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辉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其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82.2%、71.0%.ER、PR、cerbB-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0),PR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12).结论ER、PR和cerbB-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R、PR和cerbB-2,有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徐日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分成稳心颗粒治疗组及心律平对照组,治疗一个月,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研究观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分别使用稳心颗粒、心律平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组显效率达到50.00%,总有效率为86.67%,而使用心律平的对照组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的疗效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查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使用稳心颗粒的治疗组显效率达到53.34%,总有效率为86.67%,而使用心律平的对照组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并发心律失常,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评估及动态心电图复查结果表明效果优于心律平.
作者:张云翔;陆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进步,以及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使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增加,严重危害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使之成为一种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我院近两年来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总结如下,为减少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并寻求有效的防护模式.
作者:刘如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高血压病人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时,应当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这样就可以减少副作用,增强降压效果.不少病人发现血压升高以后(如160/100毫米汞柱),就开始吃降压药物,头1~2个月服美托洛尔血压降不下来就改换另一种药.例如,常用的有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合用.硝苯地平会引起心跳加快、面红等交感神经激活的表现,而心得安又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引起走路时乏力,尤其在上楼时明显,硝苯地平有周围血管扩张作用,又可以对消心得安的这种不良反应.
作者:史永珍;吴红丽;王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诊治的10例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二维超声检查结果和图像特征,并与产后及引产后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明确诊断7例胎儿肢体畸形,漏诊3例.结论:典型胎儿肢体畸形有二维图像特征,末端指趾易漏诊,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安全,可反复检查等优点,可作为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蔡芳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普外科手术后,创面大,渗液多.用引流管把渗液引出,预防渗液积存,有效预防感染形成感染灶或脓肿,促进伤口愈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为脓肿切开引流,放引流管把残腔的残留液引出,能使感染局限,病变部位逐渐愈合.放引流管可使脓肿排脓逐渐愈合.如肝脓肿、腹腔脓肿、其他部位的脓肿等均可在切开后放置引流管排脓,脓肿切开后放引流管,要视脓肿的部位、大小,选用适合的引流管或引流条.
作者:李向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三高人群的健康宣教方式及急救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236位老年三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此组患者经过相关的健康教育及临床相关的急救措施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对本组老年患者采取宣传预防及相关的急救措施后,患者对三高疾病的了解程度及临床疗效有明显提升.结论:老年三高人群在接受健康宣传的的基础上,能够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
作者:曹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556例施行剖宫产术后2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的经验;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和积极的处理,所有患者均迅速恢复;结论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和处理该症的发生.
作者:瞿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长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进而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现状,提出了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张波;黄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症,是一种心室泵血能力下降,心排血量降低,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疾病.其在中医学中属“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属危重症及难治病症.1病因病理中医认为,本病起病多缓,但亦可急性发作.此外,由于气病日久必然伤血,阳病日久必损及阴,故临床上亦可见血虚阴亏之候,然多与气虚阳衰相兼为病,或为气血不足,或为气阴两虚,或为阴阳两虚之候.心之阳气不能速振,瘀血、痰浊、水饮难以速除,故病情多缠绵不愈,每一次复发均重伤正气,使心之阳气更虚,瘀血、痰浊、水饮等益盛进而复累及心之阳气,甚则出现阳损欲脱之证,因虚致实,因实致虚,如此反复,气虚、血瘀、痰浊、水饮恶性循环,使心衰日重,虚实难复,部分病人可因阳气暴脱而突然死亡.
作者:刘保军;李宴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汇总2007年10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肝外伤患者20例,其中16例采取了手术治疗,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20例肝外伤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其中16例患者(占比80%)手术治疗,死亡1例,其死亡原因是由于早期失血性休克造成,其余15例全部治愈.4例患者(占比20%)非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在正确的判断与诊断的前提下,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方式,更加安全有效.面对于大部分严重肝外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安全系数更高,手术处理时止血、清创、引流是其关键.
作者:袁建毛;高泉根;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8年01月-2011年01月间162例进行了腹部外科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康复日程明显提前.结论:术后应加强各方面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翟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便秘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便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观察组(增液承气汤组)25例和对照组(芦荟胶囊组)15例.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便秘,可以扶正固本,补中有通,通不伤正,润燥通便,调节胃肠,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月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各医疗机构对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普及和培训,推动广大民众的急救意识普遍增强,对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逐年上升.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特殊环境及场所、病人病情急危变化、连续出诊、一车多患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和突发的状况,对院前急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工作,大程度的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急救水平,值得广大从业者思考和探讨.本人在近5年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过程中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09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的心包积液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16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1.8±13.4岁,所有患者均心脏彩超检查为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在超声室采用二维B超直接介导下穿刺置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分析显示,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研究对象采用心包引流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完全缓解患者为22例,占88.00%,部分缓解患者为2例,占8.00%,无效患者为1例,占4.00%,其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后均无出现继发性感染、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心包缩窄临床症状.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黎奇才;邓红胜;莫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必然会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尽管现今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农药残留的问题仍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民生问J题.酶抑制法即生化法就是一种简便、灵敏、经济、快速的检测方法,它可将抽查的蔬菜样本先进行粗筛,将有残毒问题的蔬菜再用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进一步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从现今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技术的展望进行初步的讨论.
作者:孙夫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如何护理长期卧床患者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40例,另一组为强化护理组,共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从患者入院当天观察至治疗后两个月,观察判断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常规护理组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病率为17.50%,强化护理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2.50%;强化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任玉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缬沙坦与左卡尼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在进行血液透析前2周维持服用缬沙坦80~160mg,1次/d,左卡尼汀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滴,3次/周,对照组不设预防用药,两组在出现急性左心衰的时候均给予相同的抢救措施,并且实施紧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死亡率,有效率,血压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急性心力衰竭控制有效率可达93.8%,死亡率控制在21.5%,血压控制在160-192/1 05-128mmHg.结论 1.使用缬沙坦联合左卡尼丁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2.配合紧急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快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卢小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药品相关知识知晓度及用药状况的跟踪调查,就如何提高社区老年人药学服务质量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社区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6月社区60-80岁老年患者120例采取用药指导及进行药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并定期随访,进行效果跟踪.结果:进行社区药学服务后老年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同、治疗依从性与之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用药服务对提高社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辖区内老的人的药学服务.
作者:赵自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外科急性腹痛简称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外科常见病症,其发病急、变化快、病种多样,如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甚至死亡[1].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为医生提供早期疾病演变的信息,使疾病得到及时处理,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多年临床护理经验并结合相关报道,现将相关观察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童付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