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性氧参与益母草水苏碱抗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郭炜;赵培;顾燕频;吕嵘;卫洪昌

关键词:益母草水苏碱,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肥大, 活性氧
摘要:目的 利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观察益母草水苏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利用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对细胞肥大的影响(细胞数目、蛋白以及DNA含量),同时用H2DCFDA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ROS含量.结果 ①AngⅡ(10-6mol/L)使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对细胞数目和DNA含量无影响(P>0.05);②10-7 mol/L~10-4 mol/L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抗AngⅡ导致的蛋白含量的增高(P<0.05);③AngⅡ可诱导心肌细胞内ROS含量增加,加入益母草水苏碱抑制了AngⅡ的这一作用.结论 益母草水苏碱可抑制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抑制ROS含量增加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丘脑腹后内侧核电生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芬太尼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TBI) 后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痛觉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次数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芬太尼组、TBI组.使用Feeney 法自由落体致伤原理,制作TBI 模型,连续记录大鼠丘脑腹后内侧核痛觉敏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次数,再将各组进行比较.结果 电生理纪录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较,TBI 组的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芬太尼组腹腔注射芬太尼后VPM核的痛觉敏感神经元的放电被明显抑制,与TBI 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芬太尼可抑制TBI后VPM的放电频率,阻断痛觉传导,减轻神经源性炎症,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张学波;仝海波;段虎斌;陈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Ang-(1-7)对Ang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8组:对照组、Ang-(1-7)组、AngⅡ组、Ang-(1-7)+AngⅡ组、A-799+Ang-(1-7)+AngⅡ组,其中Ang-(1-7) +AngⅡ组根据Ang-(1-7)的浓度又分为10-8mol/L Ang-(1-7)+AngⅡ组、10-7 mol/L Ang-(1-7)+AngⅡ组、10-6 mol/L Ang-(1-7)+AngⅡ组、10-5 mol/L Ang-(1-7)+ AngⅡ组.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MMP-9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AngⅡ干预后较对照组MMP-9mRNA显著增加(P<0.05);而Ang-(1-7)呈浓度依赖性减弱AngⅡ诱导的MMP-9 mRNA表达(P<0.05);加入A-799后抑制作用明显减低(P<0.05).结论 Ang-(1-7)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MMP-9 mRNA表达,可能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来发挥作用.

    作者:柴婵娟;杨志明;康玉明;肖传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GM1在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

    目的 研究体外使用神经节苷脂GM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髂骨处抽取骨髓5 mL,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用含有10 μg/mL、60 μg/mL、90 μg/mL GM1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0.5 h、3 h、6 h、24 h后使用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变化.结果 诱导6 h后各组均有部分细胞胞体收缩、伸长突起,表现出神经细胞的形态.0.5 h、3 h NF、MAP-2阳性细胞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24 h NF、MAP-2阳性细胞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24 h分化率高于0.5 h和3 h(P<0.05),含60 μg/mL GM1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后细胞的分化率高于10 μg/mL组和90 μg/mL组.结论 含60 μg/mL GM1的无血清培养基可以有效地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作者:赵永旺;李光来;薛芳;李东芳;连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七粉与阿司匹林抗血栓机制及效用比较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主要致残原因,人们极需要具有安全有效的抗血栓药物来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小剂量阿司匹林(ASP,50 mg/d~100 mg/d)老药新用,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应用广泛,其作用明确,价廉易得,临床为减少其对黏膜的刺激,常用肠溶型.三七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粉末,含有三七总皂苷(PNS)、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等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临床用三七粉(3 g/d~6 g/d),用于抗血栓形成,同样具有价廉易得、服用方便的特点.现试对两者抗血栓的机制及效用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万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ApoE4对大鼠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对大鼠在体海马长时程增强(LTP)诱导及维持的影响.方法 ①电生理手段记录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s)变化;②通过侧脑室注射给药观察重组人apoE4及apoE3对LTP形成的影响.结果 ①高频刺激(HFS)成功诱导海马CA1区LTP,不同apoE异构体(apoE4,apoE3)对大鼠在体海马LTP具有不同的作用;②ApoE4对大鼠海马LTP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ApoE4预处理时间依赖性压抑了海马LTP的诱导和维持;apoE3对海马LTP的诱导和维持无影响.

    作者:王瑞锋;李新毅;刘鑫爱;李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活性氧参与益母草水苏碱抗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目的 利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观察益母草水苏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利用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不同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对细胞肥大的影响(细胞数目、蛋白以及DNA含量),同时用H2DCFDA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ROS含量.结果 ①AngⅡ(10-6mol/L)使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对细胞数目和DNA含量无影响(P>0.05);②10-7 mol/L~10-4 mol/L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对抗AngⅡ导致的蛋白含量的增高(P<0.05);③AngⅡ可诱导心肌细胞内ROS含量增加,加入益母草水苏碱抑制了AngⅡ的这一作用.结论 益母草水苏碱可抑制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抑制ROS含量增加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郭炜;赵培;顾燕频;吕嵘;卫洪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肝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与红花注射液.3组疗程均为两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9%,优于肝素组(72.22%)和对照组(63.33%,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乔占瑞;李晓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病例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允许合并使用硝酸甘油片0.5 mg舌下含服.疗程均为4 周.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80.0%(P>0.05);两组均有改善心电图、心绞痛以及心绞痛的程度等作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临床证候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陶玙婧;江蓓湖;丘洪;李彩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清眩降压汤对SHR血压及心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眩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另10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组.模型组每只每日晨起灌胃1 mL矿泉水;中药组每只每日予清眩降压汤1.7 g,分早晚两次灌药,每次1.5 mL;西药组每只每日予替米沙坦2.4 mg,晨起灌药,每次1 mL.从9周龄开始,连续灌药8周.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压有升高趋势(至第8周,收缩压平均升高27 mmHg,P<0.01),同比西药组血压下降了10 mmHg(P<0.05),中药组则升高了2.5 mmHg(P>0.05),正常组血压升高5 mmHg(P>0.05).中药组能够降低SHR的心脏重量和重量指数(P<0.01),西药组心脏重量和重量指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眩降压汤可以控制SHR收缩压的进一步升高,控制血压造成的心脏肥大,其中可能与升高血液缓激肽(BK),控制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下降相关.

