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α-蒿甲醚差向异构化为β-蒿甲醚的方法

俞永浩;王朴

关键词:α-蒿甲醚, β-蒿甲醚, 差向异构化, 转化, 制备
摘要:在二氢青蒿素制备β-蒿甲醚的过程中,有10~30%的α-蒿甲醚生成.回收的α-蒿甲醚可以转化为β-蒿甲醚,两次转化后β-蒿甲醚的收率可达到70%.所建立的将α-蒿甲醚差向异构化为β-蒿甲醚的方法可有效提高β-蒿甲醚的制备收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肺心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浩;许子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93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5月93例我院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治疗,本组93例患儿共有30例有轻微并发症,支气管肺12例,支原体衣原体感染8例,心肌酶谱升高为10例,其余均为轻症,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心肌酶升高,给予营养心肌,7天后复查心肌酶正常,均为治愈出院,无重症转院,临床全部治愈.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急性起病,且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防止重症,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周桂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42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应用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曲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胆胰管的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亦属此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及黑便,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占内科住院病人的2-3%,以消化性溃疡、急性未黏膜病变、门脉高压常见.若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或超过循环血量的20%称为大出血,常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需进行紧急救治.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今对42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维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浅谈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8年01月-2011年01月间162例进行了腹部外科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康复日程明显提前.结论:术后应加强各方面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翟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将60例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性对照研究,治疗组为尼莫地平联合丹参进行治疗,对照组为组尼莫地平单独用药进行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发病后第3天始开始口服尼莫地平片剂每天40mg,每日3次,连续用药21d,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国产丹参注射液16ml,每日1次,连续用药21d.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片剂,剂量、用药途径及服药时间与治疗组相同.结果:脑功能恢复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独用尼莫地平.

    作者:刁姝姝;殷月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做法和体会

    居民健康档案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现医疗资源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东台市东台镇金海、启平街道加大了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力度.两街道下辖15个社区、16个村,总人口149257人,已建立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档案101802份,建档率68.21%,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20550人,0-3岁儿童3538人,孕产妇1128人,慢病7602人,残疾8720人,重症精神疾病1030人.

    作者:鲍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及对策探讨

    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医学检验也是逐步得到重视,但是多数检验质量控制都比较注重分析过程中以及分析后,对于分析前的问题比较容易忽视掉,从而导致出现一部分所说的检验结果与病人的实际病情并不符合的现象出现,因此做好医学检验分析前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检验的过程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减少因为开始就出现的失误进而导致检验出现纰漏的可能.

    作者:黄一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根据问题想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搜集我科2008年的呈报的差错性事件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并选择全部200例患者进行护理安全问题方面的问卷调查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实行改进的护理措施护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将08年收到的风险呈报表进行归类总结后发现多见的是护患之间的沟通问题(20例中有10例该问题),其次为护士本身的综合素质所导致的差错性事件(20例中有6例该事件),后4例问题是由于病人本身的不小心出的差错.(2)根据问卷调查,患者对护士技术的操作水平的要求高(59%),其次为收费标准的公开化(54%).(3)通过实行改进的护理措施后,满意度为95%.结论:部分心内科护理人员服务观念不到位、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以及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心内科护理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极大程度上的避免护理纠纷与差错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成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癫痫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癫痫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护理指导,引导癫痫病人接受正规治疗,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控制癫痫的发作.同时重视癫痫病人的心理问题,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专科门诊来诊及住院的癫痫病人建立癫痫病历档案,调查癫痫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癫痫病人普遍存在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癫痫病知识的认识水平与家庭护理能力,对治疗的依从性增高,使患者得到长期、合理、有效的治疗.结论:重视并正确评估癫痫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控制发作,减少复发,并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9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本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8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4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20IU.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米索组使用药物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45%(2/58);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0%(8/40).两组比较,观察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能产生强有力的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药药熨在腹部普外科手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药药熨法在腹部普外科手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10名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随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术后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2h内加用中药药熨腹部.结果 治疗组24h内肛门排气55例,占84.6%,对照组24h内肛 门排气15例,占33.3%.治疗组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药熨在腹部普外科手术后的应用能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作者:薛远志;要钦友;翟春森;王伟;李松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10年9月期间住院患者出现的310例不合格标本,回顾标本的采集过程及处理方法,比较不合格标本比例,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结果:病人(50.65%),采集(33.23%)和管理(18.07%)是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主要三方面.结论:影响检验标本的因素有很多,有效控制标本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检验结果正确率.

    作者:梁学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108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08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通过加强对围术期的护理,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术后1年随访无1例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生后1w内的新生儿,大约可见于50%-60%的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若病理性黄疸未经合理治疗,导致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5-7mg/dl时,即可出现肉眼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会导致死亡,而存活者多有后遗症[1].因此,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8例新生儿黄疸的诊治经过,总结新生儿黄疸常见原因及治疗原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宋克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医治疗甲亢的研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有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侯群,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发病率较高,并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许多中医学者不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进行了许多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为深入探讨中医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就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勇;张庭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对

    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锁骨骨折绝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单纯手法复位很难达到骨折良好的复位,而外固定亦不能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仅能达到解除骨断端过度的异常活动,维持骨折端在一定的畸形位置愈合,局部可遗留明显畸形.

    作者:金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从业人员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从业人员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影响护理从业人员科研能力的主客观因素,进而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作者:阳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及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160例174眼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78眼,发生率为44.8%;按形成原因分析:房水滤过过畅31眼,占39.7%;虹膜睫状体炎19眼,占24.4%;结膜瓣渗漏15眼,占19.2%;脉络膜脱离13眼,占16.7%.采用滴眼药水,局部用药等保守治疗,11跟浅前房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恢复前房,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是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常导致角膜失代偿、虹膜粘连、恶性青光跟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元;何丽萍;朱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袖式包皮环切286例总结

    目的 总结286例袖式包皮环切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其优势.方法 以1%利多卡因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后,仅切除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皮肤而保留colles筋膜、皮下血管及淋巴管.结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水肿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自然,均甲级愈合.结论袖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手术切口设计合理、损伤小、大大减少了术后象皮肿的发生机率,符合微创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王锦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探究中药毒性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临床在运用中药治病时,常会发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影响到中药的用药安全及疗效,究其毒性发生的原因,大致存在有:品种混用、炮制方法不当、服用过量或长期用药、药物配伍不当、辩证不准等因素.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