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洲;徐意;时晶;尹军祥;姬志鹃;赵志炜;盛树力;王永炎
目的 通过三黄泻心汤对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湿重及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法对肥胖及瘦素、胰岛素抵抗的调整作用.方法 给予高脂饮食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三黄泻心汤(A组)、盐酸芬氟拉明(B组)和生理盐水(C组)灌胃,连续12周,每周测体重,试验末取血测血脂、血清瘦素及胰岛素.结果 A组和B组大鼠体重分别为(387.8±12.1)g和(378.3±10.7)g较C组的(493.1±8.9)g低(P<0.05);腹腔脂肪湿重A组和B组也较C组低(P<0.01),且随喂养时间的延长体重变化趋势A组下降缓慢,B组亦下降,但试验末略有上升,C组体重继续增长.A组和B组血糖、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较C组低,瘦素和胰岛素的变化A组和B组较C组亦低(P<0.05),且A组与C组血糖和胰岛素差异更大(P<0.01).结论 三黄泻心汤可能通过降低肥胖大鼠体重、血糖及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而发挥调节血脂、改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丁国锋;王浩;吴智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奎的平、氯丙嗪、氯氮平后对脑电图影响的差异.方法 分别对单一使用奎的平、氯丙嗪、氯氮平治疗6周后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后病人的脑电图改变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脑电图异常率奎的平组为36.7%,氯丙嗪组66.7%,氯氮平组90.0%,氯氮平和氯丙嗪对脑电图的影响明显大于奎的平(P<0.05或P<0.01):3组病人的脑电图改变均与疗效无关(P>0.05).结论 奎的平对脑电图的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冀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脏功能不仅取决于心肌细胞本身的舒缩功能,同时还取决于细胞外基质成分,特别是心肌胶原纤维,其不仅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而且在协调心肌力的传递、信息的传导、营养物质的输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底彬;鹿育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血液流变学影响、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将240例VBI病人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监测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液流变学、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88.33%,对照组为54.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48 h以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系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无毒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等作用,临床用于VBI病人的治疗疗效较满意.
作者:曹柱;吴立宽;林晰敏;吴永珍;林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心颗粒干预慢性心力衰竭(CHF)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方法 以32周老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CHF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低剂量健心颗粒组、中剂量健心颗粒组、高剂量健心颗粒组与卡托普利(开搏通)组.观察应用健心颗粒4周后心肌的Fas、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P)、脑钠素(BNP)水平.结果 健心颗粒各剂量组均可以降低Fas、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其中低剂量健心颗粒组各蛋白分别为17.39%±1.12%、10.27%±1.27%和16.24%±3.26%;可提高Bcl-2(低剂量健心颗粒组为20.76%±6.38%)蛋白表达;降低血浆的AngⅡ、ANP、BNP水平,低剂量健心颗粒组各指标分别为101.13pg/mL±19.56pg/mL、375.89pg/mL±72.17pg/mL、254.03pg/mL±27.58 pg/mL.结论 健心颗粒可以通过复杂机制干预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
作者:叶盈;黄飞翔;蔡晶;许春萱;陈美华;林求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张秀华;李光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2月-2005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病人160例,随机进入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和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80例,主要观察指标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神经功能评估(NIHSS).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杨世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DA含量明显减少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
作者:王明哲;鲍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的特点,其高致残率给社会、政府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而一直受到广大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晓明;李长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指由微生物侵犯心内膜表面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特征性病变--赘生物,是大小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组织多形性团块,其间网罗着大量微生物和一定量的炎性细胞,常累及心脏瓣膜,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多见,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较少见,并可同时累及多个瓣膜.
作者:薛勇;陈晓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
作者:冯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联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频发TIA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联合治疗组36例,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纤酶,每次10 U静脉输注3d,尼莫地平4 ng/d~10 mg/d静脉输注2周.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周后联合治疗组完全控制率为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联合治疗组发展为缺血性卒中5例,对照组为8例.结论 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纤酶及尼莫地平,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治疗.
作者:闫丽清;李英;赵承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情况,其生存率为5%~60%.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1].而在初级心肺复苏成功后的高级心肺复苏阶段同样十分重要.
作者:顾志宏;魏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接受胞二磷胆碱治疗5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第14天时评定两组总疗效,并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5%,时照组总有效率达67.5%,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SS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可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林伟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医卒中单元下的健康教育对气虚型中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再入院率、血脂等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气虚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中医健康教育组(观察组)与西医健康教育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即采取不限制饮食、减少运动量等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采取低盐、低脂饮食,限制总热量摄取,每天运动1 h~2 h.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气虚证积分、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再入院率为14.0%、并发症为3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与62.0%(P<0.05).医疗满意度评分为(90.82±7.9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1±9.74)分(P<0.005).结论 与现代医学的健康教育内容相比,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气虚型中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再入院率和并发症,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作者:王泽颖;赵曼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6年6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心内科住院死亡的12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的病因以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主,分别为59.5%和28.6%;心力衰竭后总的生存期为5年(2年~10年),男性生存期4年(1年~10年),女性生存期5年(2年~15年);死亡方式依次为:泵衰竭死亡56例(44.4%)、猝死36例(28.6%)、脑梗死死亡12例(9.5%),其他并发症死亡22例(17.5%);死亡月份集中于1月份.结论 心力衰竭住院死亡病例的病因以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主;泵衰竭和猝死是心力衰竭的主要死亡方式;心力衰竭死亡月份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在冬季达到峰值.
作者:原巧灵;郭庆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接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吸氧、休息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临床随访观察2个月后测试两组的心率、心胸比率、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减慢心率、缩小心胸比率、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更好地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赵志斌;冯贵安;张建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内皮功能障碍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中药改善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夏成霞;陆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重型肝炎并发心肌损伤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重型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重型肝炎组心肌酶谱较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组升高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重型肝炎心肌酶谱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型肝炎常并发心肌损害,需常规监测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并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作者:阮志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6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抗凝、脱水降颅压、降脂降糖、脑保护治疗等,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针8 mg联合苦碟子注射液30 mL静脉输注治疗.两组均以观察15 d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83±3.54)分,对照组为(8.63±4.02)分均优于治疗前.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苦碟子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
作者:丁立辉;丁新年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