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蒿琥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王国栋;高福莲

关键词:青蒿琥酯, 肿瘤, 化学治疗, 药物
摘要:目前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寻求防治肿瘤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发现,青蒿琥酯具有抗多种肿瘤活性,通过影响钙、caspase-3、surivin和p53等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铁介导的自由基的生成、抗血管生成、改变细胞周期和逆转免疫抑制肿瘤的生长,逆转耐药恢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动物实验表明有一些不良反应发生,青蒿琥酯能否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足跟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目的 探讨足跟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足底外侧皮瓣、足外侧皮瓣、足背皮瓣、内踝上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组织缺损17例,皮瓣均含有感觉神经,皮瓣切取面积6 cm ×4 cm~14 cm×10 cm.结果 17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30个月随访,依据足跟的感觉和行走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优8例(47.0%),良7例(41.2%),可2例(11.8%),优良率88.2%.结论 足跟部组织缺损首选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创面较大的可选用小腿远端蒂皮瓣,局部皮瓣无法利用者,可考虑游离皮瓣.

    作者:付强;庄永青;傅小宽;杜冬;童静;常丽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新乡医学院学报》稿约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和甲胎蛋白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甲胎蛋白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3例,检测甲胎蛋白及按MELD系统进行评分,比较甲胎蛋白和MELD评分值与存活率的关系.结果 MELD评分值≤19分者的存活率高于MELD评分≥20分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10分与10~19分者、20~29分者与≥30分者的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200μg·L-1患者的存活率低于甲胎蛋白200~500μg·L-1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MELD评分和甲胎蛋白测定,在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智宏;郭伯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阻训练对大鼠腓肠肌废用性肌萎缩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阻训练对大鼠腓肠肌废用性肌萎缩恢复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抽取5只大鼠作为对照组,余15只大鼠作为去负荷组,采用尾部悬吊2周的方法建立废用性肌萎缩模型,悬吊2周后,去负荷组再次测质量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5)、自由活动组(n=5)和抗阻训练组(n=5).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处死,快速取双侧后肢腓肠肌,观察大鼠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并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比色定量法测定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MDA值和GSH值与对照组、自由活动组和抗阻训练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阻训练组大鼠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和MDA值与模型组和自由活动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组训练组大鼠GSH与模型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自由活动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GSH值和MDA值与自由活动组和抗阻训练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尾部悬吊可造成大鼠腓肠肌废用性萎缩;抗阻训练对萎缩肌肉的恢复过程有促进作用;抗阻训练对萎缩肌肉的氧化应激有抑制作用.

    作者:吴华博;李常艳;曹二来;孟思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尺神经显微松解前置术联合神经肌电刺激治疗肘管综合征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尺神经显微松解并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28例,术后行神经肌电刺激治疗,术后随访4~24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28例,优18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尺神经显微松解前置术联合神经肌电刺激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方锡池;庄永青;傅小宽;杜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犬心右心室主要结构解剖学观测

    目的 观测犬心右心室的主要结构,为家犬心脏研究及比较解剖学积累资料.方法 1.44 mol·L-1甲醛溶液固定45例犬心,解剖观测其右心室主要结构.结果 犬心右心室流入道主要结构有三尖瓣瓣环、瓣尖、腱索和乳头肌.三尖瓣瓣环周径为(71.03 ±14.20)mm;前尖、后尖、隔侧尖的高度分别为(10.46±2.30)、(9.48 ±2.81)和(11.87±4.06)mm,宽度分别为(21.98 ±6.12)、(23.33±6.91)和(22.82±4.33)mm;腱索较细小;前、后、膈侧群乳头肌中乳头肌条数分别为(1.24 ±0.53)、(3.33±1.00)和(5.07±1.28)条.右心室流出道主要结构有肺动脉环、肺动脉瓣等.肺动脉瓣环周径为(35.97 ±8.17)mm;肺动脉的前瓣、左瓣、右瓣的高度分别为(6.14±2.07)、(6.72 ±1.60)和(6.69±1.61)mm,宽度分别为(11.91 ±2.70)、(10.19±2.26)和(10.46±2.15)mm.犬心右心室假腱索出现率为100%,平均为(4.61 ±2.78)条;未见明显隔缘肉柱.结论 犬心右心室主要结构与人类相似但较小,在假腱索的出现率及数目上有一定差异.

