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君;毛静远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rocyanidine,PC)与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联合干预H9C2心肌细胞,对其凋亡率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原花青素+缺血后处理组 (PC+IPO组).利用AO-EB染色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P-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IPO单独和联合PC干预H9C2心肌细胞0、12 h、24 h后,各时间点IPO组和PC+IPO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I/R组(P<0.01).12 h时,PC+IPO组细胞凋亡率低于IPO组(P<0.05).对P-p38 MAPK表达的影响:12 h时,I/R组表达高于C组(P<0.01);PC+IPO组和IPO组表达低于I/R组(P<0.01),同时PC+IPO组低于IPO组(P<0.05).结论 IPO单独和联合PC干预均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并且PC联合IPO更有效.该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有关.
作者:许素铭;宋明;张旻;王耀琴;弓韬;覃秀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1~103 nmol/L抗钠-钙交换体(NCX)α-2(807-844)肽段抗体对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的NCXα-2(807-844)肽段主动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并纯化抗体,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观察对大鼠离体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主动免疫后兔体内抗α-2(807-844)抗血清滴度明显升高,经Protein A纯化后获得浓度为7.21 mg/mL的抗体;与对照组比较,1~10 nmol/L α-2抗体可明显增加大鼠离体心脏左室发展压(LVDP)及左室压大上升速率 (+dP/dtmax,P<0.01),且使左室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减小(P<0.01);然而,102~103 nmol/Lα-2抗体则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正常大鼠离体心脏LVDP、±dP/dtmax(P<0.01).结论 抗钠-钙交换体α-2(807-844)肽段抗体对离体大鼠心功能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在低浓度时,α-2抗体可使心肌收缩增强;而较高浓度的α-2抗体可同时抑制心肌收缩和舒张.
作者:杨啸燕;封启龙;吴博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102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治疗,他汀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后,脑梗死再发情况.结果 在标准治疗完成后6个月,两组脑梗死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随访2年时间,两组患者脑梗死再发生数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还能调控血脂,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还有减少脑梗死再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娅;况技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并发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脑干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同时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程均为3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SS和ADL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HBAlc、LDL-C的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脑干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肖丹;洪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3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 (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β受体组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及洋地黄制剂) 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连用3个月.以超声心动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月心脏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情况.结果 曲美他嗪使用后左室射血分数由(33.5±5.1)%增加到 (42.5±5.8)%(P<0.001).心率变异性分析表明,使用曲美他嗪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97.3 ms±40.1 ms vs 110.5 ms±29.2 ms,P=0.049)和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80.5 ms±29.0 ms vs 98.3 ms±30.5 ms)均较使用前显著增加.结论 曲美他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黄小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ACS患者高黏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 126例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脉血康胶囊和西药;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两组疗程为3个月.观察血黏度变化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胸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黏滞状态.
作者:宋艳琴;金影;王克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和丹红注射液,以15 d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hs-CRP水平,评价其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及丹红注射液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血流,可降低血黏度,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s-CRP浓度.
作者:李怀德;李大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甲钴胺1 mg,静脉输注,每日一次,连用4周.观察组给予甲钴胺1 mg,静脉输注,同时应用疏血通6 mL静脉输注,每日一次,连用4周.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各项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金平;孙喜明;孟德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碎裂QRS波与QRS波群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273例的12导联心电图,按有无碎裂QRS波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之间QRS波群时间及RR间期的关系.结果 碎裂QRS波的检出率为19.4%,男女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碎裂QRS波主要分布在下壁导联;有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为85.3 ms±9.1 ms,比无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82.1 ms±8.7 ms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碎裂QRS的发生可导致心室除极时间的延长.
作者:李将萍;王红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拟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经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加用颈复汤.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效时间上,二者分别在<12 h,<24 h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彭文波;梁芳;黄侃;魏德芝;王宇新;霍清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在体记录海马CA1区场电位时,改良局部给药方式.方法 动物麻醉后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参照立体定位参数将自制刺激/记录电极及给药套管分别插入海马,给药并记录CA1区局部场电位,而后进行LTP的诱发和记录.结果 确定改良法给药部位的准确性及药物在海马内的扩散范围;用改良法局部给予溶剂对海马CA1区突触传递及LTP没有明显影响;用改良法局部给予侧脑室给药量1/10的Aβ1-42,即显著压抑了海马CA1区LTP,且不影响突触传递; 用改良法局部给予溶剂或Aβ1-42对PPF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完善了海马CA1区在体刺激/记录及同侧海马局部给药的方法,且用药量小、操作简单;用改良法成功记录并观察了Aβ1-42对海马CA1区fEPSP、LTP及PPF的影响,实现了用该方法对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评价.
