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婵娟;杨志明;康玉明;肖传实
目的 采用在体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研究脑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的脑内代谢变化及中药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去皮层血管结合孤养、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的方法复制脑缺血后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在体磁共振波谱技术,观察大鼠左侧海马的代谢变化及颐脑解郁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脑裂明显扩大(P<0.01);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脑裂宽度较模型组有所减小趋势.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域NAA/Cr较正常组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大鼠海马区域NAA/Cr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西药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NAA/Cr低于正常组(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则无明显变化.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Cho/Cr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域Cho/Cr变化不明显.结论 脑缺血后抑郁大鼠存在脑萎缩,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和功能紊乱.中药颐脑解郁方具有保护和改善神经元功能的作用.
作者:黄育玲;唐启盛;徐向青;侯秀娟;李宁;臧凤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MS23对麻醉正常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对清醒无拘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PowerLab系统记录MS23对麻醉正常血压大鼠的血压、心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采用DSI心电和血压遥测系统观察MS23对清醒无拘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结果 MS23 0.1mg/kg~1.0mg/kg 静脉给药降低麻醉正常血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压大上升速率,减慢心率,对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压大下降速率和心电图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而Ami降低收缩压的同时,增快心率、增大左心室收缩压和左心室压大上升速率.MS23 1.0 mg/kg 灌胃给药对清醒无拘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且以对舒张压的作用更明显;对心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MS23对正常血压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而对心脏无兴奋作用.
作者:刘宇;王蕾;吕吉元;王德锁;梁月琴;张明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补肾中药对大鼠c-Jun、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女贞子组、淫羊藿组、氯米芬组、倍美力组和蒸馏水组5组,分别给予女贞子水煎液、淫羊藿水煎液、氯米芬水溶液、倍美力水溶液、蒸馏水,连续灌胃15 d后腹主动脉真空负压取血及快速脱颈椎处死取杏仁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E2、T、Fsh及杏仁核c-Jun、c-Fos蛋白的含量.结果 女贞子组、淫羊藿组的血浆激素水平及脑杏仁核c-Jun、c-Fos蛋白含量均比蒸馏水组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之间的血浆激素水平及c-Fos蛋白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组的c-Jun的蛋白含量比女贞子组有升高(P<0.05),女贞子组、淫羊藿组的血浆激素水平及脑杏仁核c-Jun、c-Fos蛋白含量均较氯米芬组和倍美力组低(P<0.05).脑杏仁核c-Jun、c-Fos蛋白含量的增多和血浆激素水平的升高有相关性,呈S曲线相关(P<0.05).结论 补肾中药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c-Jun、cFos的表达.
作者:田允;蔡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8例,服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80例,服用血塞通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80.0%(P>0.05);两组均有改善心电图、心绞痛的作用(P>0.05);治疗组对改善临床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春翔;骆丽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NVAF患者300例,其中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100例,予通心络胶囊0.52 g,3次/日,阿司匹林300 mg/d;华法林组100例,予华法林1.25 mg/d~5.00 mg/d,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阿司匹林组100例,予阿司匹林300 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随访5年,以脑栓塞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依据.结果 脑栓塞年发病率;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为5.0%,华法林组2.4%(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χ2=5.604 4,P<0.05),阿司匹林组为8.4%(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χ2= 6.486 4,P<0.05).华法林组有4例出现脑出血,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有18例出现上腹痛、恶心,8例出现牙龈肿痛,阿司匹林组有16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NVAF脑栓塞的远期效果不如华法林,但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不愿意接受华法林治疗的NVAF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栓塞并发症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靳晨亭;周晓舟;朱桂平;周万兴;陆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血压病(EH)中医辨证分型微观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为临床辨证论治的统一化、标准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本文就EH阴虚阳亢型客观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孟云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补肾阴中药女贞子和补肾阳中药淫羊藿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舒缩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0只12周龄~14周龄SHR随机分为女贞子组、淫羊藿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以同龄同种系正常血压的京都种大鼠(WKY)10只作为正常组.女贞子组、淫羊藿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女贞子、淫羊藿水煎液,依那普利水溶液,空白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给药两周后,用多导生理仪经颈动脉穿刺至左心室瓣口测量各组大鼠的血压值,并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含量.结果 用药前后女贞子组、淫羊藿组与空白组比较收缩压值无统计学意义,但用药后女贞子组的NO、6-Keto-PGF1α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或P<0.01),ET、TXB2与空白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补肾中药能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减少血管内皮收缩因子ET、TXA2补肾中药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舒缩因子的分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减轻血压增高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王雪冰;蔡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er大鼠50只,雌雄各半,6月龄,体重310 g±20 g,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2 药品及仪器 注射用盐酸阿霉素(ADR),汕头鲩滨制药厂生产,批号:960702. 强心宁煎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 地高辛:杭州民生药厂生产,批号:961141. 血浆心钠素(ANP)放免分析药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批号:971012. 血浆内皮素(ET)放免分析药盒: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号:971127. SN-695B型智能放免γ测量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2.
作者:杨莺;李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川芎茶调散加减口服和针灸治疗,配合心理指导和口服颅痛定、维生素B6、谷氨酸、谷维素等药.对照组单予心理指导和口服颅痛定、维生素B6、谷氨酸、谷维素等药;两组均治疗6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优于对照组的69.5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较显著.
作者:朱寿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益心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9.2%(P<0.01).结论 益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作者:孙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组,80例)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并随症状不同加减穴位.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传统针刺疗法,取百会、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环跳、等穴.两组均每日针刺2次,10 d 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5个疗程.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残程度,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56.25%(P<0.01).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缩短疗程疗效显著.
