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

朱学鹏

关键词: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 高位结扎剥脱术, 静脉高位结扎, 治疗方法, 微创外科, 手术方法, 手术创伤, 手术瘢痕, 疗效满意, 紧密接触, 激光能量, 激光光纤, 恢复时间, 纤维化, 术治疗, 常见病, 术后, 破坏, 美观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高位结扎剥脱术.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手术瘢痕影响美观.1999年开始报道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微创外科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EVLT治疗的原理是激光光纤与静脉壁紧密接触,将激光能量传送到静脉壁,引起静脉壁破坏,导致静脉壁增厚、收缩、纤维化,终静脉腔闭合.我们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本科应用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50例,近期疗效满意.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体会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以婴幼儿期为多见,9个月-20个月为发病高峰[l].热性惊厥主要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多见[2].其不仅可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脑功能,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3].根据患儿的临床经过及特点,将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因复杂性热性惊厥临床经过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延误了早期及时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针对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能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4].本文对我院曾诊治的1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科学地指导临床,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ER、PR、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其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82.2%、71.0%.ER、PR、cerbB-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0),PR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12).结论ER、PR和cerbB-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R、PR和cerbB-2,有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徐日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其中急救护理改革前26例,改革后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改革前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急救护理改革前的26例患者(对照组):治愈9例、明显好转14例、死亡3例,抢救有效率88.5%;改革后的34例患者(观察组):治愈15例、明显好转18例、死亡1例,抢救有效率9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控制患者饮食、持续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灯盏花素口服亚微乳剂的制备研究

    目的 制备灯盏花素口服乳剂.方法 过伪三元相图法以乳剂外观作为标准优选复合乳化剂的组成,再经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处方与制备工艺.结果 本实验采用机械法制备所得的灯盏花素乳剂为性状稳定的乳白色液体.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乳剂稳定、粒径符合亚微乳剂的标准.

    作者:李海刚;周郁斌;袁中文;胡波;陈杰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肠内营养护理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均增高,无1例出现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崔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格列齐特缓释片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每日一次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疗效.方法:8 3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治疗一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脂代谢、低血糖、体重指数及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对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作为起始治疗药物能更利于患者.

    作者:王蜀鄂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时观察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间实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7-70岁之间,其中17例为颅脑重度损伤,19例为呼吸道梗阻,4例为颈椎骨骨折伴高位截瘫所致的呼吸机麻痹.结果:气管切开置管时间为9~ 36天,平均19.5天.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脑疝,其余38例均未发生气管切开并发症,顺利出院,恢复良好.结论:通过术中术后的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观察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从而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居素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27例食道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对食道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在27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重点加强引流管,减压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同时做好饮食调节病情观察.结果 27例食道癌手术患者临床治愈23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 为了保证手术疗效,促其伤口愈合早日康复,细心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术后痊愈的关键.

    作者:高云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关于198例消化性溃疡的综合防治浅析

    目的:通过以药物治疗为主以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自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结果:采用综合治疗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柴峰;于忠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对羊水过少治疗效果.方法:将孕周在28-34周晚期妊娠的60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孕妇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注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所有孕妇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后分别以多普勒超声检测羊水指数(AFI)、脐动脉血流动力及S/D值变化以及对早产、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体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AFI均明显提高(P<0.01),而观察组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6%;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提高AFI值,降低S/D值,改善新生儿出生情况,增加新生儿体重方面,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注射液治疗羊水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红;马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室性心律失常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均明显纠正,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不仅能明显纠正室性心律失常,且无常用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尹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入院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加强护理.结果:经过3h-3d的治疗与护理后,惊厥控制45例,占97.8%.高热缓解至正常者42例,占89.1%;降低在38.5° C以下3例,占6.5%;仍处于39℃以上者1例,占2.2%.原发病临床治愈41倒,好转5例.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并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作者:钱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泻儿康治疗小儿腹泻163例

    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泻儿康根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采取辨病与辨症相结合,配伍选用补、消、健方面的药物来组方治疗小腹泻,获得理想疗效,有效率达98.7%.

    作者:向建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放置于子宫内的长效避孕工具,具有效果好,使用简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我国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高达50%,其使用率占世界节育器避孕总人数的80%.但安放宫内节育器后仍会产生感染、节育器脱落、带器妊娠、节育器断裂或嵌钝以及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特别是节育器异位容易导致子宫穿孔破裂、腹腔盆腔脏器穿孔等严重危害[1].科学的护理在防治宫内节育器异位中有重要作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宫内节育器异位妇女的诊治及护理情况,总结归纳宫内节育器异位常见原因.

    作者:胡文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乳腺良性肿瘤100例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过鉴别诊断及影像学检查已确诊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其中30例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35例确诊为乳腺脂肪瘤,其余3 5例确诊为乳腺纤维瘤,本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包括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切除.结果:本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没有原病灶复发病例,切口恢复较好.结论:进行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要结合患者的病因以及肿块的大小决定手术方式,采取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肿瘤切除,不仅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且切口瘢痕较少.

    作者:张玉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活血化瘀膏外敷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及疗效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由于从静脉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大的药物或反复输液等原因而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相应地日趋增多[1].1990年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颁布的指南中,认为可接受的外周静脉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2].目前临床上患者输注的消肿脱水的药物多为甘露醇、甘油果糖、皂甙类药物,对血管刺激大,极易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对2011年6月-2011年8月收住入本科的因输注各类消肿用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我院制剂中药活血化瘀膏外敷预防,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方法采用改变输液速度来预防,分别评价两组病例静脉炎的发生情况,观察发现使用中药活血化瘀膏外敷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金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剖宫产术后的现代护理理念

    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相对普遍的一种手术,产妇在手术后6~8个星期可以恢复.一般来说,进行剖宫产的母亲比顺产的母亲需要在医院多护理几天才能回家.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早日康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运用现代的护理理念护理术后患者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复方乌贼墨胶囊对小鼠SOD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乌贼墨胶囊对小鼠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小鼠血和组织中SOD的活性.结果 复方乌贼墨胶囊能显著提高小鼠血和组织中SOD的活性.结论复方乌贼墨胶囊具有明显增强SOD活性的作用.

    作者:文凤娥;徐秀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规范化心肺复苏的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规范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90例,就其临床规范化急救护理对治疗结果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79例,占87.8%,有效抢救时间为(32.05±6.37)min.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是否成功和有效与复苏开始的时间、熟练的抢救配合和电除颤时间均具有密切相关性.使患者生存率和生命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曹秋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支气管痉挛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患者支气管痉挛病因及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对17例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发生支气管痉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吸烟、麻醉药物及麻醉操作均可诱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常规对症治疗可缓解支气管痉挛症状,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控制不良生活习惯,调整麻醉药物剂量、用法,改善麻醉操作水平,适时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可降低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患者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

    作者:宫艳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