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鲁永菊;周蜜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顽固性高血压, 血脂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39例顽固性高血压病病人停用所有降压药、调脂药2周后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安慰剂组,复方丹参滴丸组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安慰剂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复方丹参滴丸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改善血脂水平等机制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降低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鹿红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鹿红方(复方鹿红强心扩脉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鹿红方治疗组(治疗组)27例和培哚普利(雅施达)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33.33%,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2.96%,中医心绞痛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44.44%,中医心力衰竭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48.1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33.33%,心绞痛疾病疗效总有效率25.93%,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肌耗氧量及体重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鹿红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可以缓解心力衰竭、心绞痛中西医各项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华;杨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在给予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BiPAP呼吸机,采用鼻(面)罩BiPAP通气,观察治疗前后2 h的血气分析并监测频率、血压、发绀、肺部口罗音.结果 33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应用BiPAP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各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 无创性BiPAP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力;王连生;沈成兴;朱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剂量纳洛酮在抢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在抢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中的应用.方法 将194例急性急度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纳洛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催醒时间为(5.08±1.52)h,与对照组(10.7±3.6)h比较明显缩短,且临床治愈率为100%,也高于对照组的85%.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可明显缩短催醒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学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择期PCI术围手术早期血管内皮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了解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处理是否能够减弱围手术期血管内皮及心肌的急性损伤.方法 选择具有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或负荷试验阳性病人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安慰剂治疗,他汀组52例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睡前服用.所有病人入选后按分组开始治疗,治疗7 d后行PCI治疗,术前、术后8 h、术后24 h分别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 Ⅰ).结果两组PCI术前ET-1、NO、CK-MB、cTn 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 h与术前比较,ET-1、CK-MB、cTn Ⅰ明显升高,NO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ET-1、NO恢复至术前水平,CK-MB、cTn Ⅰ进一步升高;术后8h,对照组ET-1较他汀组升高明显,NO较他汀组降低明显(P<0.05),术后8 h及24 h,对照组CK-MB、cTn Ⅰ均较他汀组升高明显(P<0.05或P<0.001).结论 PCI围手术期存在血管内皮及心肌的急性损伤,辛伐他汀预处理具有明显改善围手术期血管内皮及心肌的急性损伤作用.

    作者:何冉;韩战营;尤士杰;邱春光;王丹;李立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灵汤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智力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灵汤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采用Y-迷宫测试大鼠的智力;采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和放射免疫法(RTA)测定大鼠脑淀粉样前蛋白(APP)、β-淀粉样肽(Aβ)含量.结果 脑灵汤组能明显改善老年性痴呆大鼠智力,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血清总胆固醇及脑内APP、Aβ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灵汤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抑制APP的产生、减少脑组织Aβ含量,从而提高其智力能力.

    作者:裴异;何明大;黄孟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阿斯综合征1例报道

    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致命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意识丧失和晕厥等症状.临床上发病突然,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发生后需积极抢救.现将急性心肌梗死引发阿斯综合征1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梁斌;杨志明;巩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氟桂利嗪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GTN)诱导的大鼠偏头痛模型中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TNC)C-fos蛋白的表达,以及氟桂利嗪(西比灵)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对照组、西比灵治疗组、西比灵预防组,用硝酸甘油10 mg/kg剂量皮下注射复制偏头痛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fos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面积及灰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三叉神经核尾部表达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较其余3组明显增多.对照组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及西比灵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西比灵治疗组、西比灵预防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治疗组和预防组均能显著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干预C-fos蛋白产生的某个环节,说明西比灵在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均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郝嘉楠;牛争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2、M3受体自身抗体在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肺心病病人抗M2、M3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作用及其与右心结构的关系.方法 用SA-ELISA法对108例肺心病病人和30名健康人血清中抗M2、M3受体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并与血气分析及心脏超声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组病人血清抗M2、M3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平均几何滴度[48.15%,80(1.846±0.351);40.74%,53(1.725±0.273)]均高于对照组[13.33%,40(1.602±0.369);10.00%,20(1.301±0.000)](P<0.05).对照组与肺心病组中M2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阳性组指标比较及对照组与肺心病组中M3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阳性组指标比较均表现为:血氧分压(PaO2)呈逐渐降低趋势,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室内径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肺心病病人M3受体自身抗体单阳性组,M2受体自身抗体单阳性组,M2、M3受体自身抗体双阳性组在心脏指标方面,3组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结论 M2、M3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肺心病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M2、M3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心脏损害有关;M2受体自身抗体在肺心病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较M3受体自身抗体更为主要的作用,两者在心脏形态学改变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作者:仲剑克;刘学军;祁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主神明论与心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和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毕榕;张泉;刘晋利;曹雪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及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160mg/d静脉输注,连用10 d,低分子肝素钙5000 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 d.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对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7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5%(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PT、APTT、Fg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欧巧玲;唐妍妍;蒋兴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2例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确切疗效.方法 将114例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及胞二磷胆碱两个月,观察两组病人1年后的转归.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早期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复发.

