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IHSS评分关系的研究

郭海燕;童晨光;张晓晖;祁江峡;王文靖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中医证型, NIHSS评分, 瘀证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病例122例,进行中医辨证,统计每个患者的证型合并数与NIHSS评分,分析证型合并数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统计每个证型患者的NIHSS评分,按证型分为6组,比较各组之间NIHS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合并数与NIHSS评分不相关(P>0.05);瘀证的NIHSS评分与其他证型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的轻重、预后与中医证型合并数的多少无关;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瘀证的患者较其他证型患者临床症状重、预后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均给予降压、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益心舒胶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治疗后,两组血瘀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血瘀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活血化瘀,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刘龙斌;郭航远;邢杨波;彭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安神补脑液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痛、失眠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神补脑液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痛、失眠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给予安神补脑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症状头痛缓解例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干预组失眠缓解例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5).结论 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伴有头痛、失眠患者中使用安神补脑液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失眠症状.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抗心力衰竭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及CA125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变化.方法 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CA12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血浆BNP及CA12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血浆BNP及CA125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及CA125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联合检测血浆BNP及CA125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筛选指标,并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评价心力衰竭治疗的疗效.

    作者:马京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虫类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虫类入药,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虫类药28种,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已扩展达99种.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早记载使用虫类药之医书,如抵当丸、鳖甲煎丸等,书中用水蛭、虻虫、蛴螬等八种.临床实践证明虫类药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其特殊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中根据中风病不同的分期辨证配伍使用虫类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汤银燕;盛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淫羊藿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内GFAP、TNF-α、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ICA)对脂多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炎症模型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八臂迷宫训练成功后,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CA低剂量组、ICA高剂量组,侧脑室注射脂多糖建立AD炎症模型,八臂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障碍,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大鼠海马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结果 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的TE 、RME、WME均明显减少(P<0.01),低剂量组大鼠的错误选择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鼠海马GFAP、TNF-α、IL-6的表达在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淫羊藿苷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活化、抑制炎症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实现的.

    作者:甄瑾;李润今;王梅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芎抗栓胶囊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C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黄芎抗栓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同时服用黄芎抗栓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C肽的含量,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2 hC肽、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结论 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糖、血脂,降低血黏度等因素有关.

    作者:李其英;江婷战;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结果 两组均能够改善CH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等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但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遇准;冯建莉;丛春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肢体反复短暂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肢体反复短暂缺血预处理(LIP)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随机将42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7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0 h组、预处理6 h组、预处理12 h组、预处理24 h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重复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4 次(每次10 min,间隔10 min) 作为LIP,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各组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ATP)酶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肢体反复短暂缺血预处理组可明显减少MDA的含量,升高SOD活性,增加ATP含量,尤以预处理0 h和6 h组为著,同其余预处理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提高脑缺血大鼠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ATP的生成,推知反复短暂的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它可通过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线粒体能量,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发挥作用.

    作者:张晓敏;李光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中AngⅡ水平升高与机械创伤后迟发性心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创伤后应激反应情况、炎症活动性等指标,筛选出一种可能的指标,帮助降低创伤后发生迟发性心脏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漏诊率.方法 利用Noble-Collip机械创伤仪制备机械创伤模型,通过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检测大鼠离体心脏功能,ELISA方法检测机械创伤后0 h、6 h、12 h、24 h血清肾上腺素(N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与伪创伤组相比,机械创伤后24 h大鼠离体心功能降低;创伤组创伤后24 h内各时间点血清NE、hs-CRP和Ang Ⅱ浓度均逐步增高;机械创伤后24 h大鼠血清中AngⅡ浓度与+dp/dtmax呈负相关(r=-0.574,P<0.05),肾上腺素浓度与左室+dp/dtmax呈正相关(r=0.402,P<0.05),而hs-CRP浓度与+dp/dtmax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循环AngⅡ的过度激活与机械性创伤导致心肌损伤或心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可以通过检测出血液中AngⅡ浓度来作为机械创伤发生心功能障碍的筛选指标.

