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防治建议

赵智芳

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无菌性脑膜炎, 呼吸道感染, 柯萨奇病毒, 常见传染病, 主要特征, 重症患儿, 重症病例, 少年儿童, 患者, 发病, 传播病毒, 病情进展, 婴幼儿, 血清型, 心肌炎, 感染后, 传染性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556例施行剖宫产术后2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的经验;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和积极的处理,所有患者均迅速恢复;结论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和处理该症的发生.

    作者:瞿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28例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处理特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近年来收治的128例疤痕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疤痕子宫再次分娩患者,行阴道分娩22例,阴道分娩率为17.19%,剖宫产106例,剖宫产率为82.81%,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率.而采用刮宫产作为再次分娩方式的疤痕子宫患者,其产后出血量大,产褥病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与阴道分娩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对于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产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如果没有明显的再次剖宫产指证,应给予孕妇阴道试产的机会.

    作者:覃启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脑梗塞患者肢体瘫痪的护理

    目的 总结脑梗塞患者肢体偏瘫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98例脑梗塞伴有肢体瘫痪的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详细的肢体瘫痪的护理,患者的恢复良好;结论 实施对脑梗塞患者的肢体瘫痪的护理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金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 1年6月在柘城县人民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43例,肌瘤剔除前在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缩宫素组(对照组)43例,肌瘤剔除前肌层注射缩宫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垂体后叶素组均小于缩宫素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效果较缩宫素更明显.

    作者:杜近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36例原发性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总结原发性纵膈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6例纵膈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完整切除33例,姑息性切除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理检查良性肿瘤30例,恶性肿瘤6例.出院随访3个月-5年,良性肿瘤术后未见复发.3例胸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4、7、1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3例失访.结论:胸部CT、X线是原发性纵膈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正确诊断以及根据肿瘤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应根据肿物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出血和喉返神经损害是术后主要并发症,重症肌无力危象是危险的并发症.可通过围术期防范措施来预防.

    作者:崔志强;李海斌;辛海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结合常年的临床工作实际,探讨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温瑾;张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士如何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手术诊疗范围大,急、危重患者较多,加之手术室护理人员少,放手术室护士任务重,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及缺陷的环节很多.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患者身体健康、疾病转归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反映出医院的整体水平,手术室护理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十几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现就手术室易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谢连娣;有繁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五指毛桃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五指毛桃本草、分布、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五指毛桃今后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伟伟;王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可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患儿越早补充维生素A越能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并可有效的阻止淋巴细胞过度凋亡,缩短病程,对控制病情的反复与迁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对

    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锁骨骨折绝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单纯手法复位很难达到骨折良好的复位,而外固定亦不能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仅能达到解除骨断端过度的异常活动,维持骨折端在一定的畸形位置愈合,局部可遗留明显畸形.

    作者:金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加味瓜蒌薤白汤治疗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瓜篓薤白汤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加味瓜篓薤白汤在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加味瓜篓薤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两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加味瓜篓薤白汤治疗的观察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瓜篓薤白汤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杏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27例食道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对食道癌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在27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重点加强引流管,减压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同时做好饮食调节病情观察.结果 27例食道癌手术患者临床治愈23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 为了保证手术疗效,促其伤口愈合早日康复,细心而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术后痊愈的关键.

    作者:高云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配合中药溶石排石治疗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病,肾与输尿管因解剖上的特点,如生成的结石较大或呈多发性,单纯中药排石治疗,疗效往往不够理想,2009年9月份,我对8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并配合中药排石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飞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产后发热50例辩证施护体会

    产后发热是指在产褥期内出现高热寒颤,或发热持续不退,伴有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的量、色、质、气味等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临床极为常见.我们通过对50例产后发热患者采取辩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跃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谈血站献血者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

    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后,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这对无偿献血者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血站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普及,也给档案资料管理的安全问题注入了新的特点和内容.

    作者:解京泉;袁远;韩秀彩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激光联合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由各种原因而造成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静脉阻塞,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受累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眼视力易于受损甚至因并发症而致盲[1].目前对其治疗无特效方案,因此积极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血塞通联合激光治疗50例患者,疗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霞;管亚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做法和体会

    居民健康档案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现医疗资源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东台市东台镇金海、启平街道加大了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力度.两街道下辖15个社区、16个村,总人口149257人,已建立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档案101802份,建档率68.21%,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20550人,0-3岁儿童3538人,孕产妇1128人,慢病7602人,残疾8720人,重症精神疾病1030人.

    作者:鲍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泻儿康治疗小儿腹泻163例

    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泻儿康根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采取辨病与辨症相结合,配伍选用补、消、健方面的药物来组方治疗小腹泻,获得理想疗效,有效率达98.7%.

    作者:向建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的研究进展

    owen[1]首先将其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初认为它只能分化为同胚层的细胞,后来研究证实其分化潜能是超越胚层界限的.BM-MSCs属于多能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很强的多向分化潜能,具有干细胞的共性[2-3].对BM-MSCs分化潜能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热点.目前BM-MSCs向肝细胞的分化已有研究,但仍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BM-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晟;陈鹏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诊治的10例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二维超声检查结果和图像特征,并与产后及引产后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明确诊断7例胎儿肢体畸形,漏诊3例.结论:典型胎儿肢体畸形有二维图像特征,末端指趾易漏诊,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安全,可反复检查等优点,可作为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蔡芳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