    作者:张慧清;刘风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的特性及其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卡维地洛是近几年合成的一种新型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1],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中有国产的(齐鲁制药厂,商品名金络)及进口的(罗氏制药公司,商品名达利全)两种产品.

    作者:呼日乐巴特尔;付强;粱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眩晕辨治概况

    祖国医学之眩晕,西医多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导致供血区域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头晕、目眩、头痛等为主症,临床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中医药可根据病人不同表现固本培元治疗,减少眩晕的复发.现将近年来补益肝肾法治疗VBI性眩晕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涛;宋建新;苏秀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对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巨噬细胞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炎性巨噬细胞与MMP-2、MMP-9的表达情况,并研究氟伐他汀干预对巨噬细胞聚集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探索他汀类药物在稳定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加氟伐他汀喂养,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喂养第12周时处死动物,取颈动脉进行石蜡切片,测量并计算颈动脉I/M比值,SP法进行CD68、MMP-2和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治疗组血清TC、LDL-C浓度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治疗组I/M比值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高脂组颈动脉斑块中见大量CD68阳性细胞,而治疗组CD68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高脂组(P<0.01).颈动脉斑块中MMP-2、MMP-9阳性细胞和染色强度明显增加,治疗组MMP-2和MMP-9的表达较高脂组显著减少(P=0.002和P=0.016).结论 氟伐他汀治疗可以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减轻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浸润并抑制MMP-2和MMP-9的产生,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周永;黄怀宇;黄志东;顾承志;朱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疏血通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其疗效.结果 疏血通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 . 3%(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作者:陈兴泳;程琼;唐洲平;唐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侧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86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并依据其治疗效果,同以前常规单侧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的90例(单侧引流组)资料对照.结果 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2.56%、11.63%,与单侧引流组60.00%、24.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引流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

    作者:权成峰;靳建华;焦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组加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 血府逐疗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能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

    作者:朱剑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66例

    目的 总结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 对2000年2月-2002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人中发生MODS的166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6例病人中肾功能失常95例,糖代谢失常72例,胃肠道功能失常67例,肺功能失常48例,心脏功能失常43例.4个或4个以上脏器功能失常21例,死亡19例;3个脏器功能失常28例,死亡12例;2个脏器功能失常117例,死亡9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易并发MODS,且累及的脏器越多,病死率则越高.

    作者:周永运;孙淑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葶苈大枣桑白皮汤对兔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葶苈大枣桑白皮汤的强心作用.方法 按均匀设计和灰色关联理论方法,根据U6*(64)均匀设计表及使用表组成6个实验方剂,用含药血清法,观察葶苈大枣桑白皮汤对正常兔离体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及心率的影响,并找到该方的佳配伍剂量.结果 佳配方和地高辛片给药后的心肌收缩力高于给药前(P<0.01);地高辛片给药后的心率低于给药前(P<0.01),佳配方给药后心率的变化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葶苈大枣桑白皮汤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作者:陈跃飞;江秋玉;陈大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黄白芨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黄白芨粉与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大黄白芨粉及奥关拉唑,对照组仅用奥美拉唑.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 治疗组止血效果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为(46.20±1.98)h,与对照组(65.70±3.20)h比较明显缩短(P<0.01).结论 大黄白芨粉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邬渊敏;田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