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

席秀娥;张会强;张力公

关键词:肺结核, 耐多药, 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 化疗
摘要:目的 探讨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ADVThZE/15DVThE全身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前3个月每15 d肌肉注射1支(22.5μg),后15个月每月肌肉注射1支,共21次.比较2组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9个月末及18个月末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JP<0.01),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治疗后9个月末及18个月末CD3+、CD4+、CD4+/CD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8+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个月及18个月末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能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此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碱对肺纤维化大鼠核转录因子-κB及胶原蛋白Ⅲ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苦参碱干预肺纤维化(PF)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胶原蛋白Ⅲ的变化,探讨苦参碱的抗PF机制.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苦参碱组、中苦参碱组和低苦参碱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共30 d;模型组和高、中、低苦参碱组均每日腹腔注射博莱霉素7.5 mg·kg-1,10 d后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g·kg-1,高、中、低苦参碱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苦参碱100 mg·-1、80 mg·kg-1、50 mg·kg-1,共20 d.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NF-κB及胶原蛋白Ⅲ在肺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高、中、低苦参碱组肺组织呈纤维化表现,模型组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中苦参碱组与模型组相比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低苦参碱组与模型组相比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NF-κB、胶原蛋白Ⅲ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苦参碱组NF-κB、胶原蛋白Ⅲ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1);低苦参碱组NF-κB、胶原蛋白Ⅲ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苦参碱组组间两两比较,NF-κB、胶原蛋白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苦参碱可能通过减少NF-κB、胶原蛋白Ⅲ的表达,减轻大鼠PF程度.

    作者:袁晓梅;孙浩杰;苗润红;张志强;赵欣;郭悦鹏;李金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综合性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位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分别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及SAS标准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SDS及SAS标准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亦可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李松梅;王文林;王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腔过大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158例

    目的 观察宫腔过大时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158例官腔过大者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其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临床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158例受术者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均顺利植入官腔,经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随访观察,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63%、1.31%和2.00%,因症取出率分别为2.53%、3.92%和4.00%,脱落率均为0,续用率分别为96.84%、94.93%和94.30%.月经周期缩短发生率分别为1.90%、1.96%和0.67%;月经经期延长发生率分别为3.16%、3.27%和1.33%;月经量增多发生率分别为1.90%、1.31%和1.33%;不规则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6%、0.65%和0%;白带增多发生率分别为2.53%、1.96%和0.67%;疼痛发生率分别为0.63%、0和0.结论 官腔过大者放置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副作用少、脱落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杜凤娟;师爱霞;王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目前护理管理模式,加入人文关怀元素,充分体现护士的价值.结果 通过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能全方位、高质量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结论 现代护理管理中加入人文关怀元素,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伏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Ⅰ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前路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43例.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0±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Cobb角),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应用Frankel分级评分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0±0.5)h,术中平均出血(600±50)mL.43例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感染现象,未见窦道形成.植骨块均骨性融合,局部无复发,术后X线片显示后凸畸形角度矫正10°~25°,平均(14±2)°,随访1 a以上至植骨块融合时,角度丢失O°~3°,平均(2±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后凸畸形加重.15例有神经症状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前后路联合I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可以促进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崔宏勋;周英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及β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G>A多态性及β(TNF-β)基因252A>G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对河南汉族人群13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19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 检测TNF-α基因-308G>A多态性及TNF-β基因252A>G多态性.结果 高血压组TNF-α-308G>A多态性中GA+从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407,P<0.05);高血压组A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81,P<0.05),高血压组中TNF-α-308G>A中A等位基因(+)的人群即基因型GA+AA者的舒张压明显高于GG纯合子基因型的人群(P<0.05);TNF-β母基因252A>G多态性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基因-308G>A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TNF-β基因252A>G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

    作者:郭利伟;武红艳;黄艳梅;李端;王克杰;王晓丹;李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RICH)微创外科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87例HICH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结果 术后1周存活7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6例.65例患者获3个月随访,按格拉斯哥治疗结果 评分(GOS),良好20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7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11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7例.结论 HICH微创外科治疗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有利于术后病情平稳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残率.

    作者:唐秀纯;左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系统性硬化症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Sc)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32例SSc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受累,有雷诺现象22例(69%),内脏受累依次为肺17例(53%)、心脏14例(43%)、食管8例(25%),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7例,多发性肌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死亡4例,其中死于心律失常3例,1例因并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死亡;抗核抗体阳性24例(75%),抗ds-DNA抗体阳性5例(16%),抗Scl-70抗体阳性4例(13%),抗rRNP抗体阳性8例(25%),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22例(69%).结论 SSc常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存在多种免疫学异常,心脏损害是本病常见的死亡原因.

    作者:马平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布托啡诺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和副反应.方法 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评估分级Ⅰ~Ⅱ级)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布托啡诺15 mg·L-1 复合1.79 g·L-1甲磺酸罗哌卡行PCEA,对照组给予吗啡20 mg·L-1复合1.79 g·L-1甲磺酸罗哌卡因行PCEA.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并记录患者满意度和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 h和8·h静息和咳嗽时的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镇痛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15 mg·L-1布托啡诺复合1.79 g·L-1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术后的PCEA.

    作者:徐伟;夏瑞;朱志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中的表达及其与AS发生的关系.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2个月后心脏采血处死大鼠,取胸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动脉SMC中MC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动脉SMC中MCP-1呈弱阳性表达,高脂饮食组动脉SMC中MCP-1呈强阳性表达.高脂饮食组动脉SMC中MCP-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脂血症可能通过诱导血管壁SMC中MCP-1的表达引起AS的发生.

