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兰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是一组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经及言语动作减少,睡眠差为主的要表现的疾病.近年,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目前抑郁症大多采用西药治疗,但副作用较大.中医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心肾不交,气滞血瘀,我们采用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引发的失眠,抑郁症与西药常规抗精神病药,马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乌灵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朱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百日咳片联合阿米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三嗪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腭后区及舌后区压力分别为(8.39±2.91)hPa、(8.96±2.83)hPa,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73±2.31)次/h.研究组上呼吸道压力及慢性气流受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日咳片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战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27例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超声诊断的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27例患者中,出现子宫切口憩室积血23例,子宫切口憩室妊娠4例.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采用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钟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下肢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高位结扎剥脱术.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手术瘢痕影响美观.1999年开始报道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微创外科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EVLT治疗的原理是激光光纤与静脉壁紧密接触,将激光能量传送到静脉壁,引起静脉壁破坏,导致静脉壁增厚、收缩、纤维化,终静脉腔闭合.我们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本科应用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50例,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朱学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以婴幼儿期为多见,9个月-20个月为发病高峰[l].热性惊厥主要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多见[2].其不仅可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脑功能,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3].根据患儿的临床经过及特点,将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因复杂性热性惊厥临床经过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延误了早期及时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针对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能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4].本文对我院曾诊治的12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科学地指导临床,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患者男,10岁,因腰痛、乏力、水肿12天,于2011年2月25日入院.既往有慢性扁桃体炎史.查体:体温38.2℃,血压20/1 3kPa.双眼脸水肿,双侧扁桃体1度肿大,咽部略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肝脾未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肾区压痛明显.双下肢中度凹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胸透,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B超,腹腔可探及3cm移动性液性暗区,尿常规: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血沉80mm/h,入院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入院后经静滴青霉素、口服利尿剂、补充蛋白等综合治疗10天,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复查正常.
作者:张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汇总2007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肝外伤患者20例,其中16例采取了手术治疗,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20例肝外伤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其中16例患者(占比80%)手术治疗,死亡1例,其死亡原因是由于早期失血性休克造成,其余15例全部治愈.4例患者(占比20%)非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在正确的判断与诊断的前提下,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式,更加安全有效.面对于大部分严重肝外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安全系数更高,手术处理时止血、清创、引流是其关键.
作者:袁建毛;高泉根;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加味瓜篓薤白汤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加味瓜篓薤白汤在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加味瓜篓薤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两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加味瓜篓薤白汤治疗的观察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瓜篓薤白汤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杏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彩超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5例宫外孕患者的彩超结果,分析和总结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特征和误、漏诊原因;结果 45例宫外孕患者中输卵管妊娠42例,子宫角1例,卵巢妊娠2例,经彩超确诊42例;结论彩超诊断宫外孕准确率高而且方便,有助于临床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措施的确立.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286例袖式包皮环切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其优势.方法 以1%利多卡因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后,仅切除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皮肤而保留colles筋膜、皮下血管及淋巴管.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水肿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自然,均甲级愈合.结论袖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合理、损伤小、大大减少了术后象皮肿的发生机率,符合微创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王锦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在二氢青蒿素制备β-蒿甲醚的过程中,有10~30%的α-蒿甲醚生成.回收的α-蒿甲醚可以转化为β-蒿甲醚,两次转化后β-蒿甲醚的收率可达到70%.所建立的将α-蒿甲醚差向异构化为β-蒿甲醚的方法可有效提高β-蒿甲醚的制备收率.
作者:俞永浩;王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分成稳心颗粒治疗组及心律平对照组,治疗一个月,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研究观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分别使用稳心颗粒、心律平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组显效率达到50.00%,总有效率为86.67%,而使用心律平的对照组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的疗效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查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组显效率达到53.34%,总有效率为86.67%,而使用心律平的对照组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评估及动态心电图复查结果表明效果优于心律平.
作者:张云翔;陆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指导临床实践中该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92例患者中45例为良性间质瘤,21例为潜在恶性肿瘤,26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患者出现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患者因为出现转移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以良性病变为主,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患者可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巩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盛某,男,85岁,主因四肢无力麻木1年就诊.患者09年3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四肢活动不利、麻木,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具体检查不详,诊断为脊髓炎,治疗用激素等,无明显好转,出院后服用VB1,VB12效果不佳.于2010年3月22日就诊于我院,就诊时患者四肢活动障碍明显,肢体麻木较重,否认贫血等病史,大便干,2日一行,舌红苔黄腻.患者既往体健.查体:发育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IV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适中.
作者:王艳;符利锋;赵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塞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到201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6ml,取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Hcy浓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与非脑梗死患者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中Hcy含量为22.1±5.9 μ mol/L,而对照组患者血浆中Hcy含量为15.9±4.3μmol.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4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8%,而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观察组中重度硬化患者占4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8%.脑梗死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正常者的血浆Hcy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轻度硬化29例,其血浆Hcy浓度为21.6±3.7μmol/L,重度硬化28例,其血浆Hcy浓度为32.9±6.8μmol/L,正常59例,其血浆Hcy浓度为17.2±3.7μmol/L.结论:高水平Hcy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浆Hcy水平变化有助于脑梗死早期干预与治疗.
作者:杨威;王建明;居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于重度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的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植入的儿童能够获得更好的听觉及言语发育,甚至在学龄期达到同龄正常听力儿童的水平.从1987年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报道以来,植入年龄越来越小,目前欧美国家报道的小植入年龄为4月龄,国内报道为12月龄.但同时早期手术也会带来更大的围手术期风险.因此,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对于保证植入手术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我科2003年至10年3月共完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96例,术后随访儿童听觉及言语发育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亚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干预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对羊水过少治疗效果.方法:将孕周在28-34周晚期妊娠的60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孕妇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注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所有孕妇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后分别以多普勒超声检测羊水指数(AFI)、脐动脉血流动力及S/D值变化以及对早产、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体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AFI均明显提高(P<0.01),而观察组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6%;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提高AFI值,降低S/D值,改善新生儿出生情况,增加新生儿体重方面,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注射液治疗羊水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庆红;马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护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衡量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严重威胁到护理安全.为避免类似不良事件的反复发生,持续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根源分析,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本文探讨了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得出了根本原因分析法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有效保证这一结论.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综述了五指毛桃本草、分布、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五指毛桃今后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伟伟;王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