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诚
根据国际上已发表的文献及本人的实际经验,对Asperger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与自闭症的关系、以及干预方法等作简要介绍.
作者:黄伟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精神病患者在医院内死亡有诸多因素,猝死是突然、不可预料的.现对我院猝死的7例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吕志中;姜永珠;吴惠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奎硫平(quetiapin,商品名启维)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1],我们以利培酮为对照,探讨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钟海云;龚坚;禹海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北京市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自1998年至今,4年来对71例有争议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复核,其中刑事案62例,民事案5例,劳动争议案2例,非婚性行为案2例.既往鉴定2次12例,3、4、5次各1例,既往鉴定1次56例.在疾病诊断方面,复鉴与初鉴结果一致,或既往多次鉴定中1次或以上一致的44例(62.0%);均诊断为有病但疾病单元不同15例(21.1%),如初次诊断为偏执状态,末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前后完全不一致的10例(14.1%),原诊断有病后确诊无病,或原诊断无病后确诊有病;在诊断上终意见仍不一致的2例(2.8%).在法律能力方面评定不一致的4例(5.6%).
作者:汪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为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会诊-联络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CLP)随着综合医院中精神卫生服务的出现而得到逐步发展,其概念范围、服务方式和学科发展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目前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现状、需求和发展对策作一综述.
作者:于德华;吴文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气候因素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1993年中国7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其终生患病率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降水量、纬度及所处的气候区之间关系. 结果:以大庆、吉林、沈阳、北京4个地区为代表的温带地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均显著低于南京、上海、长沙3个地区为代表的亚热带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及标化患病率与气候各因素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气候因素会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病产生影响,不同气候地区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间存在差异.
作者:高志勤;余海鹰;白战生;陈方斌;崔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入院后次日、第3个月末采取血液标本进行NSE测定,并与61名健康人进行对照. 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间血清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显著下降,且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的降低呈显著相关性.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间,血清NSE含量增高,可能与精神病理学改变有关,且与精神病性症状有关.
作者:许丕江;马玉凤;李作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研究观察丁螺环酮对焦虑症的疗效.
作者:黄永兰;王小平;李秋英;赵厚裕;吴艳琼;陆长峰;徐金芝;王铭;文有生;刘小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以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编辑同志:一般认为,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单种用药为原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否也是如此呢?我们发现,在氯氮平换用利培酮时,有些病人不能完全撤除氯氮平,否则会引起失眠等症状;也有些病人以这两种药物合用效果较好而不良反应不大.是否表明这两种药可以合用,或某些病人以合用为好呢?
作者:江开达;刘登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20岁.于2年前接触漆树树枝后出现皮炎,伴失眠、胡言乱语,在当地对症治疗10天后恢复正常.约1年前用漆树树枝放牧后又出现局部皮肤潮红、丘疹、水疱.次日扩延全身,瘙痒,伴烦躁、睡眠差.予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3天后好转.但突然不语,不停的翻东西,次日说自己是伏羲的传人,要统治全世界,打骂父母,出走不归.入院后咬父亲,打人,砸玻璃.查体见前胸及上肢局部有小丘疹,其他部位皮损开始消退.
作者:李忠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 方法:比较分析气功所致精神障碍84例、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44例和精神分裂症37例的近期疗效. 结果:精神分裂症的发作次数明显多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者的精神功能减退比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者明显. 结论: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近期治疗效果比精神分裂症要好,但是,停止治疗和继续练功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作者:单怀海;陶明毅;徐一峰;宋立升;瞿正万;陈银娣;杨佩娣;陈圣祺;韩鹤松;李文杰;沈文龙;吴洪明;李亚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 方法:对11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并作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多种量表评定. 结果:80%以上的患者对生活及医疗服务满意度较高,各满意度问卷因子或总分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抑郁,对抑郁进行干预是提高患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关键.
作者:刘燕;邓红玉;范慧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编辑:数年来,我刊每年的笔谈综合栏目均刊出精神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面的稿件汇总.欢迎作者们继续来稿,但请注意以下3点:①内容必需真实,叙述清楚;②有充分理由可说明某种不良反应由某药所引起;③避免众所周知、教科书或其他文献中已有很多报告的内容.本期刊出14篇稿件,由13个单位14位作者所写.
作者:刘家胜;梁武祥;李智勇;彭秋彬;王富春;吴金凤;王刚平;颉瑞;魏勇;陈福新;秦红群;李倦国;梁克龙;曹小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研究显示,88%以上的惊恐障碍(PD)呈慢性病程,表现为常有惊恐发作,病情时好时坏,因此,PD患者的维持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杨海晨;胡纪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麻醉、镇静药物滥用情况. 方法:对137例首次入院的自愿戒毒者的麻醉、镇静药物滥用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入院前麻醉、镇静药品滥用现象很普遍,住院戒毒期间偷吸海洛因及滥用麻醉、镇静药物问题十分突出. 结论:麻醉、镇静药品管理亟待加强;自愿戒毒模式不宜提倡.
作者:罗亚农;韦盛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于1998年在山东德州市进行精神残疾鉴定.
作者:刘晓辉;崔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滴舒必利治疗对木僵状态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25例木僵状态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静滴舒必利和电休克治疗1周,观察两者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静滴舒必利与电休克的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均较轻. 结论:静滴舒必利治疗木僵状态是一种更为方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嵇利亚;黄文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Eppendorf精神分裂症量表(ESI)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信度评价采用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效度评价采用区分效度、内容效度、平行效度、结构效度. 结果:ESI量表和各因子的分半信度为0.8087~0.9738,Cronbach α系数为0.7694~0.9508;1周后重测信度为0.677~0.876.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815~0.909之间,因子之间的相关小于因子与总分的相关;ESI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有很好的相关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因子与原作者的因子相关系数在0.747~0.943之间. 结论:ESI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蔺华利;何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入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亢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