    作者:崔小芝;申彪;叶彬;张姣;程霄;卫科科;张海涛;张森林;朱华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褪黑素对小鼠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小鼠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随机将80只雌性昆明小鼠分为非受孕组和受孕组,每组又分为非喂药组和喂药组,每组20只.喂药组给予褪黑素,非喂药组给予生理盐水.于用药10d后24h内处死非受孕组小鼠,取子宫做成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在非受孕组雌鼠处死取材的当天,受孕组雌鼠与雄鼠合笼,于受孕后6d处死受孕组小鼠,观察孕鼠着床情况,取子宫做成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非受孕组:喂药组子宫内膜厚度(157.21±0.09)μm明显薄于非喂药组(290.32±0.12)μm(P<0.05);2组子宫腺体的直径、周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孕组:喂药组子宫内膜厚度(269.73±0.13)μm明显薄于非喂药组(368.35±0.19)μm(P<0.05),喂药组子宫腺体的直径、周长明显小于非喂药组(P<0.05).结论 褪黑素能够抑制小鼠子宫内膜的发育.

    作者:尼佳乐;纪春华;陈欢欢;王琳;汪艳丽;李银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卒中后抑郁和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PSD)及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为其临床诊治寻找更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50例PSD及50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分别进行血脂检测,并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PS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脑卒中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SD组患者的TC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和0.37,P<0.01),其余血脂指标浓度与量表测定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TC水平测定可作为PS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宋景贵;穆俊林;张朝辉;周位强;陈佐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标本双份测定法在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极差型质控图,探讨患者标本双份测定法在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中的应用.方法 在常规室内质控在控后开始检测标本,每天从前10份标本中选出1份总蛋白(TP)60~80 g·L-1、白蛋白(ALB)30~50 g·L-1的标本,3 h后再重测1次该标本的TP、ALB,每天计算2次测定结果的差值和差值的标准差,连续40个工作日,利用标准差计算双份测定极差的控制限,建立极差型质控图.再连续1个月(22个工作日)进行患者标本TP、ALB双份测定,把每天2次测得结果的差值描到极差型质控图上.结果 TP和ALB 1个月标本双份测定差值无失控点.结论 患者标本双份测定法可以用来监测检测系统的稳定性,与常规室内质控相互补充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郭龙华;万泽民;陈茶;张伟铮;王建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白芷香豆素对炎性疼痛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及5-吲哚乙酸和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芷香豆素(CAD)对炎性疼痛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吲哚乙酸(5-HIAA)及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CA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右足底部注射完全福氏佐剂(FCA)复制炎性疼痛模型,造模后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CA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5、10、15g·L-1CAD提取液,连续灌胃给药3d,末次给药后1h,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5-HT、5-HIAA和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5-HT、5-HIAA及DA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高、中及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5-HT及5-HIAA的含量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0.01).随着CAD剂量的增加,小鼠脑组织中5-HT和5-HIAA含量也逐渐升高,其中CAD高剂量组5-HT和5-HIAA含量明显高于CAD低剂量组(P<0.05);CAD高剂量组5-HT含量高于CAD中剂量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HIAA含量增加不明显(P>0.05);CAD中剂量组与CAD低剂量组相比,5-HT和5-HIAA含量稍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DA含量CAD高、中及低剂量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的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递质5-HT和5-HIAA的含量有关.

    作者:张慧;张崇;牛秉轩;聂红;刘巨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功能性CdS量子点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目的 合成表面具有功能性基团的CdS量子点(QDs),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 室温下水溶液中以硫脲(Tu)、巯摹乙酸(TGA)和L-半胱氨酸(L-Cys)构筑3种功能性CdS QDs,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3种功能性CdS QDs的粒度和形貌;利用荧光光谱测定3种功能性CdS QDs的荧光性能及L-Cys-CdS QDs与BSA的相互作用.结果 该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3种功能性CdS QDs,所制得的功能性CdS QDs具有较稳定的荧光性能,且L-Cys-CdS QDs与BSA分子之间可能存在静电或配位作用.结论 具有功能性的CdS QDs可作为荧光探针选择性的用于生物样品的测定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QDs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闫云辉;郭伟;董丽;席荣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妥泰对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模型海马和颞叶皮层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红藻氨酸(KA)的致痫作用并探讨妥泰(TPM)对KA致痫大鼠模型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21~30日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仪用KA制作癫痫模型;观察组用KA制作癫痫模型后,加用TPM治疗.观察癫痫大鼠的行为表现、脑电图表现和病理学表现.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各组大鼠脑切片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表达的变化,并用HPIAS-2000显微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致痫大鼠的行为、脑电图和病理学改变符合癫痫的典型表现.对照组海马和颞叶皮层内存在少量caspase-3基础表达,模型组和观察组注射TPM 6 h后可见海马和颞叶皮层有少量棕褐色caspase-3阳性神经元,3 d时明显增多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观察组相同时间点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均增多(P<0.05),观察组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阳性神经元计数与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观察组海马和颢叶皮层caspase-3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显示各相同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较所得数值显著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KA的致痫作用很强,妥泰能抑制癫痫大鼠海马和颞叶皮层caspase-3表达,对癫痫发作大鼠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张彦;朱凤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T波峰末间期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不同组别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Tp-Te)间期的差异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15例住院患者,同时予以Holter检查,将不同患者按Holter检查结果进行分组,记录受试者12导联心电图,对其Tp-Te间期、Tp-Te/根号RR 行测定,从而评估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能力.结果 Tp-Te间期、Tp-Te/根号RR 对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有预测价值,可以对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提供早期干预依据;对于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无预测价值.结论 Tp-Te间期、Tp-Te/根号RR 可以作为临床上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作者:李明军;吴蕾;汶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河南省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

