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成峰;靳建华;焦健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明确诊断脑卒中后抑郁的病人,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病人进行评定.对抑郁症病人给予氟西汀治疗,并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原因既有社会心理学因素,又有神经生物学因素.治疗前后HAMD、ADL、NFDS的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可严重影响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疾病的康复速度,应及早诊治.
作者:王继禹;武克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组加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 血府逐疗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能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
作者:朱剑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卡维地洛是近几年合成的一种新型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1],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中有国产的(齐鲁制药厂,商品名金络)及进口的(罗氏制药公司,商品名达利全)两种产品.
作者:呼日乐巴特尔;付强;粱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祖国医学之眩晕,西医多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导致供血区域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头晕、目眩、头痛等为主症,临床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中医药可根据病人不同表现固本培元治疗,减少眩晕的复发.现将近年来补益肝肾法治疗VBI性眩晕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涛;宋建新;苏秀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帕金森病(PD)病人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体征、理化检验进行临床分析,观察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30例住院的PD病人进行Webstcr症状评分,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验指标.病人均接受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1个疗程,然后在病人出院时进行再次Websster症状评分,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在原有西药美多巴、金刚烷胺、安坦治疗基础上,加用抗震止痉胶囊Ⅱ号治疗后,Webster评分中度、重度病人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减少(P<0.05),轻度病人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0%.积分在动作减少、强直、姿势改变、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步态、震颤、面容、言语、自我照顾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坐、起立运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能明显改善PD病人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明显,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周义先;鲍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在儿童创伤中并不少见.现对我院1999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52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患儿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侧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86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并依据其治疗效果,同以前常规单侧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的90例(单侧引流组)资料对照.结果 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2.56%、11.63%,与单侧引流组60.00%、24.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引流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
作者:权成峰;靳建华;焦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床疗效和外科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005年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其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 幕上出血、小脑出血手术越早、效果越好;幕上出血量在(50~99)mL,早期手术效果较好,大于100mL者效果差;脑干出血者手术效果差.结论 幕上、小脑的较大量出血应力争早期手术,脑干出血不宜手术治疗.
作者:郝俊;张海燕;尤占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Af)病人转复窦性心律时,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2例心功能(1~3)级病人,采用放免法测定房颤及窦性心律时病人血浆中BNP的浓度,观察两组BNP水平、房颤发作次数.结果 病人房颤发生时BNP浓度为(88.36±22.32)pg/mL,比复律后窦性心律时(57.48±20.32)pg/mL明显增高(P<0.05),高BNP水平病人组房颤发生次数较低BNP水平病人多.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与Af持续时间是转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血BNP浓度增高是发生心房颤动的预告因子,高水平的BNP更容易复发房颤,血浆BNP水平低或Af持续时间短者持律后窦性心律较易维持.
作者:王丽丽;龙娟;徐验;衣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紧急的危重症情况,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苏成功率低的特点.有关资料研究显示:院内复苏抢救的成功率仅有12%~40%,院外的复苏成功率更低,只有4%.
作者:王永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自身对照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单纯给予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治疗及其联合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进行饮食治疗前后病人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饮食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8例,首先接受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之后接受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治疗3个月,比较饮食治疗前后及两种方法治疗后病人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FINS及HOMA-IR较饮食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联合GI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及HOMA-IR较联合GI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1);FINS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治疗能够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进行饮食治疗优于单纯食物交换份法.
作者:王彦;张计兰;梁焕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大黄白芨粉与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大黄白芨粉及奥关拉唑,对照组仅用奥美拉唑.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 治疗组止血效果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为(46.20±1.98)h,与对照组(65.70±3.20)h比较明显缩短(P<0.01).结论 大黄白芨粉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邬渊敏;田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关托洛尔组,两组基础用药一致.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指标,同时检测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压、心率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血压、心率、LVDd降低,LVEF升高(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卡维地洛组血压、LVDd降低,LVEF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比美托洛尔占优势.卡维地洛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张悟棠;李保;王敬萍;孔永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灵汤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采用Y-迷宫测试大鼠的智力;采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放射免疫法(RTA)测定大鼠脑淀粉样前蛋白(APP)、β-淀粉样肽(Aβ)含量.结果 脑灵汤组能明显改善老年性痴呆大鼠智力,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血清总胆固醇及脑内APP、Aβ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灵汤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抑制APP的产生、减少脑组织Aβ含量,从而提高其智力能力.
作者:裴异;何明大;黄孟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GTN)诱导的大鼠偏头痛模型中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TNC)C-fos蛋白的表达,以及氟桂利嗪(西比灵)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对照组、西比灵治疗组、西比灵预防组,用硝酸甘油10 mg/kg剂量皮下注射复制偏头痛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fos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面积及灰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三叉神经核尾部表达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较其余3组明显增多.对照组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及西比灵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西比灵治疗组、西比灵预防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治疗组和预防组均能显著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干预C-fos蛋白产生的某个环节,说明西比灵在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均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郝嘉楠;牛争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39例顽固性高血压病病人停用所有降压药、调脂药2周后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安慰剂组,复方丹参滴丸组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安慰剂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复方丹参滴丸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改善血脂水平等机制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降低作用.
作者:鲁永菊;周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无限自我复制能力和向多种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现在被广泛研究的有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前者指早期胚胎的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cell),后者指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
作者:臧志萍;曹晓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鹿红方(复方鹿红强心扩脉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鹿红方治疗组(治疗组)27例和培哚普利(雅施达)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33.33%,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2.96%,中医心绞痛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44.44%,中医心力衰竭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48.1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33.33%,心绞痛疾病疗效总有效率25.93%,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肌耗氧量及体重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鹿红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可以缓解心力衰竭、心绞痛中西医各项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华;杨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颅脑外伤中合并有死亡3例,植物状态3例,重残7例,中残11例,良好60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供氧,及时补足血容量,及时解除脑疝,降低颅内压,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剂,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脱水剂、止血剂,是防治外伤性脑梗死的关键.
作者:王爱国;张小义;李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现肾功能不全即心肾综合征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1].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的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共同损害.
作者:蒋建平;郭涛;向文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