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卡波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影响

王晓玲

关键词:阿卡波糖, 预混胰岛素, 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 血脂谱
摘要: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体重和血脂谱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52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和预混胰岛素制剂,对照组单纯给予预混胰岛素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谱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阿卡波糖组患者2 hPG和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FPG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胰岛素日用量减少(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12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MI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使用预混胰岛素相比,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额外收益,且餐后血糖控制和安全性更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中AngⅡ水平升高与机械创伤后迟发性心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创伤后应激反应情况、炎症活动性等指标,筛选出一种可能的指标,帮助降低创伤后发生迟发性心脏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漏诊率.方法 利用Noble-Collip机械创伤仪制备机械创伤模型,通过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检测大鼠离体心脏功能,ELISA方法检测机械创伤后0 h、6 h、12 h、24 h血清肾上腺素(N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与伪创伤组相比,机械创伤后24 h大鼠离体心功能降低;创伤组创伤后24 h内各时间点血清NE、hs-CRP和Ang Ⅱ浓度均逐步增高;机械创伤后24 h大鼠血清中AngⅡ浓度与+dp/dtmax呈负相关(r=-0.574,P<0.05),肾上腺素浓度与左室+dp/dtmax呈正相关(r=0.402,P<0.05),而hs-CRP浓度与+dp/dtmax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循环AngⅡ的过度激活与机械性创伤导致心肌损伤或心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可以通过检测出血液中AngⅡ浓度来作为机械创伤发生心功能障碍的筛选指标.

    作者:曹成章;郭丽;燕子;温永金;王洁;郭勇;梁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中西医对于治疗该病都加大了研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有关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刘泰;钟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坏死性凋亡参与NMDA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

    目的 观察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中是否存在坏死性凋亡.方法 利用Nec-1作为工具药,通过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calcein-AM染色,观察NMDA的毒性作用,Nec-1对NMDA诱导的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 Nec-1(100 μmol/L)抑制NMDA引起的细胞活力的降低,使其增加26%(P<0.01);抑制NMDA引起的活细胞数的减少,使活细胞数增加23%(P<0.01);抑制NMDA引起的LDH释放的增加,使LDH释放减少28%(P<0.01).结论 坏死性凋亡参与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

    作者:李艳丽;张策;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率变异性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 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明确为SAS患者30例为A组,并将其中低通气指数(AHI)<20的轻度SAS患者16例作为B组,AHI>20的中度SAS患者14例作为C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群20名.对各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HRV时域分析法分析SAS患者的自主神经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组、C组所有的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S)、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和C组HRV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S对HRV有较大影响,但不能以AHI指数来判断HRV下降的严重程度.Holter作为一种简单、快捷、无创的检查对SAS患者的筛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伟胜;杨敏;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血气分析、心功能、肺动脉压力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能减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显著改善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罗梅;蒋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松养心胶囊+美托洛尔)和对照组(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室性早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5.35%,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于赛华;于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虫类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虫类入药,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虫类药28种,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已扩展达99种.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早记载使用虫类药之医书,如抵当丸、鳖甲煎丸等,书中用水蛭、虻虫、蛴螬等八种.临床实践证明虫类药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其特殊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中根据中风病不同的分期辨证配伍使用虫类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汤银燕;盛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卡波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影响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体重和血脂谱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52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和预混胰岛素制剂,对照组单纯给予预混胰岛素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谱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阿卡波糖组患者2 hPG和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FPG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胰岛素日用量减少(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12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MI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使用预混胰岛素相比,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额外收益,且餐后血糖控制和安全性更好.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温肾通络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M-CSF、hs-CRP、GMP-140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肾通络汤对冠心病(CHD)心肾阳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CHD心肾阳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口服温肾通络汤每次120 mL,每日2次,治疗2周.对照组62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3次/日,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M-CSF、hs-CRP、GMP-14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通络汤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心肾阳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作者:殷建明;罗陆一;杨志刚;张卫斌;温春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对策探讨

    糖尿病相关性睡眠障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因病机复杂,对病情发展、预后具有重大影响.除本身脑功能衰弱性睡眠失调,抑郁或焦虑状态所致睡眠障碍外,尚有肥胖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异常,糖尿病足引起的下肢不安腿综合征,降糖药物的低血糖反应,其他并发症导致的睡眠紊乱,以及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高渗性葡萄糖性昏迷前造成的睡眠障碍等.目前国内文献对此论及甚少,现就其中西医结合诊断和疗对策进行探讨,以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谌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阶段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中年、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8例的病例资料,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析其发病诱因、首发症状、住院治疗的时间、个人因素、实验室检查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青年组、中年组发病诱因明显,发病与个人因素有关,老年组发病无明显诱因;青年组、中年组首发症状多为典型心绞痛,老年组发作时呈不典型心绞痛;青年组、中年组住院治疗时间较老年组短;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青年组、中年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男性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病情逐步加重、复杂、预后越差.

    作者:叶峻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而导致的心脏急性严重缺血综合征.按2002年美国ACC/AHA有关ACS的治疗指南[1].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抬高,可将ACS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大多为Q-MI,少数为N-Q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大多为N-QMI,少数为Q-MI)及猝死型冠心病.

    作者:苏位贤;尹咏梅;于安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安神补脑液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痛、失眠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神补脑液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痛、失眠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给予安神补脑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症状头痛缓解例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干预组失眠缓解例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5).结论 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伴有头痛、失眠患者中使用安神补脑液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失眠症状.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U-Ⅱ)早是在硬骨鱼的脊髓尾部神经分泌系统分离出来的一种生长抑素环肽,1998年Coulouarn等首次在人体中克隆出U-Ⅱ(hU-Ⅱ).hU-Ⅱ及其受体的分布提示它们可能在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U-Ⅱ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方放;钱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94例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将1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2次/日,共14 d,并予活血化瘀,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予尿激酶3×105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7 d,同时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2次/日,连用14 d,并予活血化瘀,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时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58.6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且使用安全,方便.

    作者:周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蒲参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全血黏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蒲参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全血黏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蒲参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除了不口服蒲参胶囊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全血黏度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参胶囊具有降脂,降低血液黏度,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和厚度的作用,可改善脑梗死患者微循环障碍.

    作者:肖展翅;邱斌;夏光明;郑操;倪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结果 治疗组可明显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胸部刺痛、少寝多梦、胸闷、心悸等症状(P<0.05).在改善心电图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可舒可改善心肌缺血,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世明;白信春;秦嗣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心宁联合谷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

    目的 观察冠心宁联合谷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应用冠心宁注射液,研究组应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6.7%;研究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宁联合谷红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降低持续的时间,减轻疼痛的程度,延长发作的间期,明显改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作者:兰宏科;田永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hs-CRP、sCD40L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7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每晚睡前服用20 mg,两组均治疗8个月.两组治疗前后评估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检测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结果 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血浆BNP、sCD40L、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并可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陈彬;刘华;吴瑞霞;曹政;华先平;杨勇;陈平英;谢华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ET-1、NO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联素(APN)、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除治疗原发病、调脂、稳定斑块、对症等治疗外,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片0.1 g,1次/日口服.观察组予麝香保心丸45 mg,3次/日口服,阿司匹林片0.1 g,1次/日口服.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N、ET-1及NO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APN、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血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在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内皮功能方面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作者:邹慧兰;郭宏伟;唐婕;张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