    作者:褚剑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DNA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DNA氧化损伤状态以及厄贝沙坦治疗的影响.方法 检测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厄贝沙坦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肌酐、尿8- 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20名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标本作为对照组.8-OHdG检测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液相色谱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尿8-OHdG 水平明显升高(32.84 ng/mg±19.68 ng/mg Cr vs 22.47 ng/mg±12.18 ng/mg Cr,P<0.01),经厄贝沙坦治疗两个月后,8OHdG水平明显降低(23.34 ng/mg±14.48 ng/mg,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DNA氧化损伤明显.厄贝沙坦对该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

    作者:赵子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3.10%(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是目前治疗ACI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杨燃;付志新;赵春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分析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以单发病灶为主,T1W I均呈低信号,T2W 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存在程度不等的占位效应;MRI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结论 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在PCNSL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高瑾;李志强;张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强心宁煎剂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ANP、ET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er大鼠50只,雌雄各半,6月龄,体重310 g±20 g,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2 药品及仪器 注射用盐酸阿霉素(ADR),汕头鲩滨制药厂生产,批号:960702. 强心宁煎剂: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 地高辛:杭州民生药厂生产,批号:961141. 血浆心钠素(ANP)放免分析药盒: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批号:971012. 血浆内皮素(ET)放免分析药盒: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号:971127. SN-695B型智能放免γ测量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2.

    作者:杨莺;李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循环与心脏组织去甲肾上腺素和RAAS的影响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对循环和心脏局部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以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腹主动脉缩窄(COA)+Vehicle组;COA+Los组、假手术(Sham)+Vehicle组、Sham+Los组.Los干预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各组大鼠的心功能,计算左、右心室质量指数(LVMI、RV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NE、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ALD)含量.结果 COA+Vehicle组循环和心肌组织中Ang Ⅱ和ALD含量显著高于Sham组(P<0.05),循环NE水平增高而心肌组织NE含量降低;COA+Los组循环Ang Ⅱ水平增高,NE和ALD水平显著低于COA+Vehicle组(P<0.05);心肌组织NE含量增高,而Ang Ⅱ和ALD含量显著低于COA+Vehicle组(P<0.05).心肌Ang Ⅱ和ALD含量均与LVEDP呈显著性正相关(r1=0.825 1,r2=0.801 8,P<0.01),其相关性强于循环Ang Ⅱ和ALD.结论 心脏局部组织RAAS而非循环RAAS在慢性压力超负荷致心力衰竭中起重要作用,Los防止心肌肥厚和延缓心功能恶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阻断心脏组织RAAS,抑制心肌组织局部Ang Ⅱ生成和机体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作者:付德明;吕吉元;徐歧山;刘卓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 IR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也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共同病理基础. 近年来随着IR研究的日益深入,中医药改善IR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作者:郭俊杰;吕蕾;郭鹏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方抗肿瘤诱导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研究

    目的 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肿瘤细胞诱导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效应.方法 制备接种肿瘤细胞的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血清组对照.结果 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方对肿瘤细胞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张栋;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分析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07年12月本院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52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101例,房间隔缺损31例,动脉导管未闭20例.采用经皮股静脉和/或股动脉穿刺法,术前、术后采用心脏彩超和心导管造影检查.术后病例随访1年评价疗效.结果 手术成功率99.3%(151/152),术后主要并发症7.2%(11/152),随访1年病例主要并发症1.6%(2/125).结论 国产封堵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

    作者:姜胜;王庸晋;王治平;李启富;秦丽霞;张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条件下香烟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平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香烟提取物(CS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第4代~6代HUVE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不同浓度(5%、10%、20%)同一时间点CSE组:6 h后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③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点CSE组:5%CSE刺激HUVECs,于不同时间点(4 h、6 h、8 h、12 h、24 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分析(ELISA)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t-PA和PAI-1的抗原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5%、10%、20%)同一时间点CSE组中,6 h后各浓度CSE组PAI-1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与20%CSE组t-PA含量变化明显降低,而5%CSE组t-PA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点CSE组中,5%CSE组PAI-1含量较对照组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t-PA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抑制其纤溶活性,从而增加血栓病的发生.

    作者:马瑜慧;胡晓芸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小板α-膜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 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和复方丹参滴丸组(8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硝酸酯类、美托洛尔(或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1周和治疗结束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自拟的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值,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和 GMP-140水平的变化.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记分均有明显减少,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降低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 两组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的偏移,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和GMP-140水平均明显减低,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的疗效比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

    作者:熊攀;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5例视神经脊髓炎临床分析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又称Devic病,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同时或相继累及视神经与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在视力改变之前或之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症状.现对我院2000年-2008年收治的25例NMO的临床资料、脑脊液、视觉诱发电位、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以探讨NMO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洁;牛争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