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涛
抗菌药的选择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多种细菌性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则导致了不良反应增多和细菌耐药等问题,例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肝菌等,其中有些耐药菌感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所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大程度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到低程度.
作者:杨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盲人按摩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盲人按摩教学,笔者认为应当做好语言交流、教学示范、练习指导、心理工作、社会交流五方面的工作.
作者:范圣华;许遵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医疗工作人员依从性,提高医疗水平.方法:分析导致影响基层医院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针对当前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由于基层医院的手卫生设施有限,及医疗工作者手卫生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至观重要.结论:完善基层医院手卫生设施的建设及加强相关的监管制度的执行,对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钱梅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于重度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的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植入的儿童能够获得更好的听觉及言语发育,甚至在学龄期达到同龄正常听力儿童的水平.从1987年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报道以来,植入年龄越来越小,目前欧美国家报道的小植入年龄为4月龄,国内报道为12月龄.但同时早期手术也会带来更大的围手术期风险.因此,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对于保证植入手术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我科2003年至10年3月共完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96例,术后随访儿童听觉及言语发育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亚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胆结石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水平.方法笔者在较长的医疗临床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有此中医的所长是西医的所短,有此西医的所长也正是中医的所短,这就提供了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结果 中西医结合,就按照特点理论取长补短,相互利用,共同提高.结论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胆结石症,能对病和病人的认识更正确,更全面具体,更客观,能达到诊断准确,疗效高、见效快、花钱少、痛苦小的目的.
作者:曲比知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癫痫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护理指导,引导癫痫病人接受正规治疗,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控制癫痫的发作.同时重视癫痫病人的心理问题,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专科门诊来诊及住院的癫痫病人建立癫痫病历档案,调查癫痫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癫痫病人普遍存在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癫痫病知识的认识水平与家庭护理能力,对治疗的依从性增高,使患者得到长期、合理、有效的治疗.结论:重视并正确评估癫痫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控制发作,减少复发,并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严重感染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处理.方法:临床观察30例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留置导尿管,进行备血,同时彻底清创,输液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均行跟骨牵引,整复骨折给予固定.结果:3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创伤合并感染非常严重行截肢术,余下28例患者随访半年发现,其中痊愈率为46.67%,良好率为20.00%,有效率为13.33%,疗效差为13.33%,总有效率为80.00%,临床观察疗效佳.结论:本病的治疗应当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和积极抗感染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预防并发症及改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周国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糖尿病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一种终生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治理和护理,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低血糖是糖尿病在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轻微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发抖、出汗、虚弱无力、呕吐、易激惹,而中到重度的低血糖可导致患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1],因而积极防治低血糖极为重要.
作者:张凤媛;刘秀红;韩金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时间和治疗时间都很漫长,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对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以,减少患者以及家属的压力都是非常重要.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经验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
作者:班懋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入院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加强护理.结果:经过3h-3d的治疗与护理后,惊厥控制45例,占97.8%.高热缓解至正常者42例,占89.1%;降低在38.5° C以下3例,占6.5%;仍处于39℃以上者1例,占2.2%.原发病临床治愈41倒,好转5例.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并进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作者:钱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浩;许子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作者:赵智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简称:甲减性心脏病)误诊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4例甲减性心脏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在首诊或首诊及复诊时被误诊18例,占75%.结论 甲减性心脏病容易误诊为其他心脏病,提高临床医生对甲减性心脏病的认识,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可有效防范误诊.
作者:张景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资料.结果:通过采取解痉、镇静、降压、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改善情绪等有效措施,112例患者中98例痊愈出院,占87.5%;12例遗留高血压疾病患者给予带药出院,在门诊规范治疗;未见孕产妇死亡,但在治疗过程中围生儿死亡5例,其中死胎2例,死产2例,新生儿死亡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AMA总分与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孕期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丽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例,对其行介入诊疗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9例血管并发症患者中,有9例为皮下血肿和穿刺出血,发生率47.37%,有5例为假性动脉血管瘤,发生率为26.32%,有3例为动静脉瘘,发生率为15.79%,有1例为静脉栓塞,发生率为5.26%.结论:对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深入了解后,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病,肾与输尿管因解剖上的特点,如生成的结石较大或呈多发性,单纯中药排石治疗,疗效往往不够理想,2009年9月份,我对8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并配合中药排石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飞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至秦朝,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1]
作者:薛佳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以1例住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药师与医师密切配合,参考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之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对该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包括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监测和患者的用药教育等.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合理的治疗.
作者:卜晓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合并休克的急诊救治措施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急诊收入院的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表现,评估急救的救治方法以及早期的综合治疗对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完全治愈患者55例,占比约为94.83%,死亡3例,占比约为5%,一例患者转院治疗.结论:对于腹部外伤合并休克的抢救,急时、快速、准确的方法十分重要,并结合患者当时的症状表现采取一体化的综合救治对提高的抢救成功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曹天晓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08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加强对围术期的护理,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术后1年随访无1例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