    作者:徐自超;郭晓静;张哲莹;王淑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用可吸收螺钉-可吸收缝线治疗关节内骨折

    目的 探讨可吸收材料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芬兰产Biofix可吸收拉力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56例.根据不同的骨折部位和类型采取合适的手术人路,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可吸收材料进行同定,术后给以石膏托固定4~6周,髋闩及股骨头骨折术后牵引4~6周.结果 全组56例,有54例得到6~18个月随访,平均(14.1±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发生.综合评价:优43例,良11例,关节功能均达到正常肢体90%以上,无切口感染,无非特异性炎症反映.结论 可吸收材料是关节内骨折的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负担,对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作者:冯耀忠;孙伟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GF水平,比较年龄、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况及TNM分期与HGF关系.结果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乳腺癌淋巴结状况、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雌激素水平无关(P>0.05).结论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王承正;许重杰;毛书明;崔树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羟丙哌嗪含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等效性研究

    目的 研究左羟丙哌嗪含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2×2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试验制剂左羟丙哌嗪含片或参比制剂左羟丙哌嗪片60 mg,采用液质联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利用DAS Vet 1.0计算药物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09.4±32.1)μg·L-1和(231.4±36.1)μg·L-1;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654.9±152.1)μg·h-1·L-1和(663.8±145.2)μg·h-1·L-1;O→∞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683.5 ±156.4)μg·h-1·L-1和(693.5±153.6)μg·h·L-1.结论 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以AUC0→12作为评价依据)为102%±5%(95%-114%),二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余俭;朱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男性样本X染色体牙釉基因片段丢失2例

    目前已有许多报道,用Profiler Plus试剂盒分型时,性别鉴定中男性Y染色体牙釉基因片段丢失,导致性别误判,而x染色体牙釉基因片段丢失尚未见报道,作者在郑州市公安局用Profiler Hus试剂盒建DNA数据库过程中遇到2例罕见的男性样本x染色体牙釉基因片段丢失现象,报道如下.

    作者:王克杰;杨卫红;原宝龙;王磊;朱云山;王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渗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中重度低钠血症

    目的 观察0.5 mol·L-1 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的疗效.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伴发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90例分为2组,2组均行吸氧、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限制水摄入但不补钠,观察组56例在非严格限制水摄入的同时给予0.5 mol·L-1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钠浓度及心功能改善时间.结果 2组治疗前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钠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所需时间分别为(10.8±4.5)d和(6.5±3.0)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 mol·L-1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能改善患者血钠浓度和心功能.

    作者:孟海波;闫红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联合复肝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复肝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 6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33)给予拉米夫定和复肝汤治疗,对照组(n=27)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加强护理,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用药和治疗结果 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复肝汤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加强护理措施是增强疗效的保证,患者对治疗用药和治疗结果 的满意度高.

    作者:刘俊扇;牛秉轩;范宁;刘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二瓣术治疗腭裂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二瓣术治疗腭裂手术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45例运用二瓣术整复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二瓣术修复腭裂545例,裂隙愈合51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69例,其中腭瘘31例,术后出血9例,感染16例,复裂2例,牙胚损伤11例.术中出现腭肌束撕裂267例,肌肉、黏膜缝合对位不良120例,黏骨膜瓣撕裂或穿通83例,黏膜与骨膜分离31例,恒牙胚损伤11例,腭前血管神经柬撕裂1例.结论 使用二瓣术整复腭裂从腭部注射麻醉药到切开、分离、缝合、伤口压迫等每一步均应注重手术操作技巧,并使用精细手术器械.

    作者:邵月保;杨彩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对氧葡萄糖剥夺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对氧葡萄糖剥夺(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12 d的海马神经元培养基更换为Earle's 平衡盐溶液(EBSS)后置于37℃三气缺氧(N2:CO2:O2=94%:5%:1%)培养箱内培养,4 h后恢复正常条件培养,同时在培养液内加入不同浓度钾通道阻断剂TEA,继续培养24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 OGD组、OGD+不同浓度TEA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OGD+10 μmol·L-1TEA组和OGD+500 μmol·L-1 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而OGD+1 μmol·L-1 TEA组和OGD+5 mmol·L-1 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钾通道阻断剂TEA能保护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提示某些类型的钾通道活动增强可能参与了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

    作者:李树基;陈荷;陈明;李勃兴;朱心红;高天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食管癌和贲门癌112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 观察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施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吻合口出血5例,其中2例在手术台上发现,及时处理止血,另3例术后经保守治疗治愈;乳糜胸3例;术后吻合口狭窄5例,均在胃镜下经吻合口扩张治疗后治愈;吻合口漏3例;术中吻合器出现机械故障3例,其中切割不全1例,钉合不全l例,抵针座退出困难1例.结论 机械吻合安全、简单、有效,规范手术操作、选择适当型号的吻合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玉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CP)发生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出生的450例早产儿,按家长意愿分为早期干预组(干预组)230例和常规育儿组(常规组)220例,2组早产儿出生后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给予保暖、静脉营养、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吸氧等预防各种早产儿并发症常规治疗;常规组出院后接受常规育儿指导,不进行早期干预;干预组自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还进行早期干预,并重点进行按摩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结果 1岁时,干预组发生CP 2例(0.87%),常规,组发生CP14例(6.36%),干预组CP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岁,干预组2例CP均属于轻度,常规组14例CP中7例为轻度,5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CP发生率.

    作者:王锦华;杨秀艺;乔波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新乡医学院

主办:新乡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