相比,CTA比DSA明显要好,但两者都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小腿动脉型中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SA相比,CTA过高估计了狭窄度,存在假阳性.结论现在临床越来越多的应用CTA来进行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等疾病的初步诊断,但DSA仍是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疾病诊断的首选.
作者:王银川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可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患儿越早补充维生素A越能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并可有效的阻止淋巴细胞过度凋亡,缩短病程,对控制病情的反复与迁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专科医院,收治各种传染病,以传染性肝炎及传染性肺结核居多.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和影响职业防护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防护能力,减少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我们于2011.4月对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工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明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巴曲亭—注射用血凝酶在普通外科手术后腹腔渗血应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本科行腹部手术治疗后术后腹腔内出血的住院病人10例,随机分为两组,于分别应用巴曲亭(实验组)及冰肾盐水(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用后渗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用后渗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血量也较少,止血效果好,使用次数少,止血时间快.实验组病人未出现用药相关并发症.结论:巴曲亭—注射用血凝酶局部应用能有效治疗普通外科手术术后腹腔内渗血,疗效确切,未发现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焦伟;李明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及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5月到201 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人剂治疗.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三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能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小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了产后健康教育对产妇、婴儿以及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社区门诊就诊的产妇共98例,其中有18例是接受过产后健康教育产妇访视的,有80例是由于某些个人及家庭、社会因素未接受产后访视的,我们就失访的产妇情况与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的综合情况,随机抽取我们接受过访视的产妇与失访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产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健康教育减少了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婴幼儿的发病率降低、避免了产妇和家属之间的家庭矛盾,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了社区医务人员的自身价值,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满意度.
作者:朱淑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临床在运用中药治病时,常会发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影响到中药的用药安全及疗效,究其毒性发生的原因,大致存在有:品种混用、炮制方法不当、服用过量或长期用药、药物配伍不当、辩证不准等因素.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尿石症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统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症之一.根据结石所在位置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肾和输尿管结石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和尿道结石称为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所占比例较大,约为70%以上.上尿路结石常造成尿流梗阻导致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损害肾组织及其功能.结石、梗阻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促使病变发展.故我们应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可采用药物冲击治疗,体外碎石(ESWL)、输尿管镜取石术及开放手术.我们选取400例上尿路结石采用ESWL治疗,目的分析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作者:吴瞵锦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