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曹建恒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0.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6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MMP-9、hs-CRP、IL-6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63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2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名,所有入选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MMP-9,放免平衡法测定IL-6水平,比较各指标在ACS中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血尿酸、MMP-9、hs-CRP 、IL-6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除尿酸外,MMP-9、hs-CRP 、IL-6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清尿酸、MMP-9、CRP、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不同类型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越广泛,血清MMP-9、CRP、IL-6水平增高越显著,四指标联合检测对AC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作者:齐振辉;牛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极易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对其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

    作者:张莉萍;王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地西泮对KCl预收缩老年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

    目的 观察地西泮(DZP)对老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方法 ,观察DZP对氯化钾(KCl)预收缩血管环的作用,并检测DZP对经无钙液预处理后的血管环的作用.结果 累积浓度的DZP对高浓度KCl引起的血管环收缩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后,低浓度(10-6mol/L,3×10-6mol/L,10-5mol/L,3×10-5mol/L)DZP的舒血管作用减弱.DZP预处理后,CaCl2收缩血管环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下移.结论 DZP对KCl预收缩老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作者:戚晓静;王微;张轩萍;张明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银杏叶滴丸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机制

    目的 评价银杏叶滴丸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92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应用银杏叶滴丸,对照组(40例)应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状态检查(MMSE)、Barthel指数评分、长谷川智力量表、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5%(P<0.05);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MMSE 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长谷川智力量表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滴丸治疗MID的临床疗效肯定,无毒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作者:张洪;周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入院时空腹进行hs-CRP测定,择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分为3组:A组≤4分为轻度、B组4分~8分为中度、C组>8分为重度.分组比较相关因素.观察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反复心绞痛发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结果 血清hs-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有相关性.3组之间hs-CRP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A组、B组和C组在反复心绞痛发作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两项之间比较有增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积分有相关性,hsCRP水平增高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入院时血清hs-CRP水平增高的心绞痛患者有较高的危险性.

    作者:苗鹏飞;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高宇平;王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速效救心丸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速效救心丸对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CAM模型,选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阳性对照药,观察速效救心丸对CAM周围一级、二级与总血管数的影响.结果 速效救心丸大、小剂量组对CAM一级、二级与总血管数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生理盐水和正常血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及阳性对照组(P<0.01);在一级血管促进方面,速效救心丸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1).在促进二级与总血管数方面,速效救心丸大、小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效救心丸对CAM血管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冯玲;胡元会;陈双厚;刘瑞华;吴华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健脑益智汤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脑益智汤对拟血管性痴(VaD)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改进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建立VaD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健脑益智汤对V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I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比较各组结果 之间的差异.结果 (10.6~42.4) g/kg健脑益智汤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健脑益智汤治疗组大鼠海马CAI区神经细胞ChAT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健脑益智汤对拟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拟VaD大鼠海马CAI区神经细胞ChAT表达有关.

    作者:刘佳成;张生林;刘田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联素和瘦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ROS)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联素和瘦素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作用与血脂联素和瘦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给予ROS每日4 mg,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ROS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P<0.05或P<0.01),血脂联素水平增高(P<0.01),血瘦素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OS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提升血脂联素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王学雷;王彦;杨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外周血清MCP-1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以益气养心安神为立法组成的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UA)家兔模型外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 以球囊一次性损伤家兔颈动脉结合高脂饮食喂养,8周末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组,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7只,另取7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于10周末进行药物触发的方法 复制成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实验终点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家兔外周血清MCP-1水平.结果 养心颗粒组家兔外周血清MCP-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和消心痛组比较,养心颗粒组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中药复方养心颗粒能够抑制UA病理生理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防治UA的作用.

    作者:王海涛;周亚滨;孙静;张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乙醇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乙醇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乙醇(40%、20%、10%和5%)按0.2 mL/10 g体重对小鼠进行灌胃,采用跳台法和Y型迷宫法测定乙醇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影响.结果 在跳台实验和Y型迷宫实验中,40%和20%乙醇使小鼠错误反应次数增加,跳台实验潜伏期缩短(P<0.05或P<0.01);5%乙醇使小鼠跳台实验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 40%和20%乙醇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有抑制作用,5%乙醇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可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胡浩;杜克莘;王兴会;张成锋;高文浩;褚伯良;任婧;孙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S-100β蛋白的表达

    目的 通过测定S-100β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和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探讨2型糖尿病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和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不同时间点S-100β表达较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增加,而且表达高峰出现时间提前.结论 糖尿病可能通过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加重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宋登花;庞晋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失眠理论浅析及治疗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有效的措施.根据临床观察,许多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失眠症.在高血压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入睡困难的患者明显增多.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也较正常人群差,觉醒次数显著大于正常人群,睡眠持续时间也短于正常人群

    作者:殷子杰;程志清;崔小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脑出血在出血性中风中更为常见.根据<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发病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发病6个月以后为后遗症期.急性期过后,大量患者留有偏瘫、语言障碍、肢体疼痛、痴呆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中医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雄;周德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治疗高黏血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藻酸双酯钠片,每次100 mg,每日3次.治疗组采用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分别为(1.63±0.09) mPa·s和(1.02±0.51) mPa·s,红细胞比容分别为(41.52±2.68)%和(38.50±5.89)%,纤维蛋白分别为(4.21±0.98) g/L和(3.40±0.96) g/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高黏血症效果良好,具有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血压等作用.

