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学金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0~12月的门诊处方25430张,利用Excel软件对处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筛选出不合理处方3115张,占所查处方的12.25%,主要表现在处方过度、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用法错误及无适应证用药.结论:尽快制定诸如实施处方点评、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增进药师与医师交流等有效措施来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沈宏萍;岳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分级护理是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后,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本文对我国分级护理制度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分级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呼吁医学界要进一步完善了现行的分级护理制度.
作者:严秋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盲人按摩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盲人按摩教学,笔者认为应当做好语言交流、教学示范、练习指导、心理工作、社会交流五方面的工作.
作者:范圣华;许遵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患者支气管痉挛病因及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对17例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发生支气管痉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吸烟、麻醉药物及麻醉操作均可诱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常规对症治疗可缓解支气管痉挛症状,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控制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麻醉药物剂量、用法,改善麻醉操作水平,适时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可降低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患者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
作者:宫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左房置管输注儿茶酚胺应用于先心合并重度肺高压术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的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术后经左房管输注儿茶酚胺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左房管留置时间为1~5d,均经左房管输注儿茶酚胺类药物,期间未发生气栓、堵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拔管后未见心内异常.12例患者均顺利转出监护室.结论 采取经左房管替代中心静脉置管输注儿茶酚胺是先心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后的有效给药方法,但需要加强置管护理才能有效防治不良事件发生,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能否顺利渡过围术期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缬沙坦与左卡尼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在进行血液透析前2周维持服用缬沙坦80~160mg,1次/d,左卡尼汀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3次/周,对照组不设预防用药,两组在出现急性左心衰的时候均给予相同的抢救措施,并且实施紧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死亡率,有效率,血压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急性心力衰竭控制有效率可达93.8%,死亡率控制在21.5%,血压控制在160-192/1 05-128mmHg.结论 1.使用缬沙坦联合左卡尼丁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2.配合紧急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快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卢小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根据医疗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乡镇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从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曹国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引起跟底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病变范围可日益扩大,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预后疗效差,单靠西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甚满意[1].我科自2008~ 2011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患者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霞;邢志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如何护理长期卧床患者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40例,另一组为强化护理组,共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从患者入院当天观察至治疗后两个月,观察判断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常规护理组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病率为17.50%,强化护理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2.50%;强化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任玉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后,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这对无偿献血者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血站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普及,也给档案资料管理的安全问题注入了新的特点和内容.
作者:解京泉;袁远;韩秀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高压氧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高压氧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氧治疗是在高气压密闭的环境下进行,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会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出现担忧、不安心理,从而产生恐惧、焦虑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耐心的心理护理,对提高高压氧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患者及时实施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有益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而且提高了高压氧的治疗效果.
作者:卢燕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由各种原因而造成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静脉阻塞,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受累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眼视力易于受损甚至因并发症而致盲[1].目前对其治疗无特效方案,因此积极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血塞通联合激光治疗50例患者,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霞;管亚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考察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结果:黄芩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百分比高的是炒黄芩,为24.12%,其次酒炒黄芩15.73%,再者蒸黄芩为11.30%,黄芩炭9.91%,低的是焦黄芩为8.75%;黄芩炮制品中总糖含量百分比高的是炒黄芩,为27.41%,其次酒炒黄芩24.67%,再者蒸黄芩为18.23%,焦黄芩为16.65%,低的是黄芩炭,为9.98%.结论: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多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黄芩炭>焦黄芩;总糖含量排列顺序为:炒黄芩>酒炒黄芩>蒸黄芩>焦黄芩>黄芩炭;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有影响.
作者:冯桂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巴曲酶、银杏达莫、阿托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84例,按住院单双日分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42人.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3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给予巴曲酶首剂10U静脉滴注,第2、3天各5U静脉滴注,共3d,常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拜阿司匹林100mg/d,疗程14d.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肝肾功能,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巴曲酶、银杏达莫、阿托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适用于进展性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珂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汇总2007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肝外伤患者20例,其中16例采取了手术治疗,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20例肝外伤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其中16例患者(占比80%)手术治疗,死亡1例,其死亡原因是由于早期失血性休克造成,其余15例全部治愈.4例患者(占比20%)非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在正确的判断与诊断的前提下,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式,更加安全有效.面对于大部分严重肝外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安全系数更高,手术处理时止血、清创、引流是其关键.
作者:袁建毛;高泉根;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对食道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在27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重点加强引流管,减压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同时做好饮食调节病情观察.结果 27例食道癌手术患者临床治愈23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 为了保证手术疗效,促其伤口愈合早日康复,细心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术后痊愈的关键.
作者:高云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高位结扎剥脱术.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手术瘢痕影响美观.1999年开始报道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微创外科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EVLT治疗的原理是激光光纤与静脉壁紧密接触,将激光能量传送到静脉壁,引起静脉壁破坏,导致静脉壁增厚、收缩、纤维化,终静脉腔闭合.我们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本科应用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50例,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朱学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百日咳片联合阿米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三嗪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腭后区及舌后区压力分别为(8.39±2.91)hPa、(8.96±2.83)hPa,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73±2.31)次/h.研究组上呼吸道压力及慢性气流受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日咳片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战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在刮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40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单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120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法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达到T6时间,高麻醉平面的到达时间、运动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刮宫产术中较好的麻醉方式,能够较快的达到运动及感觉的阻滞效果,达到高麻醉平面,有较好地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长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妊高征患者麻醉评分,优:17例,良:3例.麻醉5~10min血压波动大,通过调整输液情况,适当用药可以纠正.手术时间为23~68 min;全部孕妇术后均顺利康复.新生儿Apgar评分>7分15例,6~7分4例,<6分1例.结论:硬膜外麻醉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有利于母婴安全,应注意麻醉处理中应加强监护,适当维持循环稳定和呼吸通气.
作者:格绒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