作者:江广予;李昊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6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参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评价,并测定血浆脑钠肽(BNP)、凋亡因子Fa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心功能均有改善,BNP、Fas、IL6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血浆水平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参附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Lee心力衰竭积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更明显(P<0.05),而且BNP、Fas和TNF-α血浆水平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心肾阳虚证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左心收缩功能,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Fas和TNF-α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红金;段姝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甲强龙、丹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史者,经抢救成功之后,在7 d~30 d出现以痴呆、精神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的患者,给予足量系统的甲强龙、丹参联合治疗.结果 经甲强龙、丹参及高压氧治疗,14.2%患者痊愈,总有效率为94.3%,死亡2例. 结论 COIDE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急性期治疗及发病后合理、有效的用药有关.
作者:雷刚;刘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观察益母草水苏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利用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对细胞肥大的影响(细胞数目、蛋白以及DNA含量),同时用H2DCFDA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ROS含量.结果 ①AngⅡ(10-6mol/L)使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对细胞数目和DNA含量无影响(P>0.05);②10-7 mol/L~10-4 mol/L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抗AngⅡ导致的蛋白含量的增高(P<0.05);③AngⅡ可诱导心肌细胞内ROS含量增加,加入益母草水苏碱抑制了AngⅡ的这一作用.结论 益母草水苏碱可抑制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抑制ROS含量增加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郭炜;赵培;顾燕频;吕嵘;卫洪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超声分别对61例TIA患者(TIA组)和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情况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IA组颈动脉狭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斑块发生率及软斑块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应用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测,可协助临床医师发现病因,针对性干预治疗,达到预防卒中再发的目的 .
作者:高伟;陈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益肾通络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干预,探讨益肾通络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消退作用,是否可以通过平滑肌细胞(SMC)的凋亡来协助完成.方法 26只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10只、益肾通络组10只,通过兔耳缘静脉一次性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及高脂饲料喂养制作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HE及特殊染色后病理观察,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 SMC凋亡情况.结果 益肾通络组和模型组较正常组内中膜明显增厚(P<0.05),益肾通络组较模型组内中膜厚度较薄(P<0.05);正常组无SMC凋亡,益肾通络组较模型组SMC凋亡表达增加明显(P<0.05).结论 益肾通络汤可能具有通过增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来协助消退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作者:程红;罗陆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亚型重组人apoE对大鼠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LTP)诱导过程中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测试刺激对照组、高频刺激对照组、apoE4干预组及apoE3干预组,共4组.用电生理方法在海马CA1区诱导在体LTP作为突触可塑性模型,断头取脑固定,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海马脑片CaMKⅡ磷酸化水平.结果 HFS成功诱导海马CA1区LTP,LTP诱导成功后伴有CaMKⅡ磷酸化水平的升高;apoE4预处理抑制了海马LTP的诱导,并降低了CaMKⅡ磷酸化水平;apoE3对LTP的诱导及CaMKⅡ磷酸化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CaMKⅡ的磷酸化参与了LTP的形成,CaMKⅡ磷酸化的减弱可能参与了apoE4对在体海马LTP的抑制.
作者:李雯;王瑞锋;刘鑫爱;李新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检材经盐酸酸化后(pH=1~2),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苯巴比妥的选择离子m/z为204,232.心血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43.476X+0.8168(μg/mL)、(0.5~280.0) μg/mL、 0.995、(97.50±2.0)%、0.5 μg /mL;肝组织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 = 46.867X+0.0884(μg/g)、(0.5~280.0) μg/g、0.994、(98.5±3.5)%、0.5 μg/g.染毒大鼠心血、心、肝、脾、肺、肾和脑中苯巴比妥的含量依次为:246.39±26.43、204.96±13.03、253.82±7.73、175.74±8.07、221.64±11.38、155.94±12.87、170.15±17.05(n=6,μg/mL 或μg/g).结论 生物检材中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气相色谱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苯巴比妥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苯巴比妥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王勇;黄竹芳;贠克明;尉志文;王哲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前胶原Ⅲ(PCⅢ)、醛固酮(ALD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确诊为阴虚阳亢型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开搏通(卡托普利)组、天麻钩藤饮组和开搏通加天麻钩藤饮组(中西药联用组).各组均连续治疗4周.4周后观察各组血压、PCⅢ,治疗前后血浆ALDO和AngⅡ的变化情况.结果 开搏通、天麻钩藤饮以及中西药联用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型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P<0.05或P<0.01),中西药联用组的效果优于开搏通组及天麻钩藤饮组(P<0.05).3组降压有效率相当,分别是16/19、15/18和19/20.3组患者血清PCⅢ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开搏通和天麻钩藤饮的作用相当(P>0.05),而中西药联用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用药(P<0.01).开搏通能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水平(P<0.01),而对ALDO没有影响(P>0.05).结论 开搏通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单纯降低血浆AngⅡ的表达而产生的,天麻钩藤饮则是通过同时抑制ALDO和AngⅡ的表达来发挥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而联合应用开搏通和天麻钩藤饮无论在降压方面,还是在抑制心肌纤维化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药的效果.
作者: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于泽;伍耀衡;齐玉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 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整体和局部应变的价值.方法 60例研究对象分成A组、B组、C组,A组30例为正常者,B组1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组12例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心尖位左室长轴三个切面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软件(AFI)测量左室18节段峰值收缩期应变(S),该切面峰值收缩应变(GLS)及左室长轴平均总应变(GLS-Avg),比较各组各参数值,并分析GLS-Avg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根据双平面Simpson's法测得的LVEF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轻度(6例)、中度(18例)和重度(6例),比较3组患者GLS-Avg.结果 A组左室18节段S值自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增加,各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各节段壁应变绝对值低于A组(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患者GLS-Avg绝对值逐渐减低.GLS-Avg与LVEF相关良好(r=0.92,P<0.05).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形变.
作者:梁晓霞;芦芳;赵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