    作者:刘向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去骨瓣减压造成继发脑损伤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引起继发脑损伤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方法 1997年-2007年我院收治的颅内血肿行额颞部去骨瓣减压患者167例(根据骨窗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5 cm×7 cm~6 cm×11 cm(n=42),第2组为7 cn×12 cm~11 cm×14 cm(n=63),第3组为12 cm×15 cm以上(n=62).记录术前、术后早期血肿对侧上肢运动或语言功能的比较.结果 发生继发脑损伤34例.中等大小骨窗的病例继发性损害的发生率为36.5%(23/63),较小或较大的骨窗继发性损害的发生率较低,分别为11.9%(5/42)和9.7%(6/62),修补硬膜者无继发性损害.结论 继发于去骨瓣减压的脑损害应引起注意,中等大小骨窗的病例较易发生,保护静脉,保护功能区上方的骨瓣和减张修补硬膜是预防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的好方法 .

    作者:杨泉生;许永;邢建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应用超声检查小隐静脉60例报道

    通常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主要侧重于深静脉以及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超声检查进行较少.本文在进行大隐静脉曲张检查中,同时观察小隐静脉的超声图像,以探讨小隐静脉的病态特征.

    作者:安阳;郭丽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短时间内使用针刺疗法联合吞咽综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风池、廉泉、吞咽、外金津玉液穴位,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照组除不进行针刺外,其他康复训练方法 同治疗组.病程为2周,每天1次,每周治疗6 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的综合训练和进食训练,短时间内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

    作者:苗清波;唐新辉;霍学军;石玉英;冯淑云;黄新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豆苷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黄豆苷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24只SHR随机分为黄豆苷元组(Dai组)、咪达普利组(Imi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同时以8只同龄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前两组分别用黄豆苷元13.50 mg/(kg·d)和咪达普利0.90 mg/(kg·d)灌胃,NS组及正常对照组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用药4周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颈动脉插管法测收缩压,分光光度法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压、尿β2-MG显著增多(P<0.01),肾组织内的SOD活性降低.药物干预4周后与同期NS组比较,黄豆苷元明显降低尿β2-MG和MDA水平(P<0.05),并能明显提高肾脏组织内的SOD活性;咪达普利则显著降低尿β2-MG和MDA水平(P<0.05或P<0.01),亦显著提高肾组织SOD活性(P<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豆苷元能明显改善高血压肾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内皮作用实现的,其作用与咪达普利相似.

    作者:范靓靓;李树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首活血化瘀方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两首活血化瘀方对心肌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干预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 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20条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心肌缺血组、桃红四物汤以及丹参饮组,每组5条.分别采用HE染色、DNA 末端标记法( TUNEL) 以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细胞变性与坏死,仅见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心肌缺血组有明显心肌组织坏死,心肌细胞凋亡增多,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Bax的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桃红四物汤以及丹参饮组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均显著减轻,Bcl-2的表达明显增多,Bax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桃红四物汤以及丹参饮可影响Bcl-2和Bax的表达,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建文;王大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煤工尘肺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 研究煤工尘肺(CWP)大鼠血氧分压、血管内皮功能和肺脑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煤工尘肺(CWP)并发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煤工尘肺组(CWP组)及对照组,每组45只.CWP组通过气管插管灌入150 g/L的煤尘生理盐水悬液,建立煤工尘肺模型,对照组用同样方法 给以1 mL生理盐水灌肺进行对照.两组每次随机取15只于4周、8周、20周处死,处死时通过比较给予累积浓度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ACh)和硝苯钠(非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后血管的舒张程度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检测血氧分压,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肺、脑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煤工尘肺大鼠的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随着尘肺的期别增加动脉氧分压趋于降低;煤工尘肺可以导致严重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给予10-9 mol/L~10-5 mol/L累积浓度的ACh后,CWP组血管张力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WP组大鼠脑组织发生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尘肺期别越高,改变越严重.结论 煤工尘肺可引起大鼠脑组织损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缺氧所致的内皮功能损伤有关.

    作者:柳莹;牛小媛;孟献芳;梁中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