    作者:曹成章;郭丽;燕子;温永金;王洁;郭勇;梁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危重型手足口病合并脑干脑炎63例分析

    脑干脑炎( brainstem encephalitis,BE)属病毒性炎,在儿科不常见.主要累及脑干,也可波及小脑及半球.大体改变主要为脑干体积增大、质地变软,切面显示组织结构模糊、部分有软化灶,半球轻度水肿[1].镜下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增多、水肿及脱髓鞘,神经细胞不同程度变性.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及反射消失,故本病属于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SOAA)[2].前驱表现有倦怠、肌肉酸痛、低热等,1周~3周后出现头痛、嗜睡,由上而下的脑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病情进行性加重 2 周,3个月~18个月完全恢复;或慢性经过、缓解复发交替、以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为主,无小脑及精神症状[3].63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除1例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经机械通气后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健;于淑玲;李文红;李亚萍;曹英芳;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平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平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心房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缓释片组与美托洛尔平片组,各40例,治疗时间均为20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及静息心率(SHR)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F及6MW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血浆NT-proBNP水平、LVEF、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平片均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运动耐量.

    作者:朱春丽;陈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心宁联合谷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

    目的 观察冠心宁联合谷红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应用冠心宁注射液,研究组应用冠心宁注射液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6.7%;研究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宁联合谷红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降低持续的时间,减轻疼痛的程度,延长发作的间期,明显改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作者:兰宏科;田永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眼外肌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与疗效标准(草案)

    眼外肌分属第3、4、6对颅神经支配.眼外肌麻痹是临床常见体征,它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它的直接结果是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的内直肌、上下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上斜肌、外直肌部分或全部,不全或完全麻痹.产生不同程度的复视、斜视、注视.

    作者:杨万章;严浩;盛佑祥;吴芳;王俊;陶红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松养心胶囊+美托洛尔)和对照组(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室性早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5.35%,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女性更年期室性早搏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于赛华;于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中西医对于治疗该病都加大了研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有关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治疗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刘泰;钟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尿微量白蛋白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根据mAlb水平分为正常组(60例)和升高组(68例),对两组的临床预后随访分析.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mAlb升高组在随访期间死亡7例,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20例,合并心力衰竭19例,三支病变12例,较mAlb正常组相应例数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者较mAlb正常者的预后差.

    作者:桂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对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将85例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28 d.对照组只接受基础治疗.两组均在观察28 d时进行效果评定.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血脂、血糖、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清除自由基、维护脑组织,改善和延缓衰老等密切相关.

    作者:朱成全;张玉亮;朱兆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中医中药加针刺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探讨其对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将脑病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一般治疗(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对症等),均胃肠置管-液囊空肠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行胃肠减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入院或术后48 h采用鼻胃管鼻饲以肠内营养泵20 h内匀速持续滴注肠内营养混悬剂(能全力).实验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用注射器将中药汤剂100 mL约15 min缓慢注入胃内,早晚各1次.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3、7、14天测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第14天综合评估胃肠道功能(腹胀、便秘、腹泻、消化道出血、呕吐及反流);评价患者医院感染率、ICU入住时间比率、住院药物费用比率、出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实验组营养指标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出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率、ICU入住时间比率、住院药物费用比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中药加针刺治疗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颅脑损伤后肠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减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丽;杨发明;安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9年-2012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年-2012年)中关于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所有试验数据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对7篇文献的不同数据进行系统评价显示,治疗后2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8.32(P<0.000 01),OR=5.05,其95%可信区间(3.45,7.40),说明治疗组改善病人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4.85(P=0.000 01),OR=4.03,其95%可信区间 (2.30,7.09).试验未发现严重的副反应,漏斗图近似对称,发表偏移较小.结论 在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方面,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病人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作者:张长江;邓银芝;李元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程度与血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160例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依肌钙蛋白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用循环酶测定3组患者血清Hcy.结果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病变不稳定程度的增加,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Hcy浓度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冠心病程度与Hcy呈正相关.

    作者:刘奇英;雷肖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