作者:王锐;张宇;李建国;张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极胸导联(Fontaine导联)心电图各参数值的变化.方法 64例住院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导联和双极胸导联检测,对其P波的幅度、极性以及与QRS波群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双极胸导联中FⅠ导联P波形态、P波时限与V1及Ⅱ导联无明显差别,但P波振幅明显高于二者(P<0.05).QRS波时限与常规导联相似,QRS波形态,FⅠ与V1相似、FⅢ与V5相似(P>0.05).结论 Fontaine导联清楚显示P波的同时,还可显示类似V1导联图形,在心律失常的分析中明显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
作者:肖润平;任永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200例江阴市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测量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点围(MA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 20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30.0%和32.0%,男性略高于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营养不良患者残疾程度严重;临床医生应关注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营养状况,采取规范有效的营养管理措施.
作者:杨江胜;朱祖福;刘定华;韩伯军;张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疗效.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200 g~250 g,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用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溶栓模型,随机分为2 h溶栓组(A组),3 h溶栓组(B组),4 h溶栓组(C组)及对照组(D组),前3组分别在脑梗死后2 h,3 h,4 h应用rt-PA溶栓,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计算脑梗死相对体积,HE染色确定其出血性转化(HT)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差别,但较C组及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C组与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差别;A组与B组溶栓后24 h脑梗死相对体积无差别,但较C组及D组面积小,C组与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差别.A组与B组溶栓后HT无差别,但较C组溶栓HT低,D组无出血性转化.结论 rt-PA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有一定的疗效,但应注意把握时间窗.
作者:吴翠翠;牛小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源性头痛临床诊治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8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诊治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发病率高的是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占70.5%;其次为颈椎间盘突出占32.8%,椎间孔变形占6.7%;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占17.3%.脑血流动力学检查62例,发现一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占30.5%,双侧为11.2%;椎基底动脉血流增加为20.9%;头颅CT或MRI检查97例,均无重要阳性发现.结论 颈源性头痛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对头痛明显患者,或伴有相关体征患者必须进行有关影像检查,排除颅内病变,以免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
作者:谌剑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脑梗死大鼠在不同时间窗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出血性转化的内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体重200 g~250 g,随机分为单纯脑梗死(CI)组、糖尿病(DM)合并CI组、假手术组.各组均在2 h和4 h给予rt-PA或生理盐水溶栓,溶栓24 h后灌注固定取脑,分别行脑组织含水量计算、伊文思蓝(EB)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DM合并CI 4 h组较单纯CI 4 h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MMP-9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DM+CI大鼠3 h以内行rt-PA溶栓治疗有效,而3 h以外溶栓治疗后脑水肿明显,血脑屏障破坏严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张勇;牛小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胱抑素C(Cys-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高血压病1级组,血BUN、Scr、eGFR、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级高血压病组Cys-C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GFR下降,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在3级组,BUN、Scr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而eGFR较对照组下降,Cys-C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C的检测可更早发现高血压病肾损害.
作者:李龙;罗晋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软脉灵药物血清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灌胃法制备SD大鼠的软脉灵药物血清;应用改良Boyden微孔膜双槽法进行细胞迁移实验;用FITC-鬼笔环肽标记F-actin,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DGF诱导的VSMCs骨架形态的变化.结果 含软脉灵药物血清可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迁移,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10%药物浓度时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为61.42%(P<0.01).PDGF(10 ng/mL)刺激后细胞即发生伸展,应力纤维增多,可见伪足形成;加入含软脉灵药物血清后可见到伪足及张力纤维减少,而且随着软脉灵浓度的升高,可见到伪足及张力纤维显著减少.结论 软脉灵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迁移和应力纤维形成.
作者:王新航;谢良地;许昌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中急性脑穿支动脉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及D-二聚体(D-dimer)浓度,判断凝血纤溶机制在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60例急性脑穿支动脉梗死患者血浆Fg及D-二聚体浓度,与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血浆Fg及D-二聚体浓度活性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急性穿支动脉疾病所致脑梗死可能存在凝血纤溶机制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汪效松;张旭;雷惠新;周瑞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智能运动训练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脑卒中单侧偏瘫伴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康复组和智能运动训练组,均常规给予康复训练.智能运动训练组同时加用智能运动训练.结果 治疗1个月后,智能运动训练组及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上下肢痉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智能运动训练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结论 智能运动训练联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控制脑卒中所致高痉挛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兴富;宋玉萍;金亮亮;余晋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