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翔;陆庆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因而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进一步挖掘、继承、发扬、提高这一宝藏,无疑对改变目前人们的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潇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表现为膝关节的肿胀、疼痛、无力和弹响等,后期可导致骨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关节镜在膝关节疾患诊治中应用早,病例数多,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详细论述了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的要点,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祁慧;马晶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汇总2007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肝外伤患者20例,其中16例采取了手术治疗,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20例肝外伤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其中16例患者(占比80%)手术治疗,死亡1例,其死亡原因是由于早期失血性休克造成,其余15例全部治愈.4例患者(占比20%)非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在正确的判断与诊断的前提下,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式,更加安全有效.面对于大部分严重肝外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安全系数更高,手术处理时止血、清创、引流是其关键.
作者:袁建毛;高泉根;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通过以药物治疗为主以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自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结果:采用综合治疗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柴峰;于忠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采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88例患有冠心病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A组患者采用标准采集方法进行CT扫描;B组患者采用低剂量采集方法进行CT扫描.对两组患者检测过程中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的CTDIvol和ED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扫描可以使射线剂的使用剂量显著降低,并且不会对该类患者的诊断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文建;杨秀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维生素E在心血管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做了认真细致的归纳与总结,对于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后提出作为内源性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籍少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前我国连锁药店的总数增长迅速,一批批连锁经营的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并出现了一批知名的药店,但是仍然存在着医药零售企业的相关人才短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药师)不足;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未充分到位,单品管理尚未实现;配送系统不完善,效率比较低下等问题.目前我国出现执业药师紧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人数分布、从业人员水平以及对执业药师岗位的认识都有关系.
作者:李晶;骆金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总结耐药病原微生物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到2011年5月间]从医院感染患者中临床分离的468株病原菌,共培养出细菌386株,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2年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氨苄西林对所有细菌的耐药性高,耐药性均在85%以上;红霉素以及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以及阿米卡星,耐药性均在30%以下;除了万古霉素,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0和15.5%;同样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在临床应当重视病原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片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并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沙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多因暴食辛辣厚味及生冷、饮酒、胆道感染及感冒劳累等诱发.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属中医的“胃脘痛”、“结胸”、“膈痛”等范畴.现将有关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综述如下.庄氏等对152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采用中药清胰饮为主方治疗,治则: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方药组成:柴胡、黄芩、半夏、枳壳、神曲、大黄、川楝各10g,黄连6g,木香、厚朴各6g.
作者:刘志勇;张庭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食管癌放疗病人4153例,发现食管癌并发贲门癌67例,占同期收治病人的1.6%,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和年龄,男40例,女27例,男:女为1.48∶1.年龄41-74岁,平均64.1岁.1.2病程自出现症状至就医时间,一个月以内有14例,2-5个月有46例,半年以上有7例,平均4.6个月.1.3临床表现67例患者均出现进行性咽下不利,13例出现胸骨后疼痛.
作者:杨红杰;张宏毅;张振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侧切牙过小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多由遗传因素决定,该研究结合临床系统讨论侧切牙过小伴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探讨其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40例上颌侧切牙过小病例,根据其临床情况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两种方法治疗,拔牙组20例,采用3种拔牙方式:其一、拔除一个下前牙(8例);其二、上下颌均拔牙,上颌拔12,22代替14、24、下颌拔除34、44(2例);其三、下颌拔除14、24、34、44(8例);非拔牙组20例,根据侧切牙过小程度采用下颌牙减径或上颌侧切牙烤瓷冠修复治疗.结果:通过治疗,40例病例无论是拔牙矫治治疗还是非拔牙矫治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及美观疗效.结论:针对上颌侧切牙过小病例,据其临床条件可选择拔牙或非拔牙正畸矫治等方法综合治疗,两者均可取得健康、美观的疗效.
作者:殷玉祥;顾春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生后1w内的新生儿,大约可见于50%-60%的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若病理性黄疸未经合理治疗,导致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5-7mg/dl时,即可出现肉眼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会导致死亡,而存活者多有后遗症[1].因此,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8例新生儿黄疸的诊治经过,总结新生儿黄疸常见原因及治疗原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宋克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后,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这对无偿献血者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血站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普及,也给档案资料管理的安全问题注入了新的特点和内容.
作者:解京泉;袁远;韩秀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常见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0例常见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癌肿450例,慢性胃炎580例,溃疡145例,息肉21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经过中西结合治疗,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徐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从业人员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影响护理从业人员科研能力的主客观因素,进而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作者:阳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通过对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病例的护理,得出如下体会:宫腔镜电切术是一项新型、微创妇科诊疗技术,大大提高对宫腔内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免受开腹的痛苦.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崔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制备中药复方制剂,咳友薄膜衣片.方法 用胃溶型丙烯酸树脂Ⅳ号作成膜材料,对咳友片进行薄膜包衣.在片芯相同的条件下,与传统的咳友糖衣片进行比较.结果薄膜衣片具有生产效率更高,防潮性更优越,贮存更稳定等优点.结论该方法获得更佳的包衣效果.
作者:梁德荣;蒋伟杰;陈健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通过对85例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可达93%.
作者:柴峰;于忠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相对普遍的一种手术,产妇在手术后6~8个星期可以恢复.一般来说,进行剖宫产的母亲比顺产的母亲需要在医院多护理几天才能回家.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早日康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运用现代的护理理念护理术后患者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可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患儿越早补充维生素A越能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并可有效的阻止淋巴细胞过度凋亡,缩短病程,对控制病情的反复与迁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