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解金洪;姜卫东;高想;蒋凤荣;张锋莉

关键词:利心冲剂, 心力衰竭,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观察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采取腹腔注射阿霉素(ADR,4 mg/kg,每5天一次,共3次)复制大鼠心衰模型,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学、血流动力学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利心冲剂治疗组光镜下心肌损伤明显减轻;左室收缩压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降低;抑制凋亡作用的Bcl-2基因表达增高、Bax/Bcl-2降低(P<0.05).结论 利心冲剂能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基因表达及降低Bax/Bcl-2比值有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疾患.以副神经支配区的肌群肌张力障碍为重点.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向另一侧屈曲,或后仰,或前屈,或侧偏.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情绪.

    作者:杨万章;向云;陶红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滴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新活素(rhBNP)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2011年10月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好转程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之间心率、血压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改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新活素对缓解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较明显的作用.

    作者:王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其血压变异性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78例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或门诊就诊且年龄、性别组成相匹配的45例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取静脉血作常规血生化检查,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RBP4水平,统计患者临床资料.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RBP4与血压变异性以及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RBP4水平、24 h收缩压标准差(24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RBP4与HOMA-IR(r=0.443,P<0.01)、24SSD(r=0.419,P<0.01)、dSSD(r=0.432,P<0.01)、nSSD(r=0.372,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视黄醇结合蛋白4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加大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的变异性,促进脑梗死的发生或发展.

    作者:彭郑超;周秀荣;潘茜;郭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进展

    癫痫发病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I网络)的调节失衡有关,NEI网络系统的调控可能是针刺及经络腧穴作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NEI网络机制及其与时间规律及情志关系的探讨,可作为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禢达科;张汉伟;张刚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脉血康治疗外伤性非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脉血康胶囊辅助治疗外伤性非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对照组58例施行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随访2个月后对两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9%,对照组为69.4%(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erological functional deficit scores,NFD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的长期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外伤后脑梗死的发生率、致死、致残率,促进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

    作者:岑明;李普阳;蒋福刚;熊青荣;冯子民;方艳艳;王天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脂联素及其组织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及其组织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复制模型前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及采集颈动脉检测其组织表达.结果 复制模型后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组织表达均较复制模型前降低.结论 脂联素在脑梗死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低脂联素水平可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作者:周喜燕;吕以静;李宁;逄世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及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纳8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2次/日;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5.9%(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有改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及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李富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补心气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损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补心气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心气虚损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纳入试验的CHF患者77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两组在保持原西药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9例予补心气口服液口服,8周后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CHF患者中医症状、运动耐量及西药停减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心气口服液对CHF心气虚损证的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魏孟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氟桂利嗪预防社区低危老年TIA患者的脑梗死风险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氟桂利嗪对社区老年低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防脑梗死风险的临床观察.方法 根据ABCD2的评分标准,将160例评分为1分~3分的老年低危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桂利嗪介入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对脑梗死预防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90 d内的脑梗死率为1.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社区介入预防低危TIA患者的治疗对有效降低脑梗死风险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黄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等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胱抑素C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与各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各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型组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组的胱抑素C及心脏射血分数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胱抑素C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作者:马学芳;武旭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探讨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G组)96例和对照组(D组)92例.根据病情给予控制高血压、调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舒通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G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0.0% vs 76.1%,P<0.05);G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0.0%vs78.3%,P<0.05).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李国丽;林学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天丹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观察

    目的 观察天丹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我院急性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天丹通络胶囊、辛伐他丁配合脑梗死常规治疗,于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计算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并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测,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性积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IP、颈动脉斑块Crous积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丹通络胶囊具有调脂作用,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作者:谭荣平;陈治林;李成栋;沈建锋;周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症状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用单盲交叉设计,由不同职称的临床医生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36例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HAMD评分为(18.0±11.13)分.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1.7%;GDS评分为(12.60±5.96)分,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6.1%.HAMD条目中较常见的有能力减退26例(72%)、精神性焦虑23例(64%)、有罪感19例(53%)、抑郁17例(47%)、睡眠障碍17例(47%).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抑郁症状评定的因素有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受教育程度和GDS.结论 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症状较常见,评估时应注意患者的病情、教育程度.HAMD适用于血管性痴呆病人抑郁症状的评估.

    作者:赵新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阿司匹林0.1 g,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 mg,每日3次;依姆多30 mg,每日1次,辛伐他汀(舒降之)2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疗程15 d,连续服药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确切.

    作者:路秀云;蒋宁;尹凤祥;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波变异性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P波变异性及离散度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82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F)组和对照组(非PAF组).两组均在窦性心律时测量P波大时限(Pmax),P波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与P波变异性(Pvari),以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等指标.以Pvari≥120 ms2、Pmax≥110 ms或Pd≥40 ms为阳性标准,评估PVARI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 PAF组较对照组Pd、Pmax与Pvari及LAD明显增大(P<0.05).Pvari在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方面均高于其他三者,Pmax+Pd仅次于Pvari,而Pmax相比较敏感性高.结论 Pvari对慢性心衰患者并发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郝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彭玉山运用对药治疗郁证经验总结

    彭玉山老中医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彭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中医脑病诊疗方面学验俱丰,尤善用对药治疗郁证.现将彭老师常用对药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董致郅;谢春荣;彭玉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刘志明老中医从肾论治冠心病的机制探析

    冠心病(胸痹心痛)为当今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精髓和指导思想治疗冠心病有着显著的优势.刘志明老中医认为宗气不足为病之因、心阳亏虚为病之本、肾元匮乏为病之根,根据临床70余年辨治冠心病经验创补肾通阳活血方,效如桴鼓.本文将刘老从肾论治冠心病的机制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刘宇;刘如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肿微创抽吸术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81例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血肿微创抽吸术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血宁组(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单纯抽吸组)79例.两组在出血后3 d行血肿微创抽吸术,舒血宁治疗组抽吸术后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抽吸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血肿抽吸术后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血肿吸收程度治疗后变化.结果 治疗两周后,舒血宁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526).治疗组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抽吸术后残留血肿的吸收,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梁绍栋;李洪哲;李佳;张铁辉;李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冠脉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冠脉特点.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60例,均经冠脉造影确诊,即至少一支心外膜下血管狭窄≥50%.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20例(69.6%).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M组),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组(NDM组).比较两组血脂、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及冠脉病变程度Ⅲ度、Ⅳ度者较NDM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较无合并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且冠脉硬化病变范围更广,病变程度更严重.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验开始前曾服用过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治疗前其坐位血压稳定并且满足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的要求.每日口服2.5 mg~10 mg比索洛尔片剂,均为一次给药,同时建议所有患者降低食盐摄入量至5 g/d~7 g/a.所有患者均根据心率、血压情况先给予比索洛尔片剂初始剂量2.5 mg,每两周剂量增加2.5 mg,直至10 mg/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坐位血压、空腹血糖水平和血红蛋白(HbA1c)水平,75 g葡萄糖负荷前及负荷后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比索洛尔联合用药前后血压有明显下降,用药后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比索洛尔联合用药降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高爱红;王东琦;卢敏;朱彩霞;何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