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螺环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辅助治疗作用

张东清;叶蔚云;曾伟杰

关键词:丁螺环酮, 氟西汀, 脑卒中, 抑郁症
摘要: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丁螺环酮合用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用氟西汀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各评定1次.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各评定1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同期比较,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MES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丁螺环酮合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提高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舍曲林与马普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双盲对照研究

    评价舍曲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马普替林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许昌建安医院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年龄60~70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

    作者:常双海;林建忠;邵国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例双相抑郁患者给予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各周TESS评分均无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碳酸锂合并米氮平治疗双相抑郁有效,不良反应较少,没有诱发躁狂的风险.

    作者:曹长安;郭金宏;朴胜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连续2次电休克治疗致呼吸停止1例

    1病例患者女,24岁,诊断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以氟西汀20mg/d,治疗2周,疗效不显著.施行电休克治疗,隔日1次.

    作者:魏晓杰;董淑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米氮平治疗,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从治疗第1周末开始,两组HAMD、HAMA总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起效快,疗效与米氮平相似.

    作者:蔡文治;金燕君;杨成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者20例,无自杀行为者40例)及6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为对照,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分别评价抑郁症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2、P3波幅明显降低;有自杀行为组N2、P3波幅比无自杀行为组明显降低.抑郁症组HAMD总分与P300各指标无相关,SECF总分与N2、P2、P3潜伏期显著负相关.结论: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评定具有一定价值,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不同.

    作者:周振和;朱红梅;侯永华;李恒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网络瘾个案报告

    报告7例网络瘾的典型案例.

    作者:师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也谈网络瘾的治疗

    介绍网络瘾的治疗.

    作者:缪金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为验证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以氯氮平为对照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向智国;杜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心理社会生物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转归的相关心理社会生物因素.方法:自编糖尿病基础知识调查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和尿酸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的SDS总分和SAS总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SAS总分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r=0.43,P<0.01),与SDS总分呈正相关(r=0.333,P<0.01).SDS总分与PSSS总分呈正相关(r=0.316,P<0.01),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呈负相关(r=-0.284,P<0.05).PSSS总分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r=0.25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症状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病程越长,焦虑症状越严重.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领悟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越好,抑郁症状越少,就越有助于糖、脂代谢改善.

    作者:赵宝龙;徐桂芳;程雯;徐婷;陈淑雯;张妍;柏琴;刁燕平;施永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提纲(下)

    5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躁狂症、抑郁症、躁郁症3种类型;往往呈间歇性发作,在完全缓解或间歇期,皆应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作者:贾谊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时点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演变.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79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将其结果与2004年和2002相比较.结果:精神药物的使用频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型精神药物的使用正在逐渐增多;精神药物的使用剂量基本都在安全范围之内.结论:精神药物应用的多样性已是一种趋势.

    作者:陈俊;王红星;徐鹤定;王祖承;方贻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甘露醇治疗抗精神病药致便秘

    我们以甘露醇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均为我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科住院患者;≥3 d无自主排便;未合并其他导泻药,24 h内未灌肠;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及脱水;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刘守波;刘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江西省自杀流行病学调查

    我们于2002年3至4月在江西省内进行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其中自杀致死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琼;池森;罗贤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米氮平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门诊和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在治疗1、2周末HAMD、CGI-SI评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6周时两组临床疗效相似.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起效较快.

    作者:邹建华;景燕玲;宋康萍;胡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比较2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为2001年5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首次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8~48岁,病程2个月~3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分;小学及以上文化;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酒和药物滥用或依赖及有严重自杀企图者.共160例.

    作者:郑胜云;钟海辉;陈海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相障碍伴有强迫症的治疗——读者来信

    编辑先生:近年关于双相障碍的文献较多,对指导临床医师的工作帮助很大.但双相障碍,特别是双相Ⅱ型并有快速循环病程者,合并强迫障碍的治疗仍是个难题,如何处理(主要是使用抗抑郁药问题),请赐教.

    作者:金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呋喃唑酮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酒依赖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呋喃唑酮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酒依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5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呋喃唑酮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呋喃唑酮组单用呋喃唑酮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酒依赖严重程度问卷(SADQ-C)定期评定.疗程6个月.结果:在治疗1、2、4个月和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呋喃唑酮组,尤其是对情感性戒断症状疗效更好.结论:呋喃唑酮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酒依赖效果优于单用呋喃唑酮治疗.

    作者:张国强;栗克清;韩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

    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用西酞普兰进行对照治疗.1对象和方法为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在我院女病区住院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分;产后4~120d;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共36例,按顺序用随机表单双数分为西酞普兰组及阿米替林组各18例.

    作者:于晶妮;柴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以不同品牌利培酮(商品名:卓夫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9~62岁,病程1~12年;无严重躯体疾病.

    作者:任玉生;罗汝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强迫症状1例

    1病例患者,女性,20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住院治疗,症状缓解.1年余后突然出现谵妄状态,诊断狼疮性脑病,经治疗后好转.

    作者:王儒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