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滴丸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并肝心综合征

李金霞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 乙肝肝硬化, 肝心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肝心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64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并发肝心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7例给以辅助治疗,治疗组27例在辅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结果 肝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症候群的消长随ALT、HBV-DNA消长而消长.结论 治疗肝心综合征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治疗肝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道家认知法结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目的 观察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结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方法 将48例PS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 例.治疗组应用道家认知法的ABCDE技术结合针刺法的调气开郁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法.结果 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95.7%,对照组愈显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道家认知法结合针刺法治疗PSD是远期和近期结合,本标兼治,重建了有益身心健康的价值观.

    作者:刘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溢安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MP-2,9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溢安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MMP-2,9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组大鼠伤侧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脑缺血组(P<0.05).结论 脑溢安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MMP-2,9蛋白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聂亚雄;朱云龙;霍瑞民;罗文芳;黎杏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心房纤颤与脑栓塞关系探讨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纤颤发生的病因、血栓栓塞的并发症、左房扩大与房颤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4年7月-2008年7月住院治疗的91例老年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1例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1例(34.1%),慢性房颤60例(65.9%);非瓣膜病房颤82例(90.1%),瓣膜病房颤9例,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P<0.05).慢性房颤脑栓塞的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脑栓塞的发生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是老年人栓塞卒中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作者:黄云翠;卫高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心脏结构功能、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与心脏结构、功能、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24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为晨峰组(MBPS组)、非晨峰组(非MBPS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大流速(EV)、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大流速(AV)及EV/AV.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MBPS组的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MBPS组(P<0.01),MBPS组LVMI高于非MBPS组,EV减慢,AV加大,EV/AV降低.MBPS组室性早搏、心房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BPS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者有更明显的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损害.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作者:田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心衰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心衰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方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衰计分、心功能等级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在心衰计分总有效率为93.3%,心功能等级总有效率为96.7%,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9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衰方治疗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郑民安;邱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平降汤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

    目的 观察平降汤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予平降汤与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降汤治疗TIA疗效明显.

    作者:王洪涛;闫彦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脂蛋白(a)[LP(a)]水平在不同类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CV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ITA法)对85例住院患者(发病一周内)进行LP(a)水平测定,将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组(50例)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组(35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组又分为粥样硬化血栓性(AT)组31例,心源性栓塞性(CE)组7例,腔隙性脑梗死(LI)组12例,脑出血分为单部位脑出血(SICH)组17例,多部位脑出血(MICH)组18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T组LP(a)阳性率高,LP(a)水平也高,其次为MICH组及SICH组,CE组低.以高纤维蛋白原(FIB)血症为主要危险因素者,其LP(a)阳性率高,LP(a)水平亦高,其次为冠心病者,高血压与糖尿病者间比较,LP(a)阳性率及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a)可能在患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其水平随脑血管病类型不同而变化.

    作者:马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塞通注射液结合针灸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中颅神经病变并发眼肌麻痹者比较少见.现将我院2000年7月-2007年5月诊治的27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军;井秀华;嵇高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改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61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照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者和阿司匹林抵抗(AR)者,将138例AR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R-A组)、泰嘉治疗组和泰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AR-C组),472例AS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对照组.4组患者给予严格的药物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4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治疗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1月后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 h内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 泰嘉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较少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P<0.01),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P>0.05) .对存在AR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泰嘉和联合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缺血性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低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P<0.05或 P<0.01).结论 泰嘉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不仅安全,而且能提高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晓红;来春林;赵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金水宝胶囊干预早期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对早期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降压药基础上加服金水宝胶囊,对照组仅口服降压药,两组均连续服药12周,治疗前后清晨空腹监测两组的尿mALB、TRF、β2-MG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mALB、TRF和β2-M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金水宝胶囊可以保护或减轻高血压病的早期肾损害.

    作者:黄飞翔;叶火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9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395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检查,对血肿净增比例≥33%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高峰在24 h之内,24 h后发生率显著降低;继续出血患者往往伴有频繁的.结论 频繁呕吐是脑出血继续出血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应当及时处理.