    目的 研究河南省汉族人群无关个体217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的-238G/A、-308G/A、-850C/T、-863C/A共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结合质量分数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SNPs位点进行分型.结果 选择的TNF基因上4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河南省汉族人群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各等位基因频率均大于5%,等位基因小频率分布在5.8%~14.1%.4个SNPs位点共观察到21种组合基因型,杂合度为0.461.根据SHEsis软件推测出11种单体型,单体型多样性为0.608.结论 河南省汉族人群TNF基因4个SNPs位点及其组成的单体型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在法医学实践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李聪;黄艳梅;郭利伟;王晓丹;刘向阳;杨柳;常海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感染性休克大鼠心功能改变及心肌细胞中核因子-κB的表达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大鼠心功能的改变及心肌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感染性休克模型,对照组不进行CLP术,其余操作同实验组.2组均于12h后测定心肌组织NF-κB蛋白表达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心肌组织内NF-κB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LP所致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与大鼠心功能减退有关.

    作者:田甜;侯慧芳;李冬霞;高建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胃癌确诊时已至中晚期.进展期胃癌又称中晚期胃癌,是指临床病理分期Ⅱ~Ⅳ期及根治术后复发转移者,目前手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治愈率高的手段,但胃癌根治性术后仍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60%左右).为了降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生存率,国内外学者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行了许多探索,作者对国内外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顾本兴;孙晓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FTY720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FTY720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Cuff技术建立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TY720组,每组12只.FTY720组自术前3 d至术后11 d管饲FTY720(3 mg·kg-1),对照组管饲等量生理盐水.2组均于术后第5天随机选6只动物抽取外周血后留取标本,其余6只观察存活期.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排斥反应级别;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结果 FRY720组心脏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排斥反应级别低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Y720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脏移植AR.

    作者:崔广晖;齐宇;张伟;廖崇先;马启明;王具明;赵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CHD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每组15例,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VEGF和hs-CRP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SAP、UAP、AMI和OMI 4组患者之间两两比较,hs-CRP水平在SAP组与OMI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VEGF水平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D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水平升高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 CHD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变化,联合检测对预测CHD的病变程度、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琳琳;刘成玉;王侠;张忠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和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

    目的 检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分析IL-18和PAIgG在急性ITP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AIgG表达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8的含量,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数量.结果 急性ITP组治疗前PLT数量明显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LT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IgG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PAIgG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18含量均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gG在治疗前后与血小板含量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7,-0.81,P<0.05),而IL-18含量在治疗前后与血小板含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0.74,P<0.05),IL-18含量和PAIgG表达在治疗前后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1,-0.79,P<0.05).结论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IL-18含量在治疗前后和PAIgG表达量有较好的相关性,IL-18的检测能够反映出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PAIgG表达量的变化,PAIgG及IL-18在急性ITP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金呈强;董海新;刘仿;宋丽;赵元明;孙传祥;高岩;高东田;盛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认知控制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事件相关电位(ERP)是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客观电生理指标,而ERP的N2波反映的是大脑的认知控制功能,大脑额颞叶皮质是认知控制功能的主要神经基础,顶枕叶皮质参与认知加工过程,个体的认知控制功能是大脑多个皮质功能区协同整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不同刺激范式下N2波特征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翠;周振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