    作者:王绍霞;张晓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络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平均峰流速(V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补肾通络中药配合针刺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曹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床旁即时N-末端脑钠肽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包括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应用罗氏心脏生物标志仪,检测两种呼吸困难患者血Nt-proBNP的浓度.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在心功能不同级别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床旁检测Nt-proBNP简便快捷、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可作为鉴别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一个观察指标.

    作者:李燕;卢彩兰;杨国文;徐姝;陈青;马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例分析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是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30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4%~0.46%[1],若不经治疗可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二尖瓣关闭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时期即会死亡.在少数未经治疗幸存者中,可出现猝死,所以一经确诊即需手术治疗.我院2008年9月收治1例,并进行了手术,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薛春牛;申长生;王忠社;张潞;武高强;袁保福;赵树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软脉灵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 观察软脉灵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周龄雄性SHR 36只,随机分为4组,软脉灵大剂量和小剂量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血压正常的京都Wistar大鼠(WKY)为正常对照组(WKY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用尾袖法测定动脉血压,称重后处死,取心脏,计算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比(LVM/BW),天狼星红染色,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软脉灵大剂量、小剂量组治疗12周后,收缩压(SBP)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与空白组相比,软脉灵大剂量组对SHR心肌外斜层纤维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而软脉灵小剂量组则无影响;与空白组相比,软脉灵大剂量和小剂量组对SHR心肌中环层纤维化及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 软脉灵可以抑制SHR血压的发展,抑制SHR的心肌纤维化.

    作者:张广平;谢良地;林志鸿;许昌声;王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机制与相关危险因素,为全面干预该合并症的发生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方法 对5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血糖调节异常组(IGR)和糖尿病组(DM).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B细胞功能(HOMA-B)、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及收缩压、腰围、腰臀比、高血压病程、血脂、体重指数(BMI)等进行比较.结果 503例中血糖调节异常者121例(24.1%),糖尿病患者占17.5%.知晓率仅7.5%.从NGT到IFG,随着血糖的升高,空腹和餐后胰岛素升高,IRI与HOMA-B也升高,而ISI却下降;发展到DM后,胰岛素分泌及HOMA-B下降,而IRI却没有下降,DM组的收缩压水平和腰围、腰臀比、BMI、高血压病程及IGR和DM组血脂异常与NGT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比例非常高,而日常诊断率却很低.其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失代偿.而中心性肥胖,收缩压水平,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病程可能为其高危因素.

    作者:褚建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帕金森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由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 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且副反应较多,长期用药疗效减退.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就2000年-2006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张青萍;刘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温阳益气活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汤,疗程均为30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心电图等.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4%,均优于对照组的82%与54%(P<0.05或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温阳益气活血汤能增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抗缺氧能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和临床心电图表现.

    作者:李俊;郭亚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丹参滴丸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并肝心综合征

    目的 探讨肝心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64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并发肝心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7例给以辅助治疗,治疗组27例在辅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结果 肝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症候群的消长随ALT、HBV-DNA消长而消长.结论 治疗肝心综合征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治疗肝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辅.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枢氧化应激对心绞痛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绞痛大鼠中枢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并运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减少超氧化物的生成进而降低中枢氧化应激水平以改善心绞痛时心功能.方法 采用冠脉结扎术制作心绞痛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而不造成缺血状态,干预组通过侧脑室插管给予APO (60 μg/3 min),对照组给予人工脑脊液.雄性Sprag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心绞痛干预组(Angina+APO)、心绞痛对照组(Angina +VEH)、假手术干预组(SHAM+APO)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VEH).2 h后各组大鼠分别进行血流动力学、右心室/体重比值、肺/体重比值的测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NADPH亚基gp91 phox的表达.结果 心绞痛对照组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下丘脑室旁核NADPH亚基gp91 phox表达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和大下降速率明显降低(P<0.05),右心室/体重比值、肺/体重比值均增加(P<0.05).心绞痛干预组与心绞痛对照组相比,中枢NADPH亚基gp91 phox表达减少,右心室/体重比值、肺/体重比值均减小.结论 心绞痛大鼠中枢氧化应激水平升高,降低中枢氧化应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绞痛大鼠心功能.

    作者